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沒等雙十一就囤了下半年要用的護膚用品,是兩組雅詩蘭黛套裝,一共兩瓶原生液、兩瓶智妍精華霜和兩個小棕瓶,都是最大規格的。但在這之前,其實自己也想不到會在現在「剁手」,畢竟「618」的囤貨足夠用到雙十一,眼下還有兩個月。
原因無它,就是因為價格,畢竟等雙十一就是為了便宜。可誰曾想最近偶然間打開唯品會卻發現這一平台雅詩蘭黛套裝的價格竟只有其他平台的一半。作為多年的「雅粉」,直接就下手了,畢竟雙十一打五折的時代早已遠去,而雅詩蘭黛專櫃從不打折。
這樣的品牌實惠是很難遇到的,臨下單時都還有過猶豫,但到貨發現無論是外包裝還是功能效果都和自己以前買的一樣,又一次成功安全下車。
開心之餘卻多少有些後悔:為什麼早沒有想到上唯品會?上網一看,更發現網上有不少人曬出在唯品會的實惠購物經歷,證明原來大家早就知道這一「秘密」。比如一位網友就說道:「唯品會的童裝好香,最近淘到的巴拉巴拉又便宜又好穿,而且出了好多款都好好看哦。」
還有網友透露,自己在唯品會上買五包衛生巾才用70塊錢,感嘆比上學的時候還便宜不少,另外,她還表示自己剛買的大牌裙子,竟然才花了一百多。便宜到她自己都覺得「價格太便宜了」。
另外一位買了樂町西裝的小姐姐也得意表示,自己因「突發奇想」想去唯品會搜一搜,結果讓自己成功省錢20塊。
看到網友們的熱情分享,再結合自身購物經歷,不免有了更多好奇:唯品會作為小體量平台,憑什麼能實現如此多大牌實惠?眾所周知,便宜一個品類容易,但要都便宜卻是難事。查找了不少資料,找了一個「關竅」:原來唯品會作為特賣平台塑造了強確定性的供應鏈。
資料顯示,唯品會長期堅持自營模式,在全球設置了超2000多個專業買手崗位。這些人掌握了所在地的一手好貨,他們還能實現與品牌商直接接觸,談判議價後直接拿到品牌給出的一手價格。省去了冗繁的中間環節,直接將價格拉到最低。
另外,達成直接合作後,就能帶來更多供應鏈上的確定性,從而有效避免供應鏈條的擾動來帶的價格上浮。這一點也是有跡可循的,比如唯品會與斐樂、波司登等品牌實現了貨品打通,這些品牌在唯品會的價格會非常實惠。
這次的購物經歷,讓人看清了一個真相:原來以前買的很貴的大牌,貴的原因更多的出在供應鏈上,只要做好供應鏈,好貨也可以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