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2023年養老金調整,低於3000元漲300元是不能實現的?

2022年11月12日22:38:23 財經 1644

對於即將迎來的2023年,很多老人都期望着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繼續調整,尤其是希望對養老金較低的人群可以多增加一點。有的網友說,養老金調整的時候,可以「提低限高」。對於養老金低於3000元的老人漲300元,就能夠有效縮小養老金差距了。話雖如此,這種情況真的難以實現。

2023年養老金調整確實即將來臨。

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工資增長、物價增長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2005年到2022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實現了18連漲,一年都沒有落下。雖然說養老金調整的幅度略有下降,從2015年的10%下降至了現在的4%,但是還是有一定的下降空間。因此,2023年不會突兀地取消養老金調整。

為什麼說2023年養老金調整,低於3000元漲300元是不能實現的? - 天天要聞

從數據角度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的前三個季度我國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繼續呈增長狀態,工資性收入是15678元比上年增長5.1%,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總數的56.7%。另外,消費者價格指數也增長了2.0%。為了保障退休老人的養老金待遇水平,養老金肯定會繼續調整的。

為什麼養老金低於3000元的老人難以漲300元?

主要有這樣三個原因:

首先,養老保險基金很難承受。養老金低於3000元的老人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人人增長300元,養老保險基金很難承受。按照人社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企業退休人員的人均養老金水平2021年只有2987元。按照退休人員的總量(2021年為13157萬人)計算,差不多有6,000萬老人的養老金低於3000元,如果這些群體每人增長300元,至少就需要2,160億元。如果再考慮到其他群體的增長,至少需要3000到4000億元。

為什麼說2023年養老金調整,低於3000元漲300元是不能實現的? - 天天要聞

近年來,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緊張,剛剛維持收入大於支出的狀態。而且接近1/4的收入還是靠財政補貼。1~3季度我國的養老、失業、工傷三項保險基金的總收入才5.25萬億元,支出為4.89萬億元。每年的養老金調整都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如果是每年增長3000到4000億元,養老保險基金是吃不消的。

為什麼說2023年養老金調整,低於3000元漲300元是不能實現的? - 天天要聞

第二,養老金的調整總量有限度。比如說去年退休人員的人均養老金增長4%,而我們的人均養老金水平只有3300~3500元左右,也就是說增加的養老金總額度才僅僅1,500億元左右。這一總體調整額度要分散於定額調整、掛鈎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來進行。2022年養老金調整方案中,各省份人人定額增加的養老金錢數只普遍在30~50元左右。

為什麼說2023年養老金調整,低於3000元漲300元是不能實現的? - 天天要聞

按照2022年國家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通知,國家明確要加大掛鈎調整所佔比重,以增強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性。所以說,沒有足夠的額度分配給養老金低於3000元的老人每人增加300元的。

第三,要維持社會的公平。有一些人按照最低基數繳費15年,退休領取1000元左右的養老金。如果是退休養老金低於3000元就都能漲300元,這種增長速度會讓後續退休、繼續繳費的人吃虧,畢竟繼續繳費一年、晚退休一年養老金也就增加100元左右。退休以後養老金漲那麼快,還不如不繳費、儘早退休呢。這種情況下就不利於社會公平。

另外,退休以後人們都不再實施養老保險繳費了,如果退休養老金快速增長,實際上消耗的是現在年輕人繳納的養老保險基金,這是屬於養老保障方面的代際轉移未來的年輕人已經難以享受到現在寬裕的退休條件了,比如說推動延遲退休、提高領取養老金的繳費年限、完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計發月數制度。

所以基於以上三種原因,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養老金3000元以上人人增加300元的情況的。

#11月財經新勢力#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 天天要聞

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銀行板塊在近期的快速上漲,甚至連行業內人士也不太了解其背後的原因。但這就是事實,浦發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成都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一批銀行紛紛創下A股上市以來最高點。以工商銀行為例,該行最新復權價格超過7.2元,妥妥的超過了當年上證指數6000點時的高峰股價(下圖)。這還只是近...
獨家!建信理財原總裁回歸總行,還有一名副總裁也將變動 - 天天要聞

獨家!建信理財原總裁回歸總行,還有一名副總裁也將變動

作 者丨楊希編 輯丨周炎炎5月15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建信理財原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總裁馬勇已回歸建行總行,出任審計部資深經理。近期,建信理財管理層密集變動。據記者了解,或與建信理財近兩年在銀行理財行業表現平平有關。本次建信
從茶飲到潮玩 消費企業逐鹿港股 - 天天要聞

從茶飲到潮玩 消費企業逐鹿港股

多次衝擊資本市場未果的綠茶,終於要圓夢港交所了。截至目前,綠茶集團已經停止認購,IPO融資認購倍數達到282.11倍,融資認購金額為341.51億港元。綠茶集團此次全球發行約1.7億股,招股價為7.19港元/股,預計凈集資額最高約12.1億
美債「灰犀牛」狂奔 - 天天要聞

美債「灰犀牛」狂奔

「政府不是問題的答案;政府正是問題所在。」1981年1月20日,美國第40任總統羅納德·里根在就職演說中發出靈魂拷問,最終在美國一語成讖。1985年,美國從凈債權國變為債務國,結束了自1914年以來作為凈債權國長達70年的歷史。短短四十年後
大漲!重返3400 - 天天要聞

大漲!重返3400

經歷了4月7日的大幅調整後,5月14日午後A股再次出現異動拉升走勢,其中,上證指數重返3400點上方,逼近今年3月19日的階段性反彈高點3439.05點。
94歲巴菲特透露「交棒」原因,令人傷懷 - 天天要聞

94歲巴菲特透露「交棒」原因,令人傷懷

94歲的投資界傳奇人物沃倫·巴菲特近日宣布卸任伯克希爾·哈撒韋首席執行官,坦言身體機能衰退是促使他交棒的核心原因。這位執掌公司六十載的「奧馬哈先知」,在2025年5月年度股東會上突然宣布退休決定,引發金融界震動。隨着長期培養的接班人格雷格·阿貝爾即將於2026年接任,全球市值最高的投資集團迎來歷史性轉折。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