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公告,將淡出人們視野許久的恆大汽車再次拉回輿論場。
1月8日,恆大汽車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公司得悉執行董事劉永灼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當日,公司股價一度暴跌超20%,在9日的港股交易中,股價盤中下跌10.26%,同時總市值跌破40億港元。
新黃河·大魚財經記者嘗試向恆大汽車方面詢問劉永灼被拘一事,截至發稿前未獲成功。就在兩周前,劉永灼還以恆馳汽車總裁的身份現身交車儀式。記者還注意到,在劉永灼之前,包括許家印在內的多位恆大高管已經被控制。
受恆大集團債務波及疊加其他因素影響,恆大汽車近幾年日子並不好過。從2018年開始連年虧損,去年上半年僅700餘輛的交付量同樣不盡如人意。原本去年8月盼來一筆5億美元的投資,近期卻因股份認購協議失效告吹。失去市場和消費者信任,同時缺乏「造血」能力的恆大汽車,未來將何去何從?
恆大汽車公告截圖
總市值跌破40億港元
1月8日開盤前,恆大汽車突然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該公司股份將於1月8日上午9時整起短暫停止買賣,有待公司刊發一份有關內幕消息的公告。當日午間,恆大汽車進一步公告稱,執行董事劉永灼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同時向聯交所申請由下午1時正起恢復買賣股份。
截至當日收盤時,恆大汽車股價報收0.390港元/股,跌幅為6.02%,總市值為42.29億港元。9日股價進一步下跌,截至8日下午3時,股價為0.360港元/股,總市值降至39.04億港元,已經跌破40億港元關口。
記者留意到,兩周前劉永灼在一場恆大汽車「大客戶交車儀式」上最後一次公開露面,他說:「過去一年恆馳5交付量穩步提升,更讓人鼓舞的是,過硬的品質與貼心的售後服務讓這款車贏得了優異的用戶口碑。感謝大客戶選擇恆馳,信任恆馳,我們將並肩前行,共創輝煌。」
公開資料顯示,「80後」的劉永灼從2003年開始供職於恆大。他被外界熟知的另一層身份則是恆大足球的操盤手。2010年,恆大集團收購廣州醫藥俱樂部,恆大足球俱樂部成立,當時年僅29歲的劉永灼成為實際掌舵人。
上任後,他力推「金元足球」,先後招募郜林、鄭智、穆里奇等強援加盟,當年,恆大便拿到中甲冠軍,成功升入中超。此後隨着多名國腳以及冠軍教頭裡皮、斯科拉里相繼加盟,恆大足球締造了一段屬於自己的輝煌時代。而對於劉永灼而言,俱樂部2015年正式登陸新三板掛牌交易,成為亞洲足球第一股,作為操盤者,那才是他的高光時刻。
時間來到2018年,恆大正式進軍高科技產業,劉永灼再次被委以重任,負責科技產業方面工作。此後隨着恆大造車計劃被提上日程,劉永灼進入恆大汽車。根據恆大汽車財報數據透露,在恆大汽車任職期間,劉永灼薪酬並不低,2022年一年薪酬達4398.4萬元,此外,他還持有恆大汽車2163.5萬股股份,佔比約0.2%,僅次於公司董事長肖恩。財報還顯示,劉永灼與肖恩、秦立永為恆大汽車三位執行董事,劉永灼為副董事長,肖恩為董事長。
恆馳天津工廠。圖源恆大汽車
去年上半年僅交付約760輛
恆大造車始於2018年,彼時,許家印宣布將攜手樂視創始人賈躍亭造車,成就了一段跨界造車的佳話。可沒想到,恆大借道法拉第未來的造車路沒有走通,僅僅四個月雙方就鬧掰了,兩人也在一場官司後分道揚鑣。但這並未打消許家印造車的「野望」,他稱恆大造車「要開闢一條和全世界車企不一樣的造車路」。
實踐表明,所謂不一樣的造車路即「買買買」,之後恆大通過資本操作開啟自己的造車事業。據不完全統計,恆大先後斥巨資入主瑞典電動車公司nevs、上海卡耐新能源、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等企業。為了證明自己不是「ppt造車」,許家印還表態恆大計劃未來三年在造車上投入450億元,並在中國、瑞典等國家布局十大生產基地,同步研發15款新車型。
一系列操作成功吸引了資本市場的注意,企業信息查詢平台顯示,2020年9月之後的四個月間,恆大汽車共引資300億港元。在2021年4月舉行的上海車展上,恆大汽車趁熱打鐵,一口氣發佈了9款車型,從恆馳1到恆馳9,覆蓋轎車、轎跑、suv、mpv、跨界車等全系列車型。
不過時至今日,恆大汽車仍只有恆馳5一款量產車。而且,這款劉永灼口中「30萬以內最好的純電suv」賣得並不好。根據恆大汽車2023年中報數據,報告期內僅交付了約760輛。此前,恆大汽車曾揚言要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2025年實現年產銷100萬輛,到2035年實現年產銷500萬輛的目標。而如今的實際情況卻和當初的豪言壯志相去甚遠,令人唏噓不已。
記者嘗試聯繫恆大汽車官方,想詳細了解其銷售現狀及今後布局情況,但未能成功。一名客服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沒有受到大的波及,現有門店大多仍在正常運營,而且公司也在籌備在其他城市鋪設門店。
另據恆大汽車官方公布的內容,截至2023年上半年,恆大汽車延續「直營+授權代理」模式構建銷售渠道網絡,已在全國33個重點城市開設超過60家銷售門店。售後服務方面,則採用了與汽車維修連鎖品牌合作的模式。
許家印曾為恆馳5站台。圖源恆大汽車
前路坎坷
對現在的恆大汽車來說,首要任務無疑是先活下去。財務數據顯示,恆大汽車連年虧損。其中2018年至2020年恆大汽車分別虧損14.29億元、44.26億元、73.94億元,而2021年和2022年兩年凈虧損超百億元,虧損分別為563.44億元和276.64億元。2023年上半年,恆大汽車毛虧損6088萬元,與此同時,截至2023年6月30日,恆大汽車負債總額高達756億元人民幣。
去年8月,恆大汽車一度就要完成「續命」了。彼時,恆大汽車公告稱,與阿聯酋的紐頓集團達成5億美元的戰略投資,雙方預計於2023年第四季度前完成交易。不過根據1月1日晚間的最新公告,由於紐頓集團股份認購協議及債轉股認購協議的訂約方並未同意延長截止日期,因此紐頓集團股份認購協議及債轉股認購協議已於2023年12月31日失效。
「儘管協議已經失效,但恆大汽車、紐頓集團以及其他相關方仍在就這些交易的關鍵條款進行磋商,顯示雙方仍可能達成新的協議或修改原有協議。」公告同時載明。此外,恆大正以各種方式積極自救,例如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歲末,恆馳祭出了促銷「拉新」的招數,希望就此提升銷量。
恆馳5 圖源大馳汽車
恆大汽車官方微信賬號「恆馳」顯示,用戶購買新車可享1萬元抵2萬元的優惠,相當於變相降價1萬元。而在此之前,用戶在享有1萬元抵2萬優惠的基礎上,還能再享1.5萬元的優惠,如此一來,17.9萬元售價的恆馳5,優惠後可達15.4萬元。
不過有不少業內人士仍不看好恆馳,一名汽車品牌銷售代理商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在我看來,定位緊湊型suv的恆馳5,跟同級車型比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比如它的智能駕駛芯片,完全落後於其他新能源車。」他還表示,當前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極為激烈,連許多跨國合資品牌日子都不好過,「更何況是深陷債務危機,而且產品並不十分扛打的恆大汽車,消費者(購車時)肯定會考慮的」。
債務問題確是恆大汽車未來發展繞不開的話題,中國乘用車產業聯盟理事張秀陽先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亦表示,如果恆大汽車不讓渡其控制權,紐頓集團對於恆大汽車的資金支持本質上仍然是一種資本投資,核心目的還是要投資獲利。「當公司負面壓力超出預期,同時生產經營能力存在很大風險時,資本自然會選擇退出。」
面對新能源汽車賽道日趨「內卷」的現狀,資金短缺、「造血」能力不足的恆大汽車會走向何方,仍是一個未知數。
記者:張博 校對:湯琪 編輯:邢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