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仍然不樂觀啊,最新的物價數據出爐了。
4月cpi同比上漲只有0.1%,和上月的0.7%下降了不少,環比還是下降的,-0.1%,上個月是-0.3%,稍微好一點。
ppi就更不好看了,同比下降了3.6%,一年以來的新低,環比也是下降0.5%,重新回到0以下。
物價指數能夠體現出內需恢復情況。
按理說我們的貨幣政策一直都比較寬鬆,但是4月的物價指數反而還下降了。
這就說明消費需求還是沒能恢復,大家還是不願意花錢。
沒人花錢,工廠就接不到訂單,所以生產需求也會下滑,代表生產價格的ppi也在連續下降。
再往後說,如果工廠長期沒有訂單,從業人員收入也會跟着下降,大家就更不願意消費了。
現在我們就處在這樣一個惡性循環中,除非出現一個重大利好,才能打破這種循環。
那一般這種利好會出在哪呢?
第一個是出口。
雖然內需不振,但如果能接到更多的海外訂單,讓工廠賺到錢,從業人員收入有所提高,就能走出擴大消費的第一步。
那現在出口是什麼情況呢?
從最新數據來看,4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了8.5%,超過預期。
但是同比是和去年4月比的,基數非常低。
所以,這個8.5%的含金量沒有那麼大。
從結構上來看,三個老客戶,美國、歐盟、東盟,對出口的拉動分別是-1.0%、0.7%、0.9%,合計為0.6%,遠低於3月的4.7%。
尤其是東盟,上月表現特別搶眼,但4月份還是回落了30.9%,也買不動了。
不過好消息是,俄羅斯、中西亞、非洲,這幾個新客戶,也就是一帶一路上的這些夥伴,他們對出口的拉動合計是6.7%。
和去年的2.1%相比有明顯提升,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
也說明我們前段時間的外交動作,已經明顯起作用了。但是現在畢竟佔比較小,短期動能有限。
所以總得來說,出口方面,咱們還是偏被動。
第二個經常出利好的地方,就是房地產。
如果房產銷售量有所提升,大家買了房之後就要裝修,要買配套的傢具、家電,也能擴大消費。
但房地產這個夜壺,咱現在真的不敢隨便動了。
五一期間,崑山有樓盤打折賣房,很快就被叫停處罰了。
這個消息就很能說明,國家現在對房地產是個什麼態度,就是你最好一動別動。所以房地產,咱現在就別指望了。
第三個我們比較擅長用的是基建。
就是既然現在老百姓都不敢花錢,那就由國家來花。
這方面其實早就開動了。
一季度全國工程機械開工率為53.14%,全國近半數地方項目開工率創下了4年來最高的水平,有些地區項目開工率甚至超過了70%。
而且就從咱們剛才說的ppi細分項來看。
在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像什麼燃料、木材、化工、農副等等各項都有所下降,但建築材料和有色金屬都在上漲。
所以總得來說,雖然情況不樂觀,但是各方面都在按部就班地推進中,真正出現明顯的好轉,可能還需要一定時間,咱們還是要保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