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消費升級才是最值得投資的方向?蘋果和茅台會告訴你答案

2023年12月01日07:16:06 財經 1915

本文首發於「價值事務所」公號,關注公號,和我一起挖掘更多寶藏公司


為什麼說消費升級才是最值得投資的方向?蘋果和茅台會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本文是《價值事務所》的原創文章第1439篇。文章僅記錄《價值事務所》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作者沒有群、不收費薦股、不代客理財。

當下經濟下行,很多人都在說消費降級,甚至不少券商、同行在給所長推薦消費降級的企業,誠然,消費降級的企業有機會,在國際上也着實出現了很多很有代表性的企業,典型如優衣庫拼多多等。

但如果我們把視線範圍再寬一點,那些全球範圍能真正賺很多錢的公司,往往都是和消費升級掛鈎的,比如現在全球首富是LV老闆,歐洲市值最大的企業去年是LV,今年是諾和諾德,而諾和諾德是幹什麼的呢?是賣糖尿病葯的,或者再直白一點,是賣減肥藥的,減肥歸根結底就是一個消費升級的產品。

當你飯都吃不飽,還在為溫飽發愁時,哪裡會有減肥這個問題!而沒有閑錢的人即便胖,也絕不會想着要買減肥藥來減肥,既吃得好又對外表有需求,核心就是消費升級。

我們再看,美國市值最大的、最賺錢的企業是誰?蘋果呀,蘋果就是一個妥妥的消費升級企業,而講究性價比的小米雖然也不小,但對比蘋果就是螞蟻和大象,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回過頭來再看俺們大A,市值最大的是誰?茅台,茅台的核心,其實就是中國的奢侈品呀。

我們再看看隔壁日本,經濟長期停滯,誕生了不少幫人們省錢的公司,可即便是經濟下行最厲害的90年代,可選消費如葯妝、家電、消費電子、汽車等相對之下表現還不錯,反而是一些必選消費如下圖中的龜甲萬、味之素等表現不太好。

為什麼說消費升級才是最值得投資的方向?蘋果和茅台會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 圖為相應企業90年代股價表現)

並且,即便是日本90年代泡沫經濟破裂,也並沒有引起奢侈品市場的回落,有數據表明,到2005年左右,日本奢侈品滲透率達到高飽和,當時的數據顯示,94%的日本婦女在 20 多歲的時候擁有路易威登的背包,92%擁有古馳產品,超過 58%的日本婦女擁有普拉達的產品。

一直到2007年以後,日本人民的意識形態徹底發生改變,開始追求更簡單樸素的生活方式後,奢侈品的銷售額才開始回落。

為什麼說消費升級才是最值得投資的方向?蘋果和茅台會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即便整個奢侈品大盤在日本回落,頂奢愛馬仕的銷售額也一直是在增長的!

為什麼說消費升級才是最值得投資的方向?蘋果和茅台會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所以,消費降級有機會,但真正的大機會還是要看消費升級,畢竟富人財富增長的速度遠遠高於窮人

而這個秘密,咱們的老祖宗早就告訴你了,「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疫情前後眾生相

疫情放開到現在也大半年了,從今年上半年企業們陸陸續續披露的成績單,很容易看出那些消費升級類企業恢復最快,也正是他們在疫情期間受到的傷害也最小,而近些年出問題最多的,恰恰是那些最貼近大眾的消費降級類企業,受傷最重,恢復起來也最慢。

比如做醫美上游產品的愛美客,2020年以來,營收情況是下圖這樣的,除了剛發生疫情的上半年有點措手不及,業績和去年同期相比比較持平,其餘時候沒有任何一陣是下滑的。醫美產品的價格少則上千多則數萬,一針下去就是一個包,就客單價而言,其實也算是一種「奢侈品」,看現在社交媒體上討論明星們的八卦,不都是xx的一口牙齒等於什麼車、一張臉等於多少套房么。

為什麼說消費升級才是最值得投資的方向?蘋果和茅台會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即便是下游時不時因為封控停擺的醫院,這裡以華韓股份為例,雖然業績有受影響,但合同負債(即小姐姐們充的會員卡)可一點沒少,反而不斷在增加,換句話說,醫美需求可以延遲但不會消失,我打不到針,我先存起,過一陣再來。

為什麼說消費升級才是最值得投資的方向?蘋果和茅台會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2023H1,華韓的業績確實創了歷史新高,當然,這裡只是拿愛美客和華韓舉例子,看看別的醫美企業,比如錦波生物華熙生物朗姿股份等,今年上半年醫美業務的表現都是非常好的。

看完醫美這個類奢侈品,再來看看茅台這個真奢侈品,茅台在疫情三年疊加今年放開的半年,業績也從未出現過下滑,最多就是有一陣增長慢了些。

為什麼說消費升級才是最值得投資的方向?蘋果和茅台會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近期,瑞幸憑藉同茅台聯名的醬香拿鐵也算大火特火了一把,火爆到什麼程度呢?醬香拿鐵的首日銷量高達542萬杯,銷售額超過一個億,推出當天,所長的朋友圈被這款咖啡刷屏,不論有錢的沒錢的,當老闆的還是正在讀書的,都在曬茅台咖啡。要知道,瑞幸以往最成功的爆品生酪拿鐵,首日銷量也就131萬杯而已,並且熱度持續不減,一直到茅台咖啡推出一周後,所長才在家附近的瑞幸喝到茅台咖啡。

喜茶要和fendi聯名,瑞幸要和茅台聯名,這些最懂年輕人的品牌,都在找奢侈品聯名,這就足以看出社會的一個大趨勢,大家還是想過品質生活的。

調個頭我們看看大眾消費,你看到的就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三年疫情他們日子本就不好過,疫情過去的今年上半年,他們日子仍然不好過。

桃李麵包,實現營收32.07億,同比增長0.03%;凈利潤2.92億,同比下滑18.46%;

洽洽食品,實現營收26.86億,同比增長0.28%;凈利潤2.67億,同比下滑23.8%;

金龍魚,實現營收 1187.14 億,同比下降0.64%;扣非歸母凈利潤 0.14 億,同比下滑99.40%;

涪陵榨菜,實現營收13.37億,同比下降5.97%;凈利潤4.7億,同比下滑8.87%;

……

換句話說就是,當大環境不好時,大眾最先遭殃,富人最晚受影響,而當大環境變好時,富人率先恢復,大眾只有等大環境非常好時才能勉強分到一杯羹。

所以看機會,還是要看更多看針對富人的機會,次一點的,也要看那些讓人們過上品質生活的「消費升級」機會,這裏面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啤酒業,為啥近幾年以重慶啤酒為代表的企業,業績增長都還挺不錯呢?

為什麼說消費升級才是最值得投資的方向?蘋果和茅台會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因為彷彿達成默契一般,各大啤酒巨頭在2016年左右結束價格戰,開始往高端發力,於是,所有企業的凈利率都開始提高。由於重啤高端化做得最好,噸價上升最明顯(其有1664、烏蘇嘉士伯等高端品牌),凈利率也就上升最多。

為什麼說消費升級才是最值得投資的方向?蘋果和茅台會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另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伊利,伊利今年上半年業績也是承壓的,整體營收、凈利潤只有低個位數增長,但伊利也有說自己「高端產品的表現更佳,二季度經典的收入實現了雙位數以上的增長」,換句話說,如果伊利不是靠消費升級的高端產品拉動,大概率也會陷入同上述一些大眾企業類似的業績下滑困境。

說到這裡所長也吐個槽,桃李麵包是陪了大學五年的品牌,但工作以後就逐漸嫌棄它了,感覺這就是一個沒有趕上消費升級的品牌,產品一股濃濃的工廠味,近些年的業績也確實不太好看……

疫情後的2023,普羅大眾對日常生活的花銷依然斤斤計較,擁有巨大的「疤痕效應」,但針對中產及以上的消費,如旅遊、醫美、大健康、中高端餐飲、各種服務業……都恢復得都非常好,不少已經超過了疫情前的2019年,業績創下歷年新高。

哪些最值得關注?

通過前文的敘述應當明白,找機會,最好還是找針對富人的機會,再不濟也要找針對大眾消費升級、讓人們過上品質生活的機會。

那麼,問題來了,哪些是屬於這裏面的機會呢?

所長提幾個,肯定不全,但也算是一種思路。

首先,大健康肯定屬於其中。甭管保健品、創新葯還是以醫美為代表的消費醫療,大健康都是大眾對品質生活最根本的追求,人生病了想治病,除了早已被攻克的疾病外,還想能治好那些曾經治不好的病(創新葯、創新器械、創新術式),治病時想痛苦越來越少、效果越來越好(更好的醫療產品和服務),病治好了健康了想預防病(疫苗、品牌中藥、保健品),該預防的都預防了就想長生不老(前沿生物科技)……

歐美的那些老牌醫藥巨頭漲了一兩百年了,過去誕生十倍、百倍大牛的,大健康行業貢獻比例最多,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還應該是如此,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如此,我國也應該是如此,而我國大A過去20年,醫藥與消費的確並列誕生超級大牛最多的行業。

其次,白酒,嗨,以茅台為首的高端白酒,還用多解釋么?而且隨着中國的崛起,中國的白酒也將跟着中國文化一起走向世界,就好比海外的紅酒跟着海外的文化走進我國一樣。

PS:這也是為什麼吃藥喝酒總是連在一起說……

此外,一些明顯具備消費升級屬性讓人們生活更好的產品/服務,典型如以遊戲為代表的精神娛樂產品、旅遊、IP、護膚品/化妝品、食品飲料中的高端化/品質化產品(如奶酪、調味酒NFC果汁、純茶、純咖啡……)等等,一切高端化、品質化、擁有高溢價(換句話說就是較高毛利)的,基本都是非常值得大家去關注的。

想想看,全球貨幣泛濫(雖然近期美聯儲有加息,但加息是偶爾,降息和印鈔才是真愛),這麼多的錢,最後都會到哪些地方去,哪些東西應對通貨膨脹會比較輕鬆,那就是我們應該首先考慮的,換句話說就是,如果哪家企業動不動就被上游原材料漲價所困擾,那就不該是我們首要的考慮目標。

聲明:文章僅記錄作者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巨大風險,需謹慎謹慎再謹慎,希望大家像對待裝修房子一樣對待自己的投資,不要讓挑公司的時間還不如你挑傢具的時間來得多,你對待小錢能反覆權衡,怎麼對待大錢反而如此草率?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讀懂IPO|勝軟科技棄A赴港,會計差錯頻現,4年4換會計師事務所 - 天天要聞

讀懂IPO|勝軟科技棄A赴港,會計差錯頻現,4年4換會計師事務所

本文來源:時代商學院 作者:陸爍宜圖源:圖蟲創意來源丨時代商業研究院作者丨陸爍宜編輯丨鄭琳會計差錯頻現、IPO關鍵期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棄A轉港的山東勝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勝軟科技」)能否成功叩開港交所的大門?北交所官網顯示,2023年
百威亞太,調整蓄勢 - 天天要聞

百威亞太,調整蓄勢

2025年第一季度,百威亞太在複雜市場環境下展現出戰略定力。5月7日,百威亞太發佈的2025年首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4.61億美元。細究財報細節,百威亞太正通過主動調整蓄力長期增長,短期數據的波動,反而凸顯出管理層「以退為進」的經營智慧
提振消費看供給側:誰真正走進了消費者的心? - 天天要聞

提振消費看供給側:誰真正走進了消費者的心?

2025年,「提振消費」成為中國經濟的關鍵詞。從中央政策到地方實踐,從產業升級到消費場景創新,如何讓消費者從「不敢買」轉向「主動買」,均直接向供給側改革的深層邏輯——誰能真正讀懂消費者的心,才能在多元化需求中精準破題。
關稅考驗中國企業出海韌性,什麼商家受影響最大?誰定力強? - 天天要聞

關稅考驗中國企業出海韌性,什麼商家受影響最大?誰定力強?

作為全球最大的程序化廣告平台,TTD(The Trade Desk)的業務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和地區。在當前關稅風暴席捲全球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出海有何新動向?從服務中企出海的第三方角度,TTD給出一些觀察。「關稅衝擊以來,沒有品牌的商家受影響最大。」TTD中國區資深業務拓展總監吳昱霖日前受訪表示,和TTD合作的基本上都是根基比...
百億風電巨頭控制權變更,山東省國資委替代珠海成新實控人 - 天天要聞

百億風電巨頭控制權變更,山東省國資委替代珠海成新實控人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何一華 李未來 北京報道A股風電零部件企業通裕重工(300185.SZ)控制權再次發生變更。5月6日晚間,通裕重工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珠海港集團,及其控股股東珠海交控集團與國惠資本在廣東省珠海市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表決權委託協議》。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國惠資本將成為通裕重工第...
蔣連生會見中國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方建平一行 - 天天要聞

蔣連生會見中國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方建平一行

5月9日,市委書記蔣連生會見中國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方建平一行,雙方圍繞深化政銀合作進行深入交流。5月9日,市委書記蔣連生會見中國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方建平一行。何鎏 攝蔣連生對方建平一行來梧表示歡迎,對中國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長期以來給予梧州發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並介紹了我市經...
臨港新片區:發佈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 - 天天要聞

臨港新片區:發佈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

5月9日,在臨港新片區數據跨境服務中心成立一周年活動上,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發佈。澎湃新聞記者獲悉,上述操作指引將配合相關領域負面清單使用。後續臨港新片區將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公募基金、證券、電池護照等領域,不斷拓展操作指引覆蓋度,更好解決企業實際需求,指導數據處理者...
背靠百億資本大佬,四川嘉道博文擬出資5.93億入主*ST長葯 - 天天要聞

背靠百億資本大佬,四川嘉道博文擬出資5.93億入主*ST長葯

微成都報道 歷時三個多月,*ST長葯(300391.SZ)意向投資方終於浮出水面。5月8日,*ST長葯發佈公告稱,公司和臨時管理人分別與產業投資人四川嘉道博文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嘉道博文」)等六家機構簽署重整投資協議。根據協議,投資人將通過「現金注資+資源導入」方式協助公司清償債務、恢復持續經營能力。在投資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