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國內建成第一條原油管道,連接克拉瑪依油田和獨山子煉廠,全長147.2公里,年輸油能力53萬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線到網,從國內到連接海外,現在的國家油氣管網身長已超13萬公里,夠繞地球赤道3圈多。

相較於內陸地區的發達,中西部地區人跡罕至,那麼輸油管道是如何保證安全呢?知情人士透露出答案,原來在輸油管道的沿途都布設了報警探測設備,名為分佈式振動光纖系統,可以對輸油管道進行實時防護。

布設分佈式振動光纖,同時監控點位設置多個預置位進行自動巡航掃描,並任意設置警戒區域,當警戒區域內有人員長時間滯留、人員聚集、大型施工器械車輛進入等行為,則觸發報警,現場聯動聲光報警、手機短訊通知,同時監控中心視頻彈窗報警、獲取告警信息。

1、精準定位入侵點
場站周界範圍大,通過系統電子地圖動態能實時圖形顯示入侵信息,定位入侵位置,能及時發現入侵情況、阻止偷盜事件,提高安保工作效率。
2、超長探測距離
單通道探測距離可達50km,解決周界範圍大、地形環境複雜的問題。
3、信號傳輸穩定
通過光纜傳輸信號,信號穩定,傳輸距離遠,可長距離、大範圍使用。
4、環境適應性強
系統耐高溫、耐腐蝕,可安裝於潮濕、水域環境,不論環境如何惡劣都能正常工作。

通過感受管道周圍的振動,並對信息進行分析、判斷,排除一般性干擾,最終產生報警,主要針對長距離、監測點多、供電困難、對電磁敏感的應用領域,因此除了石化行業,還可以適用於這些領域場景:

1、電力、供暖、水、通信管道安防;
2、高鐵沿線、軍事基地、監獄周界安防;
3、油庫、易燃易爆場所、液化氣灌瓶廠、氣站、變電站、水庫、文博等其它重要設施的震動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