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顧家家居停牌後第三天,另一隻靴子終於落地了!
顧家家居11月9日公告,寧波盈峰睿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受讓公司控股股東顧家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TB Home共計持有的公司29.42%股份,轉讓價格為42.5846元/股,轉讓總價款為103億元,股票復牌。原來在家居行業一直買、買、買的「大刀螳螂」,不小心就成了站在身後更大嘴黃雀的「囊中之物」。
據大家居生意經了解,目前顧家家居前三大股東分別為顧家集團有限公司、TB Home Limited、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25.47%、13.97%和5.7%;其中顧家集團有限公司和TB Home Limited為一致行動人。如果此次股份轉讓完成,則寧波盈峰睿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為顧家家居排名第一的控股股東。根據愛企查顯示,寧波盈峰睿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受廣東盈峰金融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如此則表示盈峰集團將完成對市值302億的中國軟體家居第一股——顧家家居的控股。
11月6日,大家居生意經對盈峰集團將控股顧家家居的新聞,進行了第一時間的報道,新聞引發1.8W+的熱度關注。「美的創始人之子何劍鋒擬入主顧家」成為行業重磅熱點,該事件隨後在整個泛家居朋友圈、網絡端形成了大面積的報道和討論:顧家家居控制人顧江生緣何要出讓控股股權?以盈峰集團為代表的美的系,為什麼要控股顧家家居?這次併購又將給顧家家居帶來怎樣的改變?圍繞這一系列問題,本文將逐一進行探討。
〔01〕顧家家居大股東質押股權近20%,業績承壓
翻開近3年顧家家居的財報可以發現,2023年以來,顧家家居的業務發展似乎遇到了瓶頸。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39.5億元,同比減少12.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億元,同比減少9.73%;營收和凈利潤出現近3年以來首次雙降。上半年營收88.78億元,同比下降1.53%;雖然前三個季度,顧家家居實現營收約141.36億元,同比增長2.72%;凈利潤約15.01億元,同比增長6.98%。但是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長速度已經不比前兩年。
根據顧家家居半年報顯示,顧家集團、TB Home Limited所持顧家家居的部分股票處於質押狀態,兩者質押股票分別為6311.4萬股、約1億股。大家居生意經粗略計算,這些質押的股票約佔顧家集團、TB Home Limited一致行動人合共持股的約50%(不算兩個質押專戶的股權),約佔顧家家居總股權的約19.72%,接近20%。至三季報披露時,顧家集團、TB Home Limited所持顧家家居的部分股票仍然處於質押狀態,且兩者質押的顧家家居股權仍接近20%。
一方面,通過股權質押,企業能夠迅速獲得所需資金,用於企業的運營和發展,同時避免了傳統融資方式的種種限制。另一方面,質押率過高,也容易引發一系列風險預期。
近年來,顧家家居發起了對近十個品牌的併購,包括收購德國頂級沙發品牌RolfBenz99.92%股權、澳大利亞出口和零售傢具品牌NickScali 13.63%股權、意大利高端沙發Natuzzi旗下納圖茲貿易(上海)有限公司51%股權、璽堡家居51%股權等。經過一系列併購布局,顧家家居的營收規模不斷擴大,市場地位也迅速攀升。然而也正是因為擴張過快,顧家家居開始出現「吃得太快消化不良」的情況。快速擴張的商業版圖,不僅快速消耗掉顧家家居的現金流,同時加了槓桿的收購更容易增加企業經營的財務風險。
2018年-2022年,顧家家居的扣非利潤分別為8.18億元、8.49億元、5.91億元、14.27億元和15.44億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兩年的扣費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73%和-30.42%,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截至2023年上半年,顧家家居的短期借款約為24億元,同比增長了61.69%,前三個季度的短期借款繼續增至約31億元。另一份顧家集團債券發佈的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9月底,顧家集團貨幣資金37.55億元,而短期借款與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約41.21億元,償債是存在一定困難的。
從2020年7月16日TB Home Limited 將所持顧家家居6%股權協議轉讓給百年人壽開始至今,顧家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已經通過大宗交易減持等方式套現了接近85億元;加上顧家家居派發的股利分紅,顧江生家族已經變現了上百億元。然而無論是併購、擴產還是全屋定製,都需要大量燒錢;加上2022年,顧家家居的營收增長已經顯現停滯跡象。公司的資金壓力,正在近幾年逐漸凸顯。這也加速了顧江生找人接盤的步伐。
〔02〕美的少東家的資本帝國&家電、家居產業協同
實際上,資金問題對於近年來營收、利潤表現尚可的顧家家居而言,可能只是其考慮易主的影響因素之一。關鍵是此次交易的對象何劍鋒。何劍鋒既是美的大老闆何享健之子,也是現在美的集團(000333.SZ)的非執行董事,在美的集團控股股東美的控股擔任總裁。目前,何劍鋒手握2家A股上市公司,同時還是「私募一哥」易方達的大股東。他老婆則執掌着港股上市公司美的置業。天眼查顯示,何劍鋒目前在13家企業擔任法定代表人,並擁有315家公司的實際控制權。何劍鋒已是中國最大隱形富豪之一,他控制的千億資產,涉足文化、環境、消費、投資、科技領域;而何劍鋒的美的系標籤,也讓外界對顧家家居與美的方面的強強聯合,產生了產業協同的聯想。
除了何劍鋒,顧家家居現任總裁李東來也可能在此次股權轉讓中發揮作用。資料顯示,李東來曾在美的集團工作長達13年,從基層員工一路做到了美的集團副總裁。2012年,顧江生就下決心要打破家族企業的限制,延請一批具有大公司背景的職業經理人來為企業操盤。其時,來自美的集團的李東來、李雲海、歐亞非等人便成了顧家家居的心水之選。
李東來與顧江生,曾被業內視為老闆與職業經理人合作的典範。而顧家家居大動作擴張併購的手筆,更有幾分神似美的集團當初的玩法。雙方合作期間,李東來手中的顧家家居股份對應市值,曾一度接近10億元。
前有熟悉美的運營機制的多位原美的系核心高管的加持,後有盈峰集團在顧家渠道效率提升、產業鏈資源整合等方面帶來的協同發展賦能。盈峰集團控股顧家家居,將對公司組織建設能力進一步提升;且後續家電、家居產業協同更有望助力公司長期發展,和公司長期治理結構的進一步優化。
〔03〕家電家居一體化,與家居產業資本的未來
隨着新房市場銷售放緩,家電、家居行業都進入存量市場競爭,家電企業已經從家庭裝修的後端市場,不斷延伸到前端市場競爭;而家居企業也通過發力全屋整裝佔據一定渠道優勢,家電家居的一體化也逐漸成為發展的大勢所趨。
近年來,先後有雲米全屋智能與詩尼曼AI家居發佈聯合定製全屋套餐;有惠而浦與博洛尼、皇朝家居、帕布勒等家居品牌達成良好合作關係,共促高端家電與整體家居的場景化營銷;有博世家電攜手德國經典衛浴品牌Duravit杜拉維特,共同探討空間功能與美學內涵兼顧的廚衛改造新模式;還有我樂家居攜手高端智能家電品牌添可,推動家居家電聯合營銷。2023年的大型促銷活動,許多家電企業開始聯合家居企業發起陽台、廚房、衛浴等家庭多場景的煥新計劃,各大家居企業和賣場之間也開啟家電家居跨界營銷,家電與家居產業開始形成聚合效應。
在家電、傢具一體化已經成為近幾年產業發展和消費趨勢的前提下,美的目前也在拓展智能家居業務。對於消費者而言,現在不僅要有電器,還必須要延伸到傢具這塊,才能使其獲得整套一站式解決方案,形成更好的被服務體驗。現在做智能家居需要整合各種各樣的產品線,而顧家家居和美的集團的家電業務,彼此之間能夠實現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可能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從現有數據來看,家居行業市場規模有望超過萬億,但當前仍然呈現出「大行業&小企業」的行業格局,根據新浪家居統計的數據,定製家居CR5僅佔12.8%,傢具CR5為6.3%,裝飾公司CR50僅為1.2%,細分賽道頭部企業市場佔有率較低,市場集中度極低。隨着地產熱度消退,人口出生率下降,以及前兩年疫情零星爆發和直播帶貨模式興起等因素影響,家居行業市場馬太效應明顯,線下客流大幅減少,零售端獲客成本增高,企業之間營收也呈現分化加劇的情況。
當下,我國傢具製造企業的領軍者們大多已經在資本市場完成上市,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對行業進行橫向整合,成為提升品牌競爭優勢與市場集中度最為有效的手段。而此次美的系盈峰集團控股顧家家居,從家電跨界家居,表明泛家居產業資本之間,本身也會向更高維度去實現資本的馬太效應。以更強大、更成熟的資本集團,實現對後發領域的資本控制,從而推動產業規模、搶佔市場份額,推動家居製造行業向更成熟的階段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