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涉及期權投資時,經常會聽到一句熟悉的教科書式的說辭:「買期權風險有限,收益無限;賣期權風險無限,收益有限。」結合單腿策略的損益圖,看起來好像確實是這樣。
然而,在實際交易中,期權買方相對於賣方的勝率較低,容錯性也較差,需要投資者更加精準地把握入場點和時機。購買期權需要支付權利金,數額可能從幾百到幾千不等(當然,也有一些投機性的交易,例如賭深度虛值或購買末日彩票,這些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
按照一個較低的勝率,如果每次都不設止損,連續虧損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儘管理論上支付了1000塊的權利金,我們也不想看到它被全部虧損。當標的資產的行情顯然朝着相反的趨勢發展時,可能需要考慮平倉止損。因為與股票、期貨不同,期權無法等待,時間永遠是賣方的朋友,即使最終標的資產回升,也可能無法抵消時間衰減的影響。
那麼購買期權的風險有哪些呢?
1. 價值歸零風險
所有平值和虛值期權在到期時都會變得毫無價值。例如,如果以600元/噸的價格購買一手到期日為9月的行權價為12000元/噸的橡膠看漲期權,那麼在到期時,橡膠價格必須漲到12000+600=12600元/噸以上,行權才能盈利。中途平倉可能會涉及到波動率和時間,因此在時間價值衰減到一定程度之前或在高波動率位置出局可能是盈利的關鍵。
2. 高溢價風險
當市場對某一標的資產有預期內的上漲時,可能會導致期權的過高溢價。在這種情況下,價格可能變得非理性地高,稍有波動就可能導致價格回歸到合理價值,損失可能較大。因此,在波動率較高時,購買方應謹慎追高。
3. 流動性風險
主要針對臨近到期日的虛值期權交易。有些投資者喜歡賣出虛值期權,即「撿煙頭」。這種情況下,虛值期權被行權的概率極小,價格也相對較低。但是,在到期日臨近時,購買和賣出虛值期權的交易者可能會減少,這可能導致手持大量虛值期權的投資者無法及時平倉,面臨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