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雲飛|來源:原創
一位久經商場的創業老司機,關注我,每天分享一點財富乾貨,讓你的人生少走彎路。
這幾年的黑天鵝事件可謂是有史之最,一個接一個。先是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然後又是俄烏衝突,導致全球能源價格和物價上漲;再者就是美元連續6次加息,導致越南、日本、英國、瑞士、韓國、印度等國家都處在崩潰的邊緣;現在又迎來了史上之最的全球大裁員。
根據科技行業裁員統計網的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全球科技行業裁員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0萬人之多,其中大部分都是集中在美國的科技企業當中,在近40天里美國7家互聯網巨頭就裁員超過8萬人!
關於最後一個黑天鵝事件,我只能說有因必有果,這一切都是美國一手導演出來的結果,現在美國只能是含着淚也要把這個苦果給咽下去,怪不了別人。我們接着往下看。
前段時間,作為facebook母公司元宇宙巨頭Meta宣布將裁員1.1萬人,約佔其員工總數的13%。在Meta之後, 美國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高層也正在考慮全面削減開支,計劃裁員1萬人,為總人數的3%,裁員將集中在公司的銷售、人力資源以及設備等部門。
而根據此前財報顯示,亞馬遜在第二季度虧損超過20億美元,裁員9.9萬人,其中大多數是倉庫員工。這些裁員人數再加上本次超萬人的大裁員,自今年以來,亞馬遜裁員總數超過10萬人,可以說此次裁員是亞馬遜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行動了。
除了上述兩家公司裁員以外,自馬斯克以440億美元收購推特以後,也掀起了一波裁員潮。目前在推特5500名合同工當中,約有4400人被裁員,裁員整體規模達到50%。馬斯克說,當公司每天虧損超過400萬美元的時候,裁員就是別無選擇的事了。其實,之前馬斯克就已經發出了破產警告,並稱自己出售特斯拉股票就是為了拯救推特。
另外,根據多家媒體報道,軟件巨頭微軟公司在全球範圍內也裁員約1000人。雖然目前谷歌和蘋果公司並沒有宣布裁員,但是也同時放緩了招聘的腳步。
而更嚴重的是,現在全球裁員潮正在從科技行業逐漸擴大到金融、媒體娛樂等其他領域。
現在巴克萊銀行和美國花旗銀行等都加入了最新裁員企業名單當中,而瑞士的瑞信信貸集團更是面臨著破產的傳聞。
迪士尼公司首席執行官也表示,迪士尼公司正在有針對性地暫停招聘計劃,以此限制新增員工數量,除了少數最關鍵、推動業務發展的職位將繼續招聘外,其他職位都暫停招人。目前迪士尼公司也正在審查銷售和管理成本,並計劃裁掉一些員工,確保成本控制措施的執行。
除了迪士尼以外,今年包括華納兄弟探索、奈飛等美國其他大型媒體和娛樂公司都因為估值大幅下跌而進行多輪裁員;全球零售業巨頭沃爾瑪也提前啟動了假日交易,以清理多餘的商品。
說到這裡,這算不算是今年以來最大的黑天鵝事件?而且這還是美國一手導演出來的結果。為什麼會這樣說?我們一起來看清楚這背後的真相。
其一、我們先來說一下主觀方面原因,那就是經濟周期下行的原因。
自疫情發生以來,美國就開始連續大放水,進而推高了互聯網科技公司的股價,在樂觀情緒的引誘下,他們就開始超前投資,招人揮金如土。我們來舉個例子,一年之前這些科技公司為了開拓自身的業務,他們就開啟了搶人模式,平時年薪只要15萬美元的員工被炒高到了30萬美元。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當時這些科技公司賺錢太容易了,為了搶佔市場先機,這點錢又算什麼呢?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之後美國為了控制高通脹,就開始了連續美元加息。緊接着貨幣緊縮、美元迴流,美國自己的股市、樓市也面臨著雙雙下跌。在此背景下,美國這些科技企業的資金被大抽血,股市的泡沫也被戳破了,科技企業迎來了寒冬。關鍵是大放水帶來的泡沫破裂的速度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快,這完全讓這些科技企業措手不及。
據分析師認為,經濟周期的下行已經影響到消費者,而縮減開支以及調整員工結構,是這些科技企業不得不面臨的決定了。
究其原因,其中既離不開這些科技公司被金錢沖暈腦袋的貿然行為,更離不開美國無底線收割全世界財富帶來的後果。你說這是不是自作自受呢?
其二、我們再來說一說客觀上的原因,那就是產業結構性調整的原因。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從去年我國互聯網大廠裁員,再到今年全球科技大廠裁員,我們不難看出行業發展的瓶頸來了。說白了,就是行業的商業模式遇到了天花板。
我們來看一下meta和推特公司就知道了,這兩家公司主營業務就是廣告營收,所以他們為了得到廣告主的青睞,往往只能夠無底線地博人眼球,最後除了惡性競爭之外,還在存量之間競爭,並沒有進行科技創新帶來新的增長點。
我們再來看一看國內的互聯網大廠,在這次雙11期間,大家都顯得很平靜,沒有大肆宣揚,也沒有了傲人的業績。為什麼呢?因為行業的發展基本到頭了,如果還沒有其他創新板塊帶來業績的話,電商也就這樣了,甚至隨着國家大力扶持實體經濟以後,電商的市場還會萎縮。
所以,不管是從國內還是國外來看的話,這些互聯網巨頭自身正在迎來一場蛻變,這是一場國際互聯網大變革。而在這場蛻變的過程當中這些企業自然是很痛苦的,這也將會促使人才和崗位在市場上重新匹配。
自身產業結構性調整是這次全球科技企業大裁員最終的原因。
全球寒意正在來襲,那麼做為我們這些國內的企業而言,我們也要春江水暖鴨先知,做到不要亂投資,更不要無底線擴張,就像任正非所言,3年內活下來才是第一要務。而對於普通人來說,當下唯一能做的是保住自己的工作,做到理性消費,縮減一切不必要的開支。
因為只有保存住實力,我們才會有在風雨過後站起來的底氣。
作者:李雲飛,知名互聯網公司創始人,大型食品連鎖企業CEO,從事互聯網及實體連鎖行業16年,曾被搜狐網、網易財經、騰訊、鳳凰網、中訊網、百度等知名媒體平台相續專題報道,擅長財經知識分析,創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