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算力概念熱度不斷,多家上市公司試圖搭上算力東風,但也成為監管層面重點關注的對象。從電纜業務到推理算力,中辰股份(300933.sz)在近期宣布入局算力後,也收到了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1月4日晚間,中辰股份披露了回復內容,更多細節浮出水面。
鈦媒體app注意到,大步跨入算力領域背後,是中辰股份上市以來業績持續下滑的尷尬,開闢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當務之急。不過中辰股份的準備並不充分,推理算力所需的人才、技術儲備尚需依賴合作方。此外,面對推理算力所需的巨額投入,其資金情況也不容樂觀。
尚無人才、技術儲備,資金承壓
2023年12月20日晚間,中辰股份對外披露了設立合資子公司的消息。基於對智能算力服務及相關業務領域發展前景的看好,中辰股份與杭州星臨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星臨科技」)簽署了《投資協議》,雙方同意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為1100萬元,其中中辰股份認繳出資770萬元,占出資總額的70%;星臨科技認繳出資330萬元,占出資總額的30%。合資公司設立後將實現並表,成為中辰股份的控股子公司。
合資公司的主要經營方向為推理算力這一細分領域,計劃在兩年內建設低碳液冷智算中心,打通數據中心建設、運營管理及市場銷售,完成算力訓練、推理服務業務的閉環布局。目前,上述合資公司尚未設立完成,也尚未申請從事項目所需的idc運營資質。
算力服務業務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有三個方面,技術及運營能力、供應鏈渠道以及市場拓展能力。中辰股份在回復函中坦言,公司目前暫不具備獨立開展算力服務產業相關的人才及技術儲備,合資公司前期業務的開展需要星臨科技提供一定的支持。
從分工方面來看,合資公司成立後,中辰股份負責派遣相關人員擔任其管理崗位;星臨科技則委派相關專業技術和業務人員為合資公司員工進行技術、運維、市場等方面的業務培訓,並提供相應技術支持。
算力服務器採購方面,中辰股份表示一方面星臨科技可共享已有的供應鏈資源,另一方面雙方將共同努力開拓新渠道。這也意味着中辰股份尚無獨立的採購渠道。
公開資料顯示,星臨科技成立於2021年3月4日,是國內領先的智算中心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天眼查顯示,2023年9月,星臨科技完成股權變動,安徽算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新進股東,持股40%,杭州星藏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星藏科技」)持股比例降至60%。協鑫能科(002015.sz)也在2023年4月披露,下屬子公司蘇州鑫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擬對星藏科技出資3億元,增資後將持有星臨科技10%股權,協鑫能科藉此步入算力新賽道。目前,上述增資流程尚未全部完成。此外,蓮花健康全資子公司杭州蓮花科技創新有限公司也在2023年10月29日與星臨科技攜手投資成立合資公司,布局智能算力業務。
雖然有實力合作方的加持,但中辰股份也非高枕無憂。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分析道,由於中辰股份缺乏獨立的技術研發能力,如果星臨科技的技術支持出現問題或者無法滿足中辰股份的需求,可能會對公司的業務開展產生不利影響。
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向鈦媒體app表示,算力產業鏈主要包括硬件設備、基礎設施、平台服務和應用場景四個環節。推理算力主要處於平台服務的環節,目前的技術難點主要包括高性能計算、低功耗、高可靠性等方面。
與算力產業鏈其他環節相比,推理算力的投入相對較大,因為需要大量的硬件設備和基礎設施支持才能實現高效、準確的推理,郭濤補充道。
誠然,中辰股份當前面臨著不小的財務壓力。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中辰股份賬面貨幣資金為6.1億元,但短期借款卻高達10.68億元。另一方面,其應收賬款與存貨分別達到13.94億元、7.57億元,流動資金也因此受到影響,同期經營性現金流為-1.8億元。
尋求利潤增長點
資料顯示,中辰股份成立於2003年,於2021年1月登陸深交所。公司主營業務為電線電纜及電纜附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為110kv及以下電力電纜、750kv及以下裸導線、電氣裝備用電線電纜等電線電纜產品及電纜附件。
從業務布局來看,中辰股份布局算力屬於跨界。但跨界背後,中辰股份面臨著主業焦慮。2021年及2022年中辰股份連續增收降利,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169.69萬元、7628.72萬元,同比下滑10.8%、6.62%。2023年前三季度依舊未能擺脫增收降利的魔咒,期間實現營業收入20.25億元,同比增長3.26%;歸母凈利潤6418.23萬元,同比下降13.45%。
一位從事電線電纜行業的人士表示,目前產業發展還不成熟、重量輕質,傳統的實體製造業下行壓力巨大,電纜行業產能過剩、需求下降、利潤微薄、成本上升的矛盾更加突出,電纜業務面臨嚴峻的市場壓力和生存考驗。
談及跨界新業務的原因及必要性,中辰股份稱,公司主業電線電纜行業競爭激烈,公司具有積極意願通過投資合作等形式涉足新興業務領域。算力產業方興未艾、潛力較大,希望在現有主營業務之外開闢新的增長曲線,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
今年以來,隨着政策密集出台,互聯網企業以及科技企業紛紛上馬大模型業務,傳統企業的數智化轉型趨勢引爆算力需求。不少「零基礎」的公司都開始將目光轉向算力領域,並藉機吃到紅利。錦雞股份(300798.sz)於1月3日公布了一筆高達9.22億元的銷售合同,次日(1月4日)股價大漲9.56%;主營彩票印刷業務的鴻博股份(002229.sz)因宣布入局算力租賃,一度成為英偉達概念牛股。
但也有上市公司跨界「吃」罰。8月以來,「味精大王」蓮花健康(600186.sh)多次發佈算力服務器採購進展等信息,更是披露將斥資近7億元購買算力服務器。但最終因信批不規範被河南證監局出具警示函,要求其後續每月定期公告,說明轉型算力業務進展情況。
對於跟風算力業務的中辰股份,監管部門也對跨度頗大的投資表示質疑,深交所要求其說明本次交易事項是否存在炒概念、蹭熱點的情形。中辰股份回復稱,合作雙方已就所涉及項目的整體規劃、實施模式、實施周期、資金籌措方案、項目效益分析等各方面進行了探討論證和規劃,並對合資公司的治理結構、人員安排、股東角色分工等進行了周密安排,不存在炒概念、蹭熱點的情形。
二級市場方面,今日中辰股份高開低走,最終報收9.01元,跌幅2.28%。跨界算力何時能迎來收穫目前尚不可知,但業績乏力之下,中辰股份的跨界似乎並不被投資者看好。自披露設立合資公司消息至今,股價區間漲幅為0.45%,僅在披露次日(12月21日)上漲1.67%,接着又陷入兩連跌。(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陸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