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漲幅已翻倍,不受成本「壓制」的鈉電池想像空間有多大?

2022年07月01日13:48:25 財經 1232

7月1日,鈉電池龍頭傳藝科技10天8板;6月20日至今,股價漲幅已經超過100%。公司此前公告合資設立子公司,從事鈉離子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和電解液。

龍頭漲幅已翻倍,不受成本「壓制」的鈉電池想像空間有多大? - 天天要聞

板塊中,山東章鼓跟隨漲停,華陽股份此前5天3板。

鈉電池有望加速產業化。此前寧德時代表示,公司已發佈鈉離子電池,其電芯單體能量密度高達160Wh/kg,常溫下充電15分鐘,電量可達80%以上,在-20%℃低溫環境中,也擁有90%以上的放電保持率,系統集成效率可達80%以上,公司正致力於推進鈉離子電池在2023年實現產業化。

據平安證券研報等測算,寧德時代到2025年底的鈉電池產能規劃將達到790GWh以上。

國內企業有望引領全球

進入2022年來,很明顯資本對於鈉電池的投入開始加大。

5月27日,華陽集團、中科海鈉公司、多氟多公司、陽泉市高新區管委會在陽泉賓館舉行工作會談,商討、規劃鈉離子儲能千億產業。

4月1日,華為哈勃投資了中科海鈉,其公司主要是進行鈉離子電池的研發與生產。3月,碧桂園領投了一家名為「眾鈉能源」的新一輪融資——這家公司的業務主要是研發鈉離子電池。

國泰君安對比國內外內電池技術,表示國內的鈉離子電池研究和產業化世界領先,國內鈉離子電池企業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科研院所自研技術轉化創建的初創企業,以中科海鈉為代表;另一類是鋰離子電池成熟企業,切入鈉離子電池賽道參與競爭,以寧德時代為代表。

國外的鈉離子電池企業主要分佈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各種材料體系和技術路線均有公司採用,這些企業大都創立時間較短且生產規模有限,但是技術前瞻性很強。

中國能源報報道,無論是國家政策和市場引導,還是企業自身技術發展和產業布局,中國都有機會獲得鈉離子電池產業發展的主導權。

不受成本「壓制」,鈉離子優勢明顯

國海證券表示,鈉資源在全球範圍內以氯化鈉,即食鹽的形式廣泛存在,而鋰礦則正在全球範圍內成為稀缺資源,以鹽湖和鋰礦的形式存在。

國內鋰礦規模較小,鋰礦一旦上升為戰略資源將可能成為卡脖子問題,下游生產將可能受到國際形勢的影響;鈉鹽則是海洋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可以大量開採而不受國際關係影響,國內企業亦可掌握原材料採購的主動權。

事實上,雖然鈉電池由於嵌入效率低,能量密度受影響,但成本優勢使得行業有發展空間。

據中科海鈉數據顯示,鈉離子電池銅基正極成本相比磷酸鐵鋰正極可降低近60%;同時,由於鈉與鋁不易發生合金化反應,集流體可以全部使用鋁箔代替銅箔,成本可降低近70%。

此外,有相對穩定的電化學性能。從行業產業化角度看,鈉離子電池原理結構類似鋰離子電池,製備工藝存在區別,但生產設備可兼容,也是行業未來能規模發展的原因。

鈉電池應用領域有哪些?

國泰君安指出,目前鈉離子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和循環性能不及鋰離子電池,決定其難以完全替代鋰離子電池,而應是作為後者的補充和延拓,在一些特殊應用條件下實現部分替代,同時開闢新的應用場景。

龍頭漲幅已翻倍,不受成本「壓制」的鈉電池想像空間有多大? - 天天要聞

據中國能源報報道,我國八成鋰資源依賴進口,當前,鋰離子電池難以同時支撐起電動汽車和儲能兩大產業的發展。尋找替代或備選儲能技術,正成為世界各國技術競爭的焦點。

鈉離子電池具有成本低、安全性能高、工作溫區寬等特點,可廣泛應用於低速電動車、可再生能源接入和5G通信基站等領域。

眾鈉能源首席科學家趙建慶表示,鈉離子電池規模量產沒有明顯瓶頸,但產業化發展需要一個過程。當前相關企業正加速擴大產能,預計2023年至2025年鈉離子產業鏈將趨於完善。屆時,將凸顯鈉離子電池成本優勢。

下表是相關鈉電池上市公司布局:

龍頭漲幅已翻倍,不受成本「壓制」的鈉電池想像空間有多大? - 天天要聞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5月9日,黑龍江證監局對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等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黑龍江證監局提出,2023年1月至9月,珍寶島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有限公司因未按時償還向哈爾濱湖時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雙笙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