有時候無巧不成書,中國在四川雅江剛剛探獲鋰資源近百萬噸,中方在南美的鋰礦資源談判又傳來捷報。當然有些朋友會說,正是因為談判,我們才放出國內發現巨量鋰資源的消息。
不過不管是哪種情況,這對我們都是極為有利的情況,因為這次中方的投資,是非常具備戰略眼光的,很可能會讓中國一舉進入一個以鋰礦為主導的新的國際組織,並且還要佔據C位。
(鋰礦又被譽為「白色石油」)
先來說說我國發現的鋰礦,這次中方發現的鋰礦不僅量大,達到了百萬噸級別,甚至品類也非常優秀,是亞洲迄今探明最大規模偉晶岩型單體鋰礦。
這個偉晶岩型鋰礦是一種含鋰的岩石,其中含有可開採的鋰礦物。相比其他類型的鋰礦,如鹽湖提鋰或黏土型鋰礦,偉晶岩型鋰礦通常品位較高,可直接開採,因此經濟價值較高。
這意味着它將對中國乃至全球的鋰供應鏈產生重要影響。將幫助中國減少對外國鋰資源的依賴,並為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和新能源汽車行業提供更加穩定的原材料供應。
現在的鋰礦又被譽為「白色石油」,作為「21世紀綠色能源金屬」,對實現「碳中和」有重要意義。像是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蓄電池,這是中國製造的「新三樣」,樣樣離不開鋰。
不過全球鋰資源豐富但分佈不均,主要分佈在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澳大利亞、中國和美國等國家。中國雖然鋰礦種類豐富,有鹽湖滷水鋰礦、鋰輝石礦和鋰雲母礦,但總體品位較低,優質鋰資源較少,這次發現的亞洲最大的偉晶岩型單體鋰礦,剛好能彌補我國在高品質鋰礦的空缺。
(中國製造的「新三樣」都離不開鋰礦)
而這次中方在南美打開的局面,正是和全球的鋰礦儲量巨頭玻利維亞合作的,由中國CATL、BRUNP和CMOC公司組成的CBC企業聯盟,與玻利維亞的國有YLB鋰業公司簽署了鋰開採和加工試點工廠建設協議,地點是玻利維亞的波托西省西南部的烏尤尼鹽灘。
並且要知道的是,中方已經在烏尤尼和科伊帕薩鹽灘合作建設了兩座鋰礦工廠,這次最新的合作項目,讓雙方的合作更進一步,雖然沒有透露具體的合作項目總額,不過先前中方的投資是10.9億美元,這次應該也不會小。
而且中方選擇和玻利維亞合作是非常具備戰略眼光的,因為去年3月,玻利維亞總統路易斯·阿爾塞倡議成立類似歐佩克(OPEC)那樣的鋰出口國家組織,可能的參與國有阿根廷、玻利維亞、秘魯和智利。顯然,中國與玻利維亞的鋰聯合項目,將使其成為未來「鋰歐佩克」的自然夥伴。
並且我們都知道歐佩克有「歐佩克+」這樣的組織,以中國的鋰礦儲量,是完全有資格進入「鋰歐佩克」,不過中國並非南美國家,因此中方更有可能的是與「鋰歐佩克」進行合作,成為「鋰歐佩克+」的成員。並且中國也是智利和阿根廷的合作夥伴,在它們國內均有鋰聯合項目,這樣看來,中國在南美這片土地,要打開更為廣闊的局面了。
(玻利維亞的工人正在開採鋰礦)
中國是最大的鋰生產國,期望成立這個鋰礦的聯盟是很自然的事情,能夠以此確定市場上的供應量和價格。實際上,中國藉助於聯合項目,已在支持此類倡議。這樣看來,「鋰歐佩克+」是非常現實的,在這個框架下,中國甚至能夠成為領頭羊的角色。
至於為什麼這麼說,其實是有原因的,鋰礦雖被譽為「白色石油」,但實際上還是和石油有所區別,從鋰電池的產業鏈角度來看,若要在行業佔據主導地位,需要在產業鏈的上游、中游和下游都具有較強的主導能力。畢竟石油工業的興起是在19世紀,當時中國在這一產業中並不具備優勢,不過鋰礦真的可以稱得上是21世紀才開始騰飛的,這正好趕上了中國發展的好時候。
並且中國在這條產業鏈中也具備很大的優勢,中國不僅在上游市場自己有一定的儲量,而且去年中國「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也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也就是說,中方在下游市場也可以找到非常廣闊的合作國家。
(廢舊鋰電池是可以被回收利用的)
其實鋰礦不同於石油的還有另外一點,鋰礦並不會像燒油一樣減少,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不算一次性資源,所以就算我們發現了大量的鋰礦,尤其是品位好的,易於開採利用的,不要急着開採,而是要理性地保護起來,如果急於開發鋰礦,以後開發得越多,價格越便宜,因為總需求是有極限的。
我們和玻利維亞等國的合作,就可以彌補我們現階段對鋰的需求,同時保留一部分國內的鋰礦,保護着開發,並且保持着開採和利用方面技術的領先。甚至關鍵時刻,能夠做到調控國際上鋰礦的價格,這對中國來說,才是非常合理的使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