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莞商大會經濟峰會暨半導體產業發展論壇今天(8月29日)在東莞舉行,主題為「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構建發展新格局」。論壇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等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東莞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探究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路徑。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致辭時表示,「發展半導體尤其是第三代半導體,東莞義不容辭,並且擁有良好的基礎。」

現場圖。
東莞聚力打造國家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基地
本次論壇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關於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目前,東莞涉及半導體研發、生產、銷售的規上企業共有257家,去年營收達542億元,同比增長16%,初步形成了以封裝測試、設計為核心,以第三代半導體為特色,以設備、原材料及應用產業為支撐的產業布局。
東莞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陳志偉致辭時表示,半導體產業被譽為電子信息產業皇冠上的「明珠」,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的產業,有着切實的自主需要和龐大的市場需求,其中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內最大的半導體應用市場。去年,東莞出台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規劃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提出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聚力打造國家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基地和廣東第三代半導體製造業創新中心。
陳志偉表示,東莞真誠期待更多專家學者了解東莞、關注東莞、常來東莞,多提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多謀創新之舉,推動更多資源落地到東莞、更多成果轉化在東莞。
期待莞商勇立科技創新的潮頭
「發展半導體尤其是第三代半導體,東莞義不容辭,並且擁有良好的基礎。」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半導體產業迎來黃金髮展期。近年來,東莞在半導體產業尤其是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上提前布局,組建了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南方基地等一批重大創新平台,實現了氮化鎵、碳化硅等材料和器件的自主研發和產業化,培育了包括天域、中鎵、中圖、南方等一批行業隱形冠軍,且在松山湖區域呈現了資源加速集聚的良好態勢。
他提出兩點希望:一是殷切希望東莞市委市政府持續加大科技專項的投入力度,支持半導體全產業鏈技術創新體系,推動產業集聚發展;二是殷切希望現場企業家朋友們勇立科技創新的潮頭,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重大需求,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不斷提高產業技術發展水平。
東莞轉型不能脫離製造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在作題為《新形勢下我國科技創新戰略和東莞的發展機遇》演講時表示,新發展階段要求加快科技自立自強,而這正是東莞從製造名城邁向創新高地千載難逢的機會。
他認為,東莞的轉型不能脫離製造業,脫離了製造業就脫離了本錢,建議以科技創新推動製造業的升級,來培育壯大新動能。當前東莞提出「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的路徑,他認為方向是對的,從舉全市之力建設松山湖科學城、打造先進制造高地到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布局,不能操之過急,關鍵要發揚「爭、搶、拼」的精神。
采寫 南都記者 梁錦弟 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