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口財經記者 許耀文
在5月19日的「第五屆西城區企業上市主題交流活動」上,北交所成為令人矚目的焦點——僅一年半的時間,北交所上市企業已近200家,是開市時的兩倍多。
「200」的背後,是「千千萬萬」。創新性中小企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交所則是激發中小企業發展活力的重要陣地。
不到兩年,當市場再次談論北交所,話題早已從開市初期的「流動性較弱」,轉變為「打破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在全面註冊制背景下,北交所探索資本市場支持服務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普惠金融之路的腳步也已越走越遠。
在本次交流活動上,中國證監會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部主任魯頌賓表示,將加快北交所高質量上市公司供給,穩步提升市場交易活躍程度,優化市場發展生態,積極推進北交所改革和發展工作。北交所總經理隋強表示,將進一步落實黨的二十大有關部署,在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框架下,聚焦「改革、服務、生態」六個字,全面推進北交所高質量發展。

隋強
面對新發展格局,北交所又被賦予怎樣的期許?展望前方,北交所又將如何在高速成長的同時實現高質量發展?
高速高質擴容仍被擺在首要位置
5月18日,江蘇晟楠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北交所迎來第195家上市企業——距離200家的數量,僅一步之遙。
在穩步推進高質量擴容的同時,北交所市場已初具規模。數據顯示,2022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共實現凈利潤138.11億元,增長超10%、九成以上實現盈利。
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已涵蓋國民經濟34個行業大類,企業主要集中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等領域,切實體現了製造業強國、創新驅動發展等國家戰略發展方向。
與此同時,北交所着力健全市場功能,市場活力初步顯現。自開市起,北交所就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契合了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需求。
在北交所帶動下,新三板市場功能和吸引力增強。2022年以來,新三板新增掛牌公司近400家,同比增長超2倍,創新層公司近1700家,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去年定向發行融資232億元,同比增長13%。截至目前,全國擬申報北交所的輔導備案企業近400家,基本覆蓋所有省區市,市場影響力穩步提升。
上市公司質地決定着北交所的質地。對於當前的北交所而言,高速高質擴容仍是關鍵。
隋強表示,將持續深化北交所改革,優化企業上市機制。落實國家戰略部署,聚焦更早更小更新的企業,統籌好數量與質量的關係,完善發行上市准入安排,進一步提高效率、明確預期,降低企業上市成本,讓優質創新型中小企業更好更快對接北交所上市。
提升交易活躍度,引進資金是關鍵
開市至今,北交所多方匯聚發展合力,向好發展勢頭增強。
截至目前,北交所合格投資者已有544萬戶,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資金等踴躍參與市場交易。此外,北交所還以政府債為突破口,啟動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目前已累計發行超2.14萬億元,金融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北交所先後上線北證50指數,推出融資融券和混合做市交易,豐富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方式,用實打實的政策帶動流動性充裕。2022年,北交所日均換手率中位數為0.51%,流動性水平總體符合北交所市場實際。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北交所的流動性仍被賦予期待。在高速高質擴容的同時,北交所如何提升市場交易活躍度,成為重中之重。
對此,渤海證券新三板做市業務負責人張可亮表示,若想提升北交所市場交易活躍度,最核心的就是引進資金。
「開戶不等於交易,參與不等於大規模買入。目前,北交所投融資兩端是不匹配的,大量企業『嗷嗷待哺』。因此,首先要解決資金問題,比如引進公助力資金、募基金、券商自營資金等。」張可亮表示
除資金問題之外,張可亮認為,機構投資者的積極性與市場產品體系的完善同樣是提升北交所交易活躍度的關鍵。
如今,北交所逐漸形成了自身的投資特色,機構投資者作為「主力」,絕不可以再用傳統的思維來看待北交所市場。公募基金、券商是主要的資金提供方,券商作為中介機構是主要的服務提供方,要站着國家戰略的角度充分認識北交所,否則在對客戶推薦或服務方面,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在提高中介機構積極性方面,可以增加新三板北交所業務在券商分類評級中的權重等;此外,還要完善市場產品體系,比如推出公募可轉債等。」張可亮表示。

優化北交所生態需貫徹普惠金融理念
開市至今,北交所累計股票公開融資超400億元,平均每家2億元,相當於用一家大型企業的融資支持了近200家中小型企業發展。而這背後,或將為幾十條產業鏈帶來利好。
中小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也是穩增長、穩就業、穩民生的重要力量,服務中小企業就是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隋強表示,下一步將大力加強服務,在完善基礎制度的同時,通過強化市場服務,突出開門服務、直達服務、精準服務,更好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藉助資本市場進行科技創新、做優做強;通過實施一系列服務舉措,加快建設服務型交易所。
對於資本市場而言,服務中小企業科技創新不能僅靠市場力量自身驅動,也不能簡單依靠行政命令。
「普惠金融,是政府給北交所。的『尚方寶劍』,要明白北交所市場的建設絕不是北交所一個單位的事。」張可亮表示,除了解決中小企業的股權融資,北交所還肩負着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資本市場的特殊使命。它事關資本市場整體功能提升,事關普惠金融能否在資本市場落地實踐,事關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事關共同富裕目標實現的大局。因此建設好北交所需要在整個資本市場形成上下一盤棋的理念和格局,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北交所市場建設。
隋強表示,下一步,北交所將發揮行業機構的帶頭作用、發揮樞紐功能和平台作用,着力優化北交所生態,需要貫徹普惠金融理念,綜合運用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市場調節等多種方式,構建一套符合商業邏輯、可持續的利益機制,推動形成各方積极參与的良好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