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為推動上市公司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好ESG相關工作,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組織開展上市公司ESG優秀實踐案例徵集工作,彙編形成《上市公司ESG實踐案例》,並於8月27日正式發佈。
同時,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聯合《財經》雜誌設立「ESG 上市公司在行動」深度報道專題欄目,旨在推廣優秀典型上市公司ESG實踐經驗,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國上市公司的ESG本土化之路。
《財經》雜誌長期關注和報道ESG理念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本土化發展,特別是上市公司如何提升ESG表現、實現高質量發展,也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此前在「《財經》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上市公司質量的核心是治理、績效與責任,ESG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抓手。
一、公司簡介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成立於1995年2月,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公司業務橫跨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和電子四大產業,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
汽車領域:比亞迪堅持自主創新,掌握了包括電池、電機、電控及芯片等電動車相關產業鏈核心技術。比亞迪一直致力於推動汽車領域的電動化發展,早在2008年推出全球首款量產插電式雙模電動車,2010年提出全球首個公共交通電動化解決方案,之後上升為國家戰略,形成全球共識,持續引領並推動行業變革。截至2020年底,比亞迪電動車已駛入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個城市,是首個進入歐、美、日等發達市場的中國汽車品牌。
軌道交通領域:比亞迪發揮集成創新優勢,將電動汽車產業鏈延伸到軌道交通領域,推出了新型跨座式單軌「雲軌」和膠輪有軌電車「雲巴」。「雲軌」和「雲巴」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掌握全產業鏈核心技術,填補了我國中小運量軌道交通技術和產業空白,為全球城市治理交通擁堵貢獻「中國智慧」。
新能源領域:比亞迪擁有電池、太陽能、儲能等新能源產品,提供能源獲取、存儲、應用的整體解決方案。產品覆蓋消費類3C電池、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等領域,擁有完整的產業鏈。比亞迪是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廠商,太陽能和儲能方案已出口到美國、德國、日本、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電子領域:比亞迪電子(國際)有限公司於2007年在香港獨立上市,是全球領先的智能產品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涵蓋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新型智能產品、汽車智能系統以及醫療健康等四大領域。比亞迪電子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大規模提供精密金屬、玻璃、陶瓷、塑膠等全系列結構件和整機設計製造解決方案的公司,持續為全球頂級客戶提供研發、設計、製造、供應鏈管理等全方位服務。
二十六年來,比亞迪通過強有力的市場布局、堅定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贏得了「扎耶德未來能源獎」、「聯合國能源特別獎」以及《財富》雜誌「改變世界的公司」等系列讚譽。作為一家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開創型企業,比亞迪秉承「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堅持在解決社會問題的過程中發展自己,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二、上市公司 ESG 實踐情況及經驗
1. ESG投資市場情況
近 40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和強度明顯增加,由此導致金融系統穩定和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重大挑戰。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每年發佈的《全球風險報告》,全球面臨的前三大長期風險已連續三年全部與氣候和環境相關,《2021 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未來十年全球面臨的可能性相對更高的三大風險分別是極端氣候事件、應對氣候變化措施的失敗和人為環境破壞。
為應對氣候變化,國際社會積極開展「零碳」行動,我國也已承諾「2030 碳達峰、2060 碳中和」目標。在此背景下,全球 ESG 投資受益加速推廣,旨在通過改變資本流向來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據聯合國支持的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PRI)的統計,截至2021年5月11日,全球已有近3969家機構簽署UNPRI 原則,包括2915家投資管理機構和 611家資產所有者,資產管理總規模超過100萬億美元。而中國的機構投資者們受到ESG投資趨勢影響,目前已有超過40家機構選擇參與UNPRI 原則。ESG投資機構已成為市場上重要的參與方,ESG投資趨勢逐漸走入大眾的視野、
表 | UNPRI框架於三大範疇提出14個ESG投資者須按企業業務特性而關注的議題
因此,應資本市場需求,ESG指數發展勢頭良好:恒生、MSCI、S&P、CDP等評級機構積极參与到了ESG指數的編製工作中。而指數評級的結果已經被投資機構廣泛運用和融入到投資決策中:許多被動投資基金選擇跟蹤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以某個ESG指數為投資標的,對進入該指數的企業進行追蹤投資,由於能進入該類指數的企業多為該市場表現和ESG指標都十分優秀的企業,往往能獲得超過同樣風險水平(alpha)基金的投資回報。
在「碳中和」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國際資本市場對上市企業的ESG表現日益關注,越來越多投資者將企業ESG表現納入系統投資決策。
2.公司ESG管理架構
為積極響應中國「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全面有效實施,比亞迪爭當可持續發展先鋒,開啟企業碳中和規劃研究,探索新能源汽車行業碳足跡標準,倡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組織社會公益及環保活動,在綠色採購、綠色生產、綠色運營等各方面強化碳減排行動,2020年投入超過4億5千萬元用於環境保護相關投資,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升級等。同時通過綠色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加快交通運輸行業和製造業綠色低碳發展,為保護人類的共同家園、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持續貢獻力量。
比亞迪於2008年在港交所的ESG信息披露指引下,經公司批准,設立了「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管理委員會」。通過《關於成立CSR管理委員會的決定》明確了在CSR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模塊化+事業部」制度的組織架構,通過穩定、高效、職責範圍清晰的工作組織來推進集團的ESG發展。
此後,為了更好的推動公司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有效運作,不斷提升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和水平,實現企業與利益相關方的共同發展,公司於2021年針對CSR管理委員會的組織結構進行了豐富和優化:以公司董事長為CSR管理委員會主任,各個事業群CEO、總經理為委員會委員的人員架構,讓公司管理層更為深入的參與到了ESG的管治中。同時,為了更好的滿足公司ESG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在ESG工作組的領導下,公司對口的建立了相關的業務小組,更為細緻、立體、完善的制定並履行各個單位的ESG年度工作計劃及實施方案。
3.公司ESG工作流程
在工作流程上,公司積極考慮到了合規要求及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對ESG披露工作進行了嚴謹的規劃和高效的推進。ESG工作組將跟蹤監管及合規要求的變化,根據最新的要求及時應對和調整,確保工作組成員對ESG相關信息有完善的理解。同時,ESG工作組會訪談調研收集需求,調研對象包括:員工、股東、客戶、供應商等。最終,ESG工作組基於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本年度的披露規則、制定收集指標,從而確定ESG報告的議題。根據各個議題,由ESG工作組向各相關部門收集數據資料,並進行統一彙編,報告經董事會確認,向社會公布。
4.公司ESG案例分享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國內防疫任務艱巨,口罩需求極為迫切。比亞迪作為中國製造業的代表,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依託公司強大的研發能力和製造實力,動用一切力量跨界援產口罩,並完成了3天出圖紙、7天造出口罩機、10天出產品的偉大壯舉。在全力保障國內防疫物資供應的同時,比亞迪積極助力全球抗疫,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截至2020年底,比亞迪生產的防疫物資已經運送到全球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了來自海內外的廣泛讚譽。
5.公司ESG長期規劃
公司自2010年起,主動發佈社會責任報告、披露公司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目前已連續披露CSR報告十年,但隨着監管要求的變化及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公司ESG報告仍有較大的改善空間。未來,公司將通過ESG管治、信息管理、信息披露及資本市場四個維度進行深化改革。
在ESG管治上,公司從治理體系現狀出發,通過梳理流程節點、優化工作效率,形成ESG治理架構。同時,通過組織架構調整,確保公司管理層深度參與並監管ESG工作流程,自上而下不斷深化集團層面的ESG管治。在信息管理方面,公司將積極收集ESG利益相關方的關注點及需求,明確報告範圍、優化ESG信息管理、統一意數據口徑、加強公司管理透明度。通過多方數據核驗、準確性評估等手段,提升公司ESG信息數據質量。在信息披露方面,公司將嚴格按照聯交所的披露指引,開展指標披露並完善其後風險識別等要求,鞏固並優化披露信息以滿足不同利益相關方的多元化需求。在資本市場方面,公司將積極開展同行業優秀公司的對標差距分析,基於分析結果、就差距較大的議題進行完善,持續關注指數與評級,力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