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通常情況下,一說到銀行存款,往往就是,收益低,風險低的傳統印象,但如果說到,在一些情況下,存款利率可以高達4.2%,卻有一定的要求。
通常情況下,中國人民銀行會依據金融市場實際情況來調整存款利率,在之前,國家為了鼓勵大眾存款,所規定的存款利率可謂是歷史最高,與現在相比,可謂是兩種境界。存款利率的調低,也並不是意味着低存款時代的到來人們就不用存款了。當然,銀行為了吸引儲戶,也會做出調整,方便於人們能夠一目了然地選擇銀行的理財產品。
提到存款,我國存款方式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活期存款,是銀行的最為基本的業務,也是普通人最容易接觸得到理財方式,畢竟存款的初衷本就不是來實現「錢生錢」,更多的是家庭收入的儲蓄方式,需要使用時便取出。
另外一種便是: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相比,定期存款的利率較高,但由於是定期,因此不可以隨時隨刻取出使用,這一種儲蓄的方式,只適合短期內經濟壓力不高的人群,存期一般為3年-5年,存款利率最高能達到3%上下,如果儲戶存入的金額高,一年的收益也不容小視。
以上是我國六大行存款利率標準,相比起來都比較低,銀行的存款某種意義上也是圖一個安心,畢竟這些銀行一定程度上是代表着國家,幾乎不可能會出現倒閉或者資金鏈斷裂等等問題。在2015年中國人民銀行實施利率市場化後,6大行所推出的存款利率基本也是處於墊底的狀況。
不過,實際情況是我國地方性的銀行也很多,比如:寧波銀行,大同銀行,富滇銀行等等,這些地方性銀行為了吸引儲戶到本家銀行存款,利率甚至提升到驚人的5%。通常情況下,與我國6大行相比起來,這類地方性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較高。當然5%左右的存款利率,也並非是地方性銀行獨佔,國有銀行也並非沒有高利率的存款方式。
關於國有銀行高利率的存款方式,通常情況下並不會放在檯面上來和大眾展示,對於這一種存款的有一定條件的限制,其次這類條件往往要求較高,普通家庭很難承受。首先最明顯的一個條件便是:存款的金額必須達到銀行所要求的數額,其次便是要存款時間也要是銀行所要求的時間內。
不過當客戶存款為10萬元時,銀行的存款利率便能調升到4.2%,但這並不是銀行自己隨意規定的存款利率,那麼這會存在風險嗎?本質上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吸引大客戶存款。正常情況,3年期的利率一般為3.5%,存期五年之後,固定利率便沒有一個標準,銀行便可以根據存戶的存款來推出相應的利率。一般只要能保證貸款的收入能高出存款利率的支出,那銀行在業務上就不會出現虧損。
當下,很多銀行的存款利率都是十分的高,而人們貸款的目的往往都是買房買車,動則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的貸款,數額十分巨大,而貸款的利息毋庸置疑是存款利息的好幾十倍。銀行如果有房貸的業務,則就意味者需要大量穩定的資金來源,而這時,儲戶存到銀行的錢,就可以實現銀行業務的流通,進而可以進一步吸引更多的儲戶將錢存入銀行。
當然,也會人對於這種金融產品會感到懷疑以至於覺得不安全,何況央行多規定的存款利率是3.5%,這個利率完全超出央行制定的標準。正常情況下,正規辦理10萬元,五年期,那麼安全性幾乎是沒有任何問題,因為,銀行都會為儲戶準備備用金,以防止突發情況,導致某一分行,資金鏈斷裂等惡劣情況出行,無法償還債款等等問題。有了清晰的合同,面對面簽訂約定,安全性能夠實現最為明顯的保障。
銀行的存款與其他的金融產品作對比來說,銀行存款本質上就是一種低風險,無需風險意識和投資意識的理財方式,是普通大眾最最為輕鬆就能解除的理財方式,你讓一個人辛辛苦苦掙的血汗錢,拿起投資,一點都不現實,一不注意,積蓄有可能瞬間就灰飛煙滅。如果,非要說存款到底值得不值得的話,既然有,那就存吧,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勞心費神每天關注股市等等。
結語
從收益的角度上來看,這種大額存款確實可以帶來比起定期和活期而言,較多的利息,本金高,獲利也高。當然,現階段與其他的金融理財方式相比,幾乎沒有能和存款相比的理財方式。不過,存款追根究底也是一種金融理財產品,終究還是需要個人角度的選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可以保證安全的前提實現獲利,儲蓄何嘗又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