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奮楫爭先立潮頭,勇當創新先行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汕頭銀行業、保險業破藩籬、激活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較好成果,緊跟國家發展戰略,融入地方發展大局,在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的同時實現了自身較快發展。
據統計,汕頭銀行業資產規模從2012年的2243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6765億元,增長2.02 倍;各項貸款、各項存款分別增長2.29倍、1.18倍。保險業保費收入增長1.54倍,賠付支出增長2.12倍,2021年末保險密度2225元/人、保險深度4.20%,分別較2012年增加1310元/人、上升0.39個百分點。(
結合潮汕地方特色,汕頭銀保監分局為支持區域農業工業發展創設一批產品及服務,肉鵝活體抵押貸款、火龍果「溯源+保險」在全國形成示範,生豬養殖「組合抵押+保單增信」貸款、預製菜出口貨運險走在全省前列,啃下了農信社改制「硬骨頭」,推動了法人城商行跨越式發展......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汕頭經驗」。近日,汕頭銀保監分局局長郭大波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解碼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十年來突破性工作,破題金融服務便利性、創新性的「汕頭做法」。

汕頭銀保監分局局長郭大波。
南方日報:十年來,汕頭銀保監分局引導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取得了哪些突破性工作?就提高金融服務便利性,創新性方面有哪些舉措,效果如何?
郭大波:10年來,汕頭經濟加速發展,營商環境持續向好,乘着新時代的東風,我們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提高人民群眾金融獲得感、提升金融服務便利性。具體工作可以用三個字概括:一個「實」字抓到底,着力破解融資信息不對稱問題。我們聯合市金融局開發全省首個線上金融服務對接微信小程序「汕金惠企通」,實現企業金融需求一鍵直達銀行保險機構,累計完成貸款對接金額13.53億元,保險機構承保金額4.56億元。一個「干」字貫始終,全力打造金融服務新樣板。我們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大力推進金融創新,近年來取得了多項全國、全省首單業務的突破。例如,全國首筆肉鵝活體抵押貸款、全國首單火龍果「溯源+保險」、全省首單生豬養殖「組合抵押+保單增信」貸款、全省首單預製菜出口貨運險等先後在汕頭落地。一個「民」字掛心頭,助力增進民生福祉金融保障。推動汕頭城市定製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汕頭「惠民保」落地,參保人數突破70萬人。率先在粵東西北啟動高齡重度失能老人照護險,以「保險+服務」「照料+護理」醫養結合模式,為高齡失能老年人提供照護服務,首批高齡老人獲高齡長期照護險補貼,每人每月約500元。
值得一提的是,重點工作成效里,我們啃下了農信社改制「硬骨頭」。2020年11月21日,由汕特聯社改制組建的汕頭海灣農商行正式掛牌,標誌着全國最後一家二級法人農信社順利實現農商行的跨越,解決了這一落後全省農信社改革15年、長期懸而未決的風險難題,澄海農商行、潮陽農商行也在2020年先後開業,圓滿完成改制收官。同時,我們推動了法人城商行跨越式發展,廣東華興銀行重組開業十年來,已在廣東省主要城市設立了11家一級分行,資產、負債和盈利規模分別增長了22倍、31倍、300倍,資產規模增長到3827億元,2022年上半年在全國城商行中排名第35位,不良貸款率優於全國城商行平均水平,逐步回歸市場定位,主動對接地方經濟發展金融需求,發行綠色金融債、小微專項債等,積極走向高質量發展,有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南方日報:汕頭「工業立市、產業強市」提出已逾一年,汕頭銀保監分局是如何引導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做好金融支持工業發展、助力產業強市這篇文章的?
郭大波:一年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廣東銀保監局黨委和汕頭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三個突出」支持汕頭走好「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之路。
首先突出加大政策引領,我們聯合市工信局等部門印發《關於金融支持「工業立市,產業強市」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提出15條措施,通過座談、走訪等方式加力傳遞監管導向,引領銀行保險機構加大金融供給。7月末,轄內製造業貸款餘額456.23億元,同比增長9.23%;銀行機構支持汕頭「三新兩特一大」產業貸款餘額431.12億元,較年初增長7.25%。
其次突出加強需求對接,我們推動市銀行業協會、市保險行業協會與電子商務、紡織、醫藥協會(商會)等分別簽訂多方合作協議,搭建銀、保、企金融服務對接平台。組織召開2022年重點項目融資對接會,加快「政銀企」合作轉化,支持2022年度市級重點項目63個、貸款餘額210.89億元;保險機構提供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工程風險保障236億元,同比增長16.73%。
最後突出支持優化營商環境,我們聯合市中院等部門建立金融監管與司法聯動協作機制,強化非訴糾紛調解,成立二級法院金融審判專業團隊,打擊行業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加大震懾力度,持續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持續推進打擊逃廢債,藉助公檢法力量凈化金融信用環境。
南方日報:階段以來,汕頭銀保監分局對潮汕特色產業領域有何具體支持措施?
郭大波:紡織服裝、玩具創意是汕頭主要特色產業,獅頭鵝是汕頭市澄海區當地農業特色品牌,階段來,我們按照市十二次黨代會和市政府2022年工作報告部署,精準施策,全力支持汕頭特色產業領域健康良性發展。近五年來,銀行機構支持市級重點項目超過220個,貸款餘額211億元;保險機構累計提供重大工程風險保障314億元。
我們提供專門授信,銀行機構為紡織服裝產業提供專門授信150億元,助力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市銀行業協會、市保險行業協會與汕頭市地方金融協會、澄海玩具協會簽訂四方合作協議,汕頭12家中資銀行機構集中向玩具企業授信275億元,支持澄海區玩具產業集聚集約創新發展。轄內4家銀行機構、2家保險機構加入汕頭市獅頭鵝產業協會,為獅頭鵝產業提供10億元授信金額和1000萬元保險保障,強化獅頭鵝產業鏈發展的金融支撐。
同時創設專門產品,鼓勵支持銀行保險機構結合紡織服裝、玩具創意、獅頭鵝產業發展特點,創新推出了「紡織信用貸」「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玩具參展商定製貸」「獅頭鵝貸」等金融產品,更好滿足特色產業金融需求。其中,「獅頭鵝貸」是面向從事獅頭鵝育苗、養殖、屠宰、銷售等各類經營主體發放的經營性貸款,最高額度500萬元,年化利率可低至4.5%。目前「獅頭鵝貸」累計落地貸款超1000萬元。
另外舉辦專項對接,推動轄內33家銀行保險機構參加首屆「中國·潮汕國際紡織服裝博覽會」,以「政策支持+協會搭建平台+金融支持」合作模式,助力打造超2000億元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指導市銀行業協會依託「百行進萬企」,深化政、銀、保、企多方位對接交流,重點了解玩具企業融資和保險保障需求。推動轄內3家銀行機構主動與獅頭鵝產業園企業進行融資對接,近三年來累計為企業投放貸款630萬元,支持企業建成「澄海獅頭鵝產業中央廚房供應鏈標準化生產中心」滷製自動化生產車間,實現日生產滷製獅頭鵝產量增長10倍。
南方日報:疫情防控形勢之下,在穩增長壓力中,汕頭銀保監分局在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加大對「六穩」「六保」支持力度方面開展了哪些具體工作?成效如何?
郭大波:轄內銀行業保險業貫徹落實「六穩」「六保」要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這個總目標和大方向,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有效促進地方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疫情期間,銀行機構共對1983筆、86.8億元貸款本息實施延期支付,轄內保險業累計為769戶企業提供風險保障123.42億元,展現金融擔當。我們採取了一系列金融助企紓困措施,特別是2022年來,我們進一步主動作為、靠前發力,集中出台金融助企紓困政策文件8份。建立領導班子成員走訪督導機制,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實落細,全力支持穩住經濟大盤。
在「輸血」上發力,鼓勵引導銀行機構及時滿足因疫情暫時遇困行業的合理、有效信貸需求,今年來累計向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投放貸款超60億元、戶數3975戶,銀行業累計對1616筆、金額20.65億元貸款本息實施延期。轄內保險業通過營業中斷險、僱主責任險累計為1118戶企業提供風險保障116.13億元。在「降負」上發力,加強窗口指導,引導各銀行機構規範融資收費,主動降低利率,7月末轄內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5.32%,較年初下降0.52個百分點,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較年初下降0.91個百分點,全市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年初下降0.24個百分點。在「宣傳」上發力,指導市銀行業協會、市保險行業協會製作5期金融支持穩經濟政策、3期436款穩經濟專項金融產品信息等宣傳推文,通過協會微信公眾號、「汕金惠企通」平台發佈,加大金融惠企政策宣傳力度。
【記者】吳利婷
點擊圖片,一鍵報料↓↓↓

【作者】 吳利婷;肖俏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