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韓璐 編輯丨陳曉平
3月中旬,瑞典服飾北極狐(Fjällräven),在山西太原天美新天地購物中心,開出一家新店。
揚州金泉董事長、江蘇飛耐時戶外用品總經理、北極狐中國區主理人林明穩,正加速這一北歐品牌的在華拓展,4個月來,他陸續在上海浦東嘉里城、西安華潤萬象城、北京長楹天街開出新店。
Fjallraven北極狐,早年以招牌Kånken雙肩包席捲全球,而新開的原木色調門店,不再主推雙肩包,而是陳列齊全的戶外裝備。
很多人感嘆「北極狐變了」。林明穩則向《21CBR》記者解釋,從網紅雙肩包到綜合戶外,只是回歸其本來面目。
北極狐屬於高端品牌,戶外功能服飾價格,春夏系列在2000-5000元,秋冬系列在3000-7000元。林明穩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在2028年達到5億規模。
目標相對保守,林明穩相信北極狐可有更大空間,他的第一步是走穩。
刷新形象
過往兩年,借勢戶外熱潮,林明穩在快速刷新北極狐。
2023年開始,他陸續關掉40多家雙肩包專賣門店,以及位於中檔商圈或奧萊的部分店鋪,轉而選址杭州大廈、武漢SKP、北京合生匯等頭部商圈,開設全品類大店。
他新開的門店,基本都在120平左右,大的旗艦店甚至能到300平以上,遠超過往包店20平的空間,線上銷售渠道,也均主打戶外產品線。
「用戶在進入店鋪的剎那,就能感受是一個專業戶外品牌。」
去年,林明穩專門升級門店視覺,採用北歐的原木色調,配合白樺樹、苔蘚、灌木叢、木樁、等野外叢林景觀,陳列帳篷、睡袋、戶外桌椅等產品,營造身臨其境的戶外體驗感。
目前,他在國內已開設50家北極狐門店,希望2028年前開出100家,照此節奏,未來平均每一個月就會新增一家店。
早在2008年,林明穩就將其引入中國。
北極狐已有65年歷史,是瑞典王室御用戶外品牌,其以瑞典北部冰原上最頑強的生靈為名,初心是創造耐用、實用且環保的戶外用品,產品線覆蓋登山、徒步、打獵、騎行、露營等場景。
在中國,Kanken雙肩包,為北極狐帶來大量人氣,不巧的是,很多人的認知也僅停留於此。
過往多年,林明穩花了很多心力,來重塑其形象。
他在北京專設的國內研發部,運營已有8年,專門從瑞典請來品牌設計總監,重新規劃和設計產品線,根據中國人的體型與顏色喜好,進行產品的本土化改版,又不失北歐氣質。
林明穩特意增加一條新產品線Valleyriver,滿足年輕群體的審美與服飾需求。
2024年,他又將北極狐全球的Pola北極圈穿越、北極狐Classic全球經典徒步等經典戶外體驗,引入中國。
據林透露,北極狐目前銷售佔比,戶外服飾已達7成,雙肩包下降至2成左右,慢慢積攢了一批忠誠用戶。
保持克制
林明穩加力推廣北極狐,也渴望趕上戶外的蓬勃勢頭。
論銷量和品牌規模,北極狐不在前列,林對其品牌精神、產品性能的後勁,很有信心。
北極狐的戶外功能服飾,價格普遍在2000元以上,其專利面料G1000的經典派克羽絨服,官網售價12999元。
從價格段看,其和始祖鳥、巴塔哥尼亞、猛獁象等同屬一個梯隊。
「每個品牌都有各自側重和風格,消費者也有不同喜好和選擇,大家都是戶外的同道中人。」
林明穩認為,北極狐不看重競爭,重要的是,在理念與專業度上,自身能獨樹一幟。
例如,北極狐沒有強勢感,避免「征服」「挑戰」等極限形象,而是倡導給愛好者提供最高品質的保障,幫助發現並享受大自然的樂趣。
北極狐主打G-1000系列,主要針對徒步、騎行人群,而不是頭部扎堆的衝鋒衣;其用料提倡環保,並與GORE-TEX共創無氟面料;其也不熱衷於高頻推新品。
「我們更注重能推出多少經典的產品。」
林明穩告訴《21CBR》記者,北極狐在售的大部分產品,一款產品研發都是2年起,經過反覆打磨和測試修改,成就了大量經典款,有數十年歷史的款型,也不在少數。
「如果產品完美,我們就會一直去推,消費者真正理解和享受這款產品設計的妙處。」
在內部,林也不會刻意創新,更強調守住傳承經典,將產品優化到極致。
他相信,環保、品質與經典耐穿,能夠長期吸引更多擁躉。北極狐目前仍屬小而精的品牌。
據揚州金泉財報,其在華運營主體「飛耐時戶外」,2023年營收創下新高,但也只有1.36億元,好在所有品類均錄得增長,綜合戶外的形象打造亦已現成果。
林明穩個人,不疾不徐,他希望2028年北極狐銷售5個億。
找準時機
操盤北極狐,林明穩一直有自己的節奏。
1990年代初,他就進入戶外行業,一路從基層做起,成為揚州金泉的董事長,迄今已浸潤超過30年。
市值超過20億的金泉,也代工了諸多知名戶外大牌,如 The North Face, Mammut, Snowpeak等,均是其客戶。
北極狐最早也是林明穩的客戶,委託其負責生產加工業務,出口歐洲,合作多年,林與瑞典Fenix集團建立其默契與信任,金泉便成其入華最合適的選擇。
2008年,雙方成立合資平台——江蘇飛耐時戶外用品,林明穩擔任總經理,負責Fenix旗下品牌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發展,其中即有Fjällräven瑞典北極狐。
難得的是,兩家摒棄流行的代理模式,而選擇合資,各自以50%的占股,享有共同的利益。
中國團隊也有獨立的設計、開發和銷售的權利,起初採用批發模式,以戶外門店銷售服飾與包品。
2012年前後,林明穩「遭遇」意外走紅。
當時,一款1978年的經典招牌雙肩包,材質輕便且防水耐磨,外觀小巧容量大,加上色彩鮮艷、價格適中,風靡全球,也在中國市場大賣。
於是,林明穩迅速轉場零售模式,自己開通天貓旗艦店,且在線下開設近40家門店,專門用來銷售包的款型。
最火爆年景,北極狐的雙肩包一年要賣出40多萬隻。其後,林着力還原其綜合戶外的專業形象,也有意識地弱化包的品類。
相比始祖鳥等,北極狐進入國內17年,進展不算快。
「北極狐商業版圖的擴展步驟,和品牌價值觀是一致的——就是遵循自己的節奏,找准自己認為符合品牌發展的時機,再做布局和規劃。」
林明穩操持下的北極狐,無意迎合潮流,自信理解其設計和功能精髓的人,終會與之結緣。
圖片來源:北極狐,除標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