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景順長城等明星機構在內的6家機構對公司進行調研。
東莞證券,國華人壽,景順長城等調研內容如下:
1.從中報中看到公司通過官方商城布局線上新零售,官方商城合伙人數量新增一千多人,合計達 24,000 多人,另外還有寫到公司直播基地構建 9 個直播間,想了解一下今年上半年公司線上渠道的銷售佔比和增速情況?
2021 年上半年度,線上渠道的銷售同比增長約為 41%,佔主營業務比重約為 19%。
2.公司在中報中寫到,公司與阿里雲、釘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依託阿里實現營銷端和供應鏈端數字化轉型,推動全國 8,000多家 B 端、15,000 多個銷售網點的數字化,想請教一下這塊具體是什麼樣形式的合作,以及這種數字化轉型後對我們公司業務賦能情況是怎麼樣的?就是說跟阿里的合作給我們公司帶來了什麼好處?
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其中排頭兵就是營銷端。公司與阿里的合作主要是認同阿里的「五新戰略」及「中台戰略」,我們將藉助阿里雲作為數字化基建,運用釘釘作為連接窗口,同時與阿里雲重要戰略合作商雲徙公司重構公司級數字化系統,實現內外部的萬物互聯與價值鏈重構。具體來說有以下4個效益:第一、基於釘釘實現5個在線,即組織在線、溝通在線、協作在線、業務在線、生態在線。我們將新的營銷組織也拉到這個基座中來,推動包括內部人員與外部合作夥伴(包括我們的導購、安裝師傅等)之間的全員在線,共築生態圈與命運共同體,提升協同效率;第二、通過數字營銷中台,實現FBBC的全渠道的一體化運營,並通過倉儲一盤貨,實現倉儲的統一管控降低渠道庫存;第三、整合線上線下的流量,連接新的數字化形態的流量,並通過精準投放與運營,提升經營效益;第四、打通生產、訂單、庫存、倉儲、物流及服務等各個環節,重構商業模式,大幅提升管理效益。
3.上半年原材料漲價對公司的影響如何?我看到公司Q2單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但是凈利率反而是提升了近6個百分點,如何做到的?因為費用端我看到銷售費用只下降了8個百分點。
公司實行變動的銷售價格、銷售毛利率動態管理,當原材料價格波率動超3%時,將對工廠的銷售價格進行動態關聯調整,所以公司可以對原材料的波動進行很好的實時、動態管控。自2021年4月開始,線下渠道推行變革,將原銷售區域人員、經銷商人員整合到10個銷售平台下,實行合伙人制的新商業模式。公司對10個銷售平台實行轉移價銷售,轉移價比原到岸價銷售約低15%,所以Q2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近10%。在轉移價以內,公司對銷售毛利、費用率、利潤的管理能做到與預算要求的一致。在新模式下,工廠將市場資源的使用、決策權下放給銷售平台,讓在第一線聽得見炮火的人快速決策,讓各銷售平台將重點聚焦於零售提升、分銷促進,回歸於市場動銷工作的基本面,形成市場的快速反應體制。
4.從公司財報中看到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增長了近1個億的金額,這塊對凈利潤的貢獻挺大,報告中有寫到是前海股權投資基金帶來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想了解一下具體的情況?
公司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為持有的對前海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夥)的投資。截止至2021年6月30日,該項投資實繳投資成本為1,500,000,000.00元,累計分紅沖減投資成本為72,447,655.76元,累計公允價值變動為584,782,971.76元,期末公允價值為2,012,335,316.00元。
5.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長35%的情況下銷售費用大幅下滑34%的原因是?營銷費用的下滑是否對我們內銷的品牌打造和後續的增長產生不利影響?
主要是公司在線下渠道推行渠道變革,在全國推行10個銷售平台,公司以轉移價的方式對銷售平台進行銷售,同時將市場費用使用、決策權下放給銷售平台,讓第一線的人快速決策。公司實際在投入市場的資源方面並沒有減少,在銷售平台新模式下,將操盤人員與運營商人員形成利益統一體,通過對市場資源投入快速決策、投入精準度的把控,來減少資源的損耗、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
6.展望下半年,我們對原材料以及我們自身毛利率變化趨勢的判斷是怎樣的?
展望2021年下半年,結合宏觀環境及材料市場政策等因素影響,公司會持續推進降本工作,如規模增長帶來的人工、製造費率的下降,部分核心新品結構、工藝的改進帶來的成本下降;另外,下半年公司將集中推出多款有差異化的中高端燃熱新品,預計會對銷售結構和價格水平產生正向拉動效應;此外,公司2021年4月開始推進的線下商業模式變革已經初見成效,全力以用戶和市場為導向,聚焦終端動銷和結構改善,與高位成本對毛利率產生的不利影響形成對沖。
7.從中報中我們看到上半年出口情況非常好,收入增長48%,是上半年營收高增長的主要動力,但是我們也看到出口的毛利率下滑很多,10個百分點,這一塊主要是受原材料和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嗎?出口這種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未來能否得到緩解?
公司的出口產品主要是給國外客戶OEM代工產品,產品毛利較低,加上原材料價格波動與匯率波動的影響,對公司出口業務的利潤影響較大。公司目前通過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業務等手段來部分對沖匯率波動的影響,通過提升自身生產效率的方式對沖部分原材料的影響,同時發展有戰略意義的訂單、減少利潤低或沒有利潤的訂單、逐步改變出口的產品結構等多方面來改善出口業務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8.公司出口的主要地區是哪裡?有沒有分地區分部的統計?今年北美地區持續對我們加征關稅對我們的影響?是否有因為加征關稅導致客戶向我們要求降價的情況?
公司出口主要是歐美地區,公司出口採用FOB的模式,目前基本上都是客戶自己承擔關稅。
9.公司主力品類主要還是燃氣熱水器業務,但是過去這幾年的時間,我們看到美的、海爾兩家綜合性的家電公司,依靠他們的渠道、品牌和性價比優勢,在我們的優勢領域——燃氣熱水器市佔率持續提升,不斷縮小跟我們的差距,未來我們公司如何在品牌營銷上突出自己的優勢特色品類,避免被綜合家電龍頭侵佔市場份額?
在營銷上,將渠道做專、做深、做透,深化專業品牌的渠道優勢。公司大力發展前端家裝渠道(如全友家私等),通過前端銷售鎖定消費者;同時2021年在平台銷售模式下,以銷售片區為單位,對全國的現有的KA及賣場、專賣店、燃氣公司、建材櫥櫃、商超百貨等進行全面盤點,找出空白機會,並制定覆蓋要求。在互聯網下沉渠道開拓方面,快速與京東專賣店、蘇寧雲等平台渠道進行融合銷售。在技術上,產品技術發展沿着「中心集成化」(比如未來即將上市的熱源機,就是集成生活熱水和浴室功能的熱暖一體機,一站式解決全屋的水熱源問題)、「小型化」(產品體積小型化,燃熱小體積大流量技術平台的上市落地,不但滿足了全屋熱水中心需求,同時小型化更適配了當前各種場景的安裝需求)、「智能化」(萬和獨創的「小圓點」智控浴控器,解決了燃熱設備與使用操作不便分離的問題,更是打造成未來浴室智能控制中心)、「健康化」(頒芙系列開創了「熱凈二合一」的熱水器與凈水設備的跨界整合,開啟了熱水器往健康電器發展的趨勢)發展,另外,產品在「燃氣節能/低排放技術」、「多能源水系統聯動技術」等目前在行業處於領先地位。在產品上,公司藉助在燃氣熱水器領域的領先的專業能力,不斷地突破技術邊界,打造滿足不同用戶、不同用水場景的極致產品。再從極致單品延伸,突破產品邊界,打造「智慧浴室空間」和「全屋水系統解決方案」。從而,公司形成以燃氣熱水器為中心展開,從「燃熱單品」到「熱水系統設備」再到「全屋水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專業能力。
10.公司近期公布了兵乓球運動員孫穎莎為公司的品牌代言人,想問下是基於什麼樣的考慮下的選擇?
孫穎莎的身上自帶青澀與老成、天真與執拗,兩者並存卻並不矛盾,勇敢和無畏、「莎氣藤藤」。公司選擇孫穎莎作為品牌代言人,是因為與其有着同樣的信念和拼勁,同樣躊躇滿志、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