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豆瓣開分8.9:「掃黑故事」為何成為了「開年首爆」?

作者| 連翹

編輯| 把青

儘管趕在了勁敵環繞的春節檔開播,但豆瓣開分8.9的《狂飆》風頭依然無人可搶,年三十也擋不住觀眾追劇的熱情。目前,《狂飆》10800的站內熱度,已破愛奇藝熱度值最高紀錄。

當警匪劇跳脫出框架,不再局限於「黑白分明」和主旋律的固化人設,它的可能性也就多了起來。起碼,在此之前你無法想像張頌文演黑社會老大是什麼樣子。《狂飆》集結了張譯、張頌文的「雙張組合」以及一眾「人民的名義」男配團,播出至今其火爆程度已經有了《人義》開播當年全民追劇的影子。「建議查查張頌文,不像演的」成為了近期《狂飆》的熱搜話題,可見網友的褒獎之情溢於言表。

好劇的入戲速度可以極快,第一集里,年輕幹警安欣給落魄黑社會大佬送餃子的戲直接「拿捏」住了觀眾。這份跨階層的溫情,足以成為日後剪不斷理還亂的繩索,牽引出一場曠日持久的貓鼠大戰。安欣和高啟強之間充滿了惺惺相惜和「孽緣」的戲劇性,用豆瓣網友的話來說是「屠龍少年心如死灰,而他保護的人變成了惡龍」。

兩人相識於微時,中間幾次對壘、互助與背叛,讓網友腦洞大開,b站剪輯的數量上也可以看出,這樣一部劇給了網友多少想像空間。

最新的劇情中,高啟強已經完成了身份的三級跳,認了乾爹、斗敗程程、爭得權利,接回得力幹將,整個團隊就像一輛停不下來的高速車,正瘋狂開往無法回頭的道路上去。而每集下線一個重要人物的「高能」節奏,也讓劇集的緊張指數直線上升。

掃黑劇中的戰鬥機

近幾年,掃黑、反腐題材的劇集拍了不少,《狂飆》之所以受歡迎很大的原因是去除掃黑的大主題和反腐的線外,其故事性沒有受到干擾,且主角的傳奇色彩自成一派,一警一匪的兩條人物成長線帶出的警匪群像都很豐滿,倒敘與現實的穿插情節銜接也自然流暢,精鍊明確的台詞從實力過硬的演員嘴裏說出來,更增添了一種鏗鏘的說服力和戲劇魅力。

高家兄弟之所以能夠一步步從底層成長為涉黑頭目,除了他們自身性格所致,地方環境下的官場和社會生態提供了滋養惡的溫床才是關鍵,安欣的無意之舉只不過是鏈條中的一環,沒有安欣送的《孫子兵法》,也有李欣、高欣推動高啟強們成為惡龍。為了讓觀眾進入到《狂飆》的環境中去,感受到「地頭蛇」們的盤根錯節和小人物的舉步維艱,劇集花費了不少筆墨渲染和加深這種氛圍。

無論是2021年的安欣無法信任新來的負責「掃黑」工作的領導,所表現出的含糊其辭,還是曾經的魚販高啟強因送電視而被黑社會為難,緊接着被反咬一口送進了公安局,跌入人生最低谷,亦或是高啟強與弟弟妹妹的相依為命……生存困境,家庭環境、社會氛圍都為高啟強身上所發生的「質變」提供了有力的理由,而後的一路「狂飆」則是他權利慾望瘋長的體現。

能讓觀眾跟着目睹一朵罌粟花的破土、花開和花落的過程,而不僅僅只是跟着主角做了一場「過山車」結束戰鬥,是一種更高級的故事展現方式。

《狂飆》的導演徐紀周此前擅長軍旅、反腐、懸疑劇,《狂飆》可以說是男性敘事的集大成者,故事中安欣、李響、楊健構成的警察組,和黑惡勢力團高啟強、高啟盛、泰叔、唐小龍、徐江、李有田,是黑白兩道各個階層、各種性格、不同分工的代表。前者頂着巨大阻力工作而被裹挾進深潭,後者如狼似虎般撕扯瓜分着京海的資源。近兩集中建工集團對莽村的圍剿殺戮可以說是將這種張力推到了極點。

劇中僅有的幾個女性角色孟鈺、陳書婷、程程也都是為等推動情節而服務,「情感」的幾次閃爍並沒能像其他劇一樣挽救眾人於水火,在這輛駛入歧途的車上,很顯然沒人能全身而退。

總體來說,這部內地版的「黑老大發家史」與記憶里「刀光劍影」的港產片有關聯,但不類似,它沒有停留在暴力美學和兄弟義氣的淺層次上,人性洞見與社會現象、官商勾連賦予了《狂飆》深度和共情力。它既有港產劇巔峰時期的「爽」,也有老派內地刑偵劇的「真」,更有近年流行的懸疑推理劇的「謎」。

在「掃黑」劇這一領域,《狂飆》無疑達到了近年來的巔峰,「高啟強」也成為了繼「祁同偉」之後又一令人難忘的反派角色。

非港產片式的「黑社會大佬」張頌文

警匪題材中的雙男主一旦立住了,往往能夠起到1+1>2的效果。張譯和張頌文此次把角色的雙面性都演繹得十分到位。前期安欣的善良柔軟與意氣風發,殘忍地對比着後來一頭白髮、滿臉滄桑的老警察形象,理想主義者的幻滅令人唏噓。而曾幾何時被人「按在地上摩擦」的窘迫魚販,也可一步步進化成為稱霸一方、說一不二的「體面」大佬,黑白顛倒成為常態。

「高啟強」一出,今後的影視黑社會形象不再被港產「古惑仔」和內地「劉華強」承包,長着一張好人臉的張頌文用演技與高啟強的靈魂合二為一,並把草根的、儒雅的甚至有點老好人形象的黑社會頭目合理化。目睹過高啟強前期的誤打誤撞和虛張聲勢,你會相信那一切是情勢所逼的無奈選擇,而看到他後期的殺伐果斷,跟泰叔、徐江、李有田等人的周旋博弈和面對弟弟涉毒後的大發雷霆,你很難不感嘆高啟強的確有着超高的「搞事業」天賦。

對內,高啟強愛妻子愛孩子,關照弟弟妹妹,對外,高啟強步步為營,狠辣決絕。如果說在弟弟高啟盛涉毒以前,我們能明顯感受到高啟強的一體兩面,那麼在此之後,一切就像一輛越軌的列車開始失控。

《狂飆》用「爽文」的節奏講述了過去二十幾年城市進程中貪腐與掃黑密不可分的關係,黑惡勢力隻手遮天,冰凍非一日之寒。而它最成功的一點是將所有的大事件都落到了具體的人身上,人的內在驅動力是什麼,貪慾是什麼,執着又是什麼?最終都體現在他的社會分工和因果關係上面來。

除了高啟強外,劇中高啟盛的睚眥必報和陰狠癲狂就刷新了「斯文敗類」的高度,他用冷凍的魚親手敲死曾罵他是個「臭賣魚的」的李宏偉,是極度自卑導致貪慾瘋長的外化形象。對外唱白臉的莽村村主任李有田的「刁」更像是與生俱來的惡,為了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無所不用其極,最終被黑吃黑,輸得丟盔卸甲。

泰叔的左膀右臂程程對比高啟強來說也有出人意料的兩面性,她所代表的是古早涉黑起家想要洗白、步入正軌的新生力量,無奈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以及舊靠山大勢已去的情形下,她的兩全計劃也只能半路夭折。

懸疑劇與地域特色的結合

近些年,懸疑、犯罪題材已經與地域性密不可分,電影如《火鍋英雄》《白日焰火》《追兇者也》《無人區》,網劇《隱秘的角落》《無罪之證》《回來的女兒》等都是利用地域特色來幫助構建懸疑氛圍,三四線城市、一些邊陲小鎮所包含的舊江湖的破碎感和生冷感,天然更接近滋生犯罪的溫床,從而加深人們對相關影視作品的印象。

有北方白雪皚皚的冰河掩埋真相,就有南方陰雨潮濕的街巷暗藏殺機。

《狂飆》的時間跨度有20年,三幕式的結構將警匪兩條成長線對比着講出來,需要大量的「時間證物」來做背景融入。劇集的取景地在廣東台山的華僑村,劇組選擇了保護良好的華僑祖屋來搭景,比如公安局、菜市場的內外景、高啟強和小龍、小虎的家等等,廣東潮濕的天氣配合上雨夜的暴力、昏暗燈光下的魚攤、陳舊的酒吧和廢棄的建築工地、廠房等,把20年前的社會氛圍感一併帶出,是場景上的「做舊處理」。

2000、2006和2021年是劇中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我們能看到等離子電視、小靈通、遊戲廳、直播作為時間線的物件提示,場景則由暗到明,從20年前安欣夜晚審訊高啟強、李響深夜撈屍到2021年的安欣在早餐攤、泳池戰戰兢兢得彙報工作,20年的小城變遷也見證了一名基層警察磨平了一身稜角,與地方黑惡勢力反覆糾纏而身心俱疲的全過程。

有關掃黑除惡的劇因為題材敏感,涉及到的官場人物眾多而難免帶上主旋律色彩,因此,「敢拍」成為了觀眾對此種類型片獨有的誇讚方式。也有人形容《狂飆》為「去頭可食」的「蝦系好劇」,但拋開相對板正的必有情節與部分更改台詞的片段,總體來說《狂飆》中少有說教和官話的劇情,保證了劇情流暢、邏輯在線,高能情節一個接着一個。

畢竟,相對寬鬆的空間和尺度,也是《狂飆》能夠一路「狂飆」下去的動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