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投資的海洋中不斷湧現新的機遇,但同樣伴隨着諸多風險。
尤其今年,受疫情和房地產下行的雙重影響,投資的道路顯得更加坎坷。
然而,眾多投資者依然熱切尋找着,那個能夠帶來豐厚回報的「大事件」。
但聰明的投資者深知,有時候選擇站在一旁觀望,勝過輕易跟風。
面對不太確定的今明兩年,已有專家和專業人士,給出了他們的指導建議:堅定地遵循「3不投」的原則。
這些建議,雖然乍聽之下像是成功學的忠告,但其實它紮根於投資領域的真實經驗和教訓。
對此,我們有必要深入了解並思考。
01 不投自己不了解的行業
為什麼投資領域,總是強調不投自己不了解的產業?
這背後的考量,絕不僅僅是簡單地「避險」,核心問題在於,信息不對稱太明顯了。
畢竟,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獲取到的信息常常是被動的,甚至可能是被扭曲的。
沒有充足的行業知識,很容易讓我們誤入歧途。
何超瓊入股威馬汽車,就是鮮活的投資警示。
博彩和地產與汽車行業跨度極大,沒有相關經驗的她,草草的進場,最終導致了慘痛的失誤。
進一步看,每個行業都有其固有的風險。
只有深入了解,我們才能精準應對。
多少普通人看到身邊的成功案例,如超市或餐飲店,心生羨慕,想要模仿,卻很少有人深入探討,背後的成功因素和行業現狀。
更為關鍵的是,一旦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競爭優勢很難確立。
因為一切都是從零開始,而早已進入的對手,則有了深厚的積累。
歸根結底,投資就像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
深入了解和挖掘投資的產業,才是可取之道!
02 不投不熟悉的人
在投資領域,很多人都明白「不投不了解的產業」的道理,但在人際關係的投資中,這個觀點常被忽略。
原因何在?因為投資「人」,實際上比投資項目還要複雜。
當你投資一個項目,你可以從數據、走勢和市場反應中尋找答案。但當你投資一個人,很難探索他的內在。
不過越是如此,越要警惕投資陌生人!
想一下,如果你正在與一個你不熟悉的人合作。
每一次決策,你都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和精力,去分析他的意圖、判斷其真實性。
這種不確定性和風險,無疑會使合作變得低效和困難。
再者,熟悉一人,不僅僅是知道他的家庭和工作背景,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他的思考方式、行為模式和應對策略。
這樣的深度了解,才有意義。
如果做不到,只是傾向於信任自己的判斷,或者是為了追求某種短期的利益或目標,風險無疑是極高的。
因此,下次當你考慮投資某人時,不妨先問問自己:
我真的了解這個人嗎?我是否已經深入地觀察過他的行為和決策?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最好三思而後行。
03 不投遠超自己風險的事
在這個變革的時代,雖然人和產業的變遷容易被我們察覺,但許多人低估了或忽視了「風險」這兩個字。
特別是當下,疫情對世界經濟造成沉重打擊,失業率飆升,眾多企業和家庭,都遭受資金流困境的壓迫。
這時,雖然各種投資機會看似閃閃發光,但其背後潛藏的風險同樣巨大。
要記住,機會是永恆的,不必為了片刻的利潤而搏命去冒險。
畢竟,長遠的穩健前行,遠比短暫的速度來得更為寶貴。
並且,當市場崩潰時,它帶來的災難遠超我們的預想。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中,損失可能不僅僅是投資的縮水,更可能是所有本金的蒸發。
中植理財的案例是一個鮮明的提醒,其中單個客戶最大投資金額高達50多億,結果卻是損失慘重。
總的來說,賺錢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而不是為了陷入更大的困境。投資要有度,要慎重。
對此,大家認可嗎?認可的,請點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