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雲端之上,也跌入萬丈深淵的漫威先生斯坦·李

一提起斯坦·李,很多漫威迷一定會津津樂道,老爺子最喜歡在漫威的電影里客串,2018年11月12日的離世也預示着《蜘蛛俠:英雄遠征》將是斯坦·李的最後一次客串!他是萬眾矚目的漫威先生,身後也諸多兩極分化的評價,但不可否認,是他一手締造了漫威世界與漫威英雄們。

在已經出版的斯坦·李傳記中,有本人出版以漫畫方式講述其一生,有着重在其商業創新領域,《漫威先生:斯坦·李的傳奇人生》由美國著名記者、散文家亞伯拉罕·里斯曼所著,他用150多次採訪,調查的數千頁私人文件,通過深入挖掘斯坦·李的工作和生活背後真實的他,書中文字真實客觀展現了斯坦·李人性的暗黑之處與進取之心,不同面孔下還原那個掙扎矛盾的漫威先生。

在序言《所需代價》中作者認為來自羅馬尼亞的斯坦利重塑了自己:

他發明並扮演了「斯坦·李」的角色,從此再也沒有變回「斯坦利」。

全世界熟知的他是:

一個活潑幽默、精力充沛的人,他有着漫畫背景,戴着深色眼鏡,留着白色唇髭,帶着對生活和社會的熱情活躍在這個世界上,嘴裏說著一些口頭禪:「面向前方!」「還用說嘛!」「精益求精!」,他贏得了年輕人和那些心態年輕人的喜愛。

採訪他的兄弟拉里得出的結論是斯坦·李有着許多不同的面孔,自己為斯坦·李工作50多年,情感上卻保持距離。而斯坦·李的女兒「JC」患有精神分裂症躁鬱症,不管其父在世與離世,都試圖從中奪取一些利益,行為舉止怪異乖張。曾經合伙人早就斷交多年的保羅、虐待斯坦·李的摩根,這些都宣稱為斯坦着想的好人,他們提供的資料令人懷疑,但在音頻視頻資料中也會改變大眾對斯坦的看法。

全球流行文化的拐點就是超級英雄漫畫書《神奇四俠》的出現,斯坦·李宣稱他想出了這些漫畫形象,然後交給漫畫師柯比。事實可能是斯坦完成了現代史上最大膽的藝術剽竊行為。他身上有着美國夢的現實,積極進取的同時也存在不高的道德感。

作者里斯曼沒有一直吹捧也沒有多度貶低斯坦·李,而是試圖找出斯坦·李成就自身傳奇和失敗的成因,成功來自他的野心,也包含着不自量力和掙扎,對自我炒作的投入成為他失敗的主因。

跟隨作者的描述,來到1939年。反猶太主義浪潮讓羅馬尼亞的斯坦·李父母逃離歐洲大陸來到紐約,1922年斯坦利出生,童年的他主題都是「逃離」,他想離開自己的階層,包括自己的家庭,這一點他自己也承認,他想成為更富有的人。童年的他熱愛閱讀,喜歡單車,

如饑似渴吸收來自各種媒體的信息,尤其是報紙上的連環畫。家族的關係讓他開始踏上通往成功的道路。

如果細看斯坦·李的童年經歷,很容易讓人想起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燈塔上耀眼的光芒掩蓋不了他不自信貧窮的童年,斯坦·李的「逃離」不僅是生活中語言中的逃離,更是人格的逃離,從而形成一個糾結痛苦又自信努力的雙重自己。

之後摩西出現,他創立的企業就是「漫威漫畫」公司,17歲的斯坦·李負責文字,柯比負責配圖,大家熟知的漫威英雄就開始陸續出現了。最終形成了漫威模式,也就是斯坦想一部分大綱並形成文字,畫師完成大部分實際情節和故事描述。

斯坦·李的事業也不是一帆風順,退伍後的他想離開漫畫行業,遠離古德曼,在漫畫生產線上的他其實可以稱之為「最偉大的漫畫編輯」,但他認為自己的創意才是立足之本。穩定工作、愛妻女兒房子汽車,這個在大家眼中很幸福的人回憶自己50年代的生活為「僵持之年」。一方面在媒體上為漫畫行業挽尊,糾正漫畫在大眾心中的錯誤印象,一方面他做其他的自由職業工作,這是他對漫畫工作的「逃離」。斯坦·李給自己1945-1961年大部分工作定為「垃圾」,並評價自己:我可能是最純粹、最徹底的僱傭寫手。

因為「漫威模式」,60年代開始漫威的各種英雄應運而生,斯坦也為藝術家們提供了友好的環境,與DC的競爭也推動了人才的流動和行業的發展。無限榮耀之後就是高位不勝寒,柯比合作的破裂,讓他開始轉移新的方向,比如電影、電視、書籍等,這是他職業生涯的第三階段,不再創作漫畫故事人物,而是雕琢「斯坦·李」這個形象。

所有人記住了銀幕上可愛的「斯坦·李」,財富聲望一夜之間湧來,而背後的爭權奪勢也是如火如荼展開,甚至90多歲的他也沒能避免,身邊人都想從他身上找去更多的利益,包括他的女兒。他的家裡也被安裝了錄音設備,他的各種偏見等言論都由此而出。摩根成為斯坦與外界唯一的通話渠道。沒有人想到人生走到盡頭的「斯坦·李」最後幾年竟是如此凄慘。

他可能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個20世紀20年代的孩子。聽過錄音的里斯曼在各種訪談資料中也意識到一個事實:傳記記者可能永遠無法真正掌握一個人的真實自我

斯坦·李說自己不喜歡做一個老頭,沒有什麼可留戀的。或許他一生都沒有逃離成功,鮮花掌聲堆砌起來的成功並沒有使他快樂。或許彌留之前他給兄弟拉里的電話似乎在告訴大家他曾經描述過的單車是存在的,他騎着走遍任何想去的地方,充滿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