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作為現代人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普遍被大家所接受,越來越多人將運動納入到自己每天的計劃當中。但是大家在享受運動帶來的健康與快樂的同時,也可能受到運動損傷的困擾。
我原單位有一位四十齣頭姓賈的財務科長,年輕時籃球打得好,身材挺拔,人到中年工作忙事多,漸漸打得少了,有一次架不住年輕人的熱情相邀組團參加作業區的比賽,結果不小心右腳腳後跟的跟腱拉傷,造成意外工傷了。
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雖然這幾年不是經常打籃球,而且比賽上場前還進行過身體預熱,怎麼就受傷了?說出去別人還不信,還運動健將呢?真鬱悶!
瑜伽作為一種有氧運動,同樣也避免不了這樣的困擾。
大家一定好奇,練瑜伽的人,有些還是習練多年的伽人或教練,怎麼還會受傷?通過一定時間的習練,身體的柔韌性不是增強了嗎?常見部位的肌肉和筋膜不是也已經拉伸開了嗎?
其實大家誤解了,練瑜伽的人,也會有受傷的風險,只不過比不練的人受傷的風險會大大降低一些,或者是受傷的程度會降低,恢復的速度要快一些。
在我兒子上高一的那年,那時我還沒有練瑜伽,有一次我用左手掌撐在床上去夠個東西,結果左手腕的軟骨受傷,治療了將近一個月,醫生說就算好了也得注意,不能受涼,不能提重物。包括後來開始練瑜伽,我也很注意個別不適合的體式就不要勉強自己。
有一年的11月我與老公去三亞旅遊,有一天吃完早餐,我就在餐館外等他付錢,當時無聊的我就在原地走一走,結果沒走三四步左腳崴了一下,緊接着右腳也崴了一下,當時那兩個腳踝部位都挺疼的,沒想到過了一會兒就好了,我還對走出來的老公說:這個平地是不是有點邪乎?穿個旅遊鞋沒幹什麼兩個腳都崴了一下,幸好沒事,要不然白來了。後來想一想可能與我練瑜伽後腳踝筋膜已拉開有關。
有次上課時聽一位粱老師說,有一年冬天晚上下課後她走在回家路上,因為比較暗沒有看清地面上的一大塊冰,結果摔倒中她急中生智,滑出個豎叉體式,什麼事都沒有,爬起來繼續走。
我們這樣的人還算是幸運的,有的人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比如:吃個飯着急了,牙齒都會咬上自個的舌頭,疼啊。
今年國慶前我們的燕子老師來上課,課前她提前就說了:因為受點小傷個別體式就不做了,我就多到你們身邊指導。當時就有老學員問:經常練瑜伽的怎麼還會受傷?老師說:不是上課受的傷,是因為昨天趕時間走路快,我不小心踩在不穩的石塊上,左腳大拇指旁邊的兩個腳指頭扭了一下,剛開始不是很疼,我還正常上課呢,結果回到家就發現腳指頭腫了……
沒有怎麼運動時都可能受傷,何況是運動起來,不定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是自己有什麼毛病,小心注意一點終究不是什麼壞事。
在我剛開始練瑜伽時,有幸遇見一位很純粹的瑜伽教練王老師,當時她也就三十來歲,個頭不高,貌美膚白,尤其是她的聲音悅耳與她獨有的配樂是絕配。欣賞她做體式時,真是一種行雲流水、身輕如燕的享受,當時她專教力度較大的阿斯湯加瑜伽。
有一段時間沒見她,以為她去北京深造去了,突然有一天她來上課時還帶了個大黑墨鏡,一問才知道她做了個視網膜脫落手術(因為她高度近視),目前正在恢復中。後面她開始轉變上課的方向,側重於靜態延展、拉伸、扭轉等體式的哈他瑜伽。
因為這件事,我才知道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者,最好不要做頭倒立,因為眼壓高,易造成視網膜脫落。
你不必糾結於某個體式做不了,瑜伽體式有七八萬種,每節課中老師教授的體式中也有很多種,總有適合你的那一款。只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禁忌事項進行適當選擇。
有高血壓的人,儘可能不要做頭部向下的體式,以免頭暈;不要以為女性來月經就上不了瑜伽課,以我過來人的經驗,其實只要不是最多的中間兩天,是可以上瑜伽課的。只不過只能做臀部在下方低於頭部的體位,這樣帶着呼吸做體式,有利於經血的快速向下排泄通暢,可以有效緩解經期的不適。
不能因為步行,腳可能要扭傷,就嚇得不敢走路;不能因為可能要受傷,就嚇得不敢運動了。畢竟運動帶來的好處,會遠遠大於傷害,小心一點就是了,一定要正確習練;伽人們也一樣,並不是練瑜伽的人,就是「鐵」人不會受傷。哪都可以「小傷」一下,唯獨不能「傷」堅持運動、堅持瑜伽的心就行了。
感謝您的關注,我是「伽人生活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