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理事會批准的有關控制能源價格的重磅措施,將使歐盟電費價格暴跌八成!
陽光下沒有新鮮事,歷史總是在換裝重演!口罩一罩難求到分文不值,新冠疫苗一針難求到大量過期銷毀,國際航運天價一船難求到運費暴跌八成。相關行業公司股價也是經歷暴漲之後陷入漫漫熊途。今年以來,受益於歐洲能源危機,光伏、風能、儲能、熱泵、電熱毯等行業公司的股價出現了暴漲,現在是需要警惕的時候了!切勿沉浸在歐洲能源危機的「意念」中買股票!否則可能山上站崗。
詳細分析如下:
事件:
據央視財經10月1日報道,歐洲理事會近日宣布,正式批准歐盟委員會此前建議的有關控制能源價格的緊急措施,措施的三大要點是:限電、限價、徵收暴利稅。
(1)限電:在今年12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間主動減少10%的用電量,其中在用電高峰時段減少5%的用電量。
(2)限價:對於投入成本較低的電力生產商(例如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企業)設置收入上限,電價上限為180歐元/兆瓦時。另外,歐洲理事會同意成員國為中小型用電企業設置臨時最高限價,如果必要這個限價可以低於成本。
(3)徵收暴利稅:歐盟成員國同意對使用原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化石能源發電的企業設置臨時性強制義務捐助。捐助額按可稅利潤計算,如果該發電企業今年和明年的利潤超過2018年以來年平均利潤的20%,超出部分將被作為義務捐助由政府徵收,用來補貼因電價上漲受損失的家庭和企業。
(4)執行時間:歐洲理事會強調這些措施的臨時性和特殊性,僅在今年12月1日至明年12月31日間執行。其中,限制相關企業收入上限的規定只適用於今年12月1日和明年上半年。
影響分析:
歐盟控制能源價格的三大緊急措施:限電、限價、徵收暴利稅,力度是非常大,一是歐洲電價將大幅下跌;二是暴利稅通過政府轉移支付補貼給企業和居民,用電成本將再度大幅下降,對歐洲人民和企業來說是極大的利好措施。另外一方面,將嚴重打擊發電企業的積極性,新能源發電裝機增速和傳統電廠發電量都會下降,歐洲戶用儲能收益率和裝機需求將下降;對中國光伏、風能、儲能等行業是極大的利空消息,前期囤積了大量產品,相關訂單需求可能將由火爆到不足的新局面,在股票市場層面的,相關公司股價在歐洲電價大幅回落後或難再出現趨勢上漲行情。
歐洲發電結構有兩個明顯的特徵:一是非化石能源電力佔比較高,核電、水電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合計約佔歐洲總發電量的63%;二是天然氣發電佔比較高,天然氣佔比高達19%,遠高於煤炭(15%),和石油發電(1%)。
今年以來,歐洲電費價格暴漲主要是由於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量大幅下降,因為歐洲發電結構的特徵導致歐洲電力價格對天然氣價格高度敏感。一方面,歐洲電力市場的市場化程度較高,天然氣價格的波動很容易向電價傳導。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佔比較高導致電力系統受天氣影響較大,穩定性較為欠缺;而燃燒化石燃料的發電機組靈活性好,在調節峰谷、平衡電力市場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由於歐洲電力市場採用了邊際定價法,邊際成本較低的電源優先併網,而天然氣的成本相對較高,併網次序相對靠後,從而成為定價之錨。數量關係上天然氣價格與電力價格高度相關。
因此,在電力價格市場化中,天然氣是影響歐洲電力及相關品種的重要變量,天然氣價格具有電力價格錨的作用。這次歐洲控制能源價格的緊急措施,未能就設置天然氣價格上限達成一致。我覺得不對天然氣價格設置上限是合理的,這可以避免天然氣價格在短期內與電價脫鉤,天然氣發電企業在盈利超過20%的情況後,政府通過徵收暴利稅給予居民企業用電補貼;利潤不足甚至虧損情況下,電企將主動減少發電,降低對天然氣需求;無論那種情況,電企天然氣購買積極性都會下降,導致氣價、電價雙雙回落。
歐洲天然氣價格與電價已自高位大幅回落,電價傳導是非常快。俄烏衝突導致歐洲能源和電力價格的飆升,歐洲電價在過去一年一度暴漲了近10倍,幾乎每天都在刷新紀錄,波動劇烈,8月29日,德法兩國的明年電價突破1000歐元/兆瓦時大關,但隨後在「歐盟儲氣進度快於預期、或將提前一個月完成計劃」消息的刺激下,兩國電價又大跌超20%。據泛歐洲電力交易所Nord Pool數據,9月14日,歐洲電力系統均價報231歐元/兆瓦時,較8月中下旬的400歐元/每兆瓦時下降明顯,其中法國、德國的電力交付價也從此前的1000歐元關口降至400歐元/兆瓦時附近。截止9月底,歐洲電費價格再度小幅下降。
圖片來源:財聯社
歐盟控制能源價格的措施中對核電和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進行限制電價,電價上限為180歐元/兆瓦時;意味着德國電價高峰時突破1000歐元/兆瓦時將降至180歐元/兆瓦時之下,降幅高達82%!意味着法德等電價高企的國家電價在目前基礎上將再度腰斬,目前的匯率下是1.26元/千瓦時。因此切勿沉浸在歐洲能源危機的「意念」中買股票!否則可能山上站崗。
至於,限電措施對於緩解歐洲能源危機有一絲幫助。因為發電和供暖是歐洲天然氣的主要用途,歐洲各國中,德國、英國的天然氣消費量較高,歐洲天然氣的主要用途為工業、家用供暖,以德國為例,2021年工業、家用(包括供暖)消費分別占天然氣總消費量的36%和30%。歐洲計劃在今年12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間主動減少10%的用電量,其中在用電高峰時段減少5%的用電量。限電一是減少發電對天然氣消耗,二是間接減少工業、家用等對天然氣的消耗。
1965-2021年英、法、德、荷天然氣消費量(Bcm) 2021年德國天然氣下游消費量結構
徵收暴利稅:歐盟成員國同意對使用原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化石能源發電的企業設置臨時性強制義務捐助。捐助額按可稅利潤計算,如果該發電企業今年和明年的利潤超過2018年以來年平均利潤的20%,超出部分將被作為義務捐助由政府徵收,用來補貼因電價上漲受損失的家庭和企業。根據預計,通過徵收額外的能源稅收,可增加1400億歐元的收入。通過政府轉移支付,居民和企業用電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今年以來,受益於歐洲能源危機不斷升級,我國光伏、風能、儲能等新能源產品;熱泵、電熱水器、電暖器、電熱毯等能耗更小的家用取暖設備的需求大幅增長,相關公司股票表現也尤其亮眼。
但隨着歐洲控制能源價格的重磅政策實施,預計歐洲電價與天然氣價格將大幅下跌,暴利稅通過政府轉移支付補貼給企業和居民,用電成本將再度大幅下降,居民生活與企業經營將逐漸恢復正常。同時,歐洲發電企業的積極性下降,新能源發電裝機增速和傳統電廠發電量都會下降,歐洲戶用儲能收益率和裝機需求將下降;對中國光伏、風能、儲能、熱泵、電熱毯等行業是極大的利空消息,前期囤積了大量產品,相關訂單需求可能將由火爆到不足的新局面。
陽光下沒有新鮮事,歷史總是在換裝重演。口罩一罩難求到分文不值,新冠疫苗一針難求到大量過期銷毀,國際航運天價一船難求到運費暴跌八成。相關行業、公司股價也是經歷暴漲之後陷入漫漫熊途。今年以來,受益於歐洲能源危機,相關行業公司的股價出現了暴漲,現在是需要警惕的時候了!切勿沉浸在歐洲能源危機的「意念」中買股票!否則可能山上站崗。
友友們好,我們進駐頭條號了!希望您多多支持我們[玫瑰]
如果您覺得文章還不錯,歡迎關注、轉發、點贊,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關注我們每日收看重要投資機會提示與投資風險警示,以及投資策略、行業、上市公司分析,為您投資助力[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