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黃多多(黃磊與孫莉之女)將搭檔王一博、湯唯、王傳君等一線演員,出演程耳電影《人·魚》的女二號,消息一出即刻登上熱搜。近些年,不少「05後」甚至「10後」星二代年少出道,以網絡為助力,一進娛樂圈便自帶話題和關注度。跟過去的星二代相比,這些出生於「z世代」的星二代有何不同?在他們面前的星光大道,是更崎嶇還是更閃亮?
網絡生存如魚得水
爭議根本不帶怕
說起這批星二代們,離不開《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等明星親子綜藝。這些綜藝節目由於明星父母的參與,父母高顏值的遺傳以及溫馨的親子互動,帶紅了費曼(吳鎮宇之子)、黃多多(黃磊之女)、森碟(田亮之女)、劉諾一(劉燁之子)、天天(張亮之子)、甜馨(賈乃亮之女)、王詩齡(李湘之女)等高人氣小孩,在當時收穫了一眾「媽媽粉」。後續,這批星二代逐漸長大,大部分也繼續活躍在大眾視野內。
不同於「90後」「00後」星二代,「05後」「10後」星二代自小就接觸網絡,生活在自媒體時代的他們習慣用社交媒體來表現自己,直接和網友對話。比如出生於2006年的黃多多常常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讀書、畫畫等生活日常。出生於2012年的甜馨,11歲就開通抖音個人賬號,隨即收穫兩百多萬粉絲。費曼更是常常在微博吐槽自己老爸吳鎮宇,打造「毒舌少年」人設。他們也能更自信、更大方地面對網絡爭議。例如面對整容爭議,今年13歲的甜馨能從容回應「只是長大了就長開了」;張庭侄女林希瞳面對「最丑星二代」的嘲諷,也是淡然回應「我又不靠臉吃飯」。
因為長期的網絡亮相,「05後」「10後」的網絡人設更為穩固,也更易帶來商業價值。小s(徐熙娣)之女lily(許韶恩)曾通過模仿姨媽大s(徐熙媛)的經典動作接廣告,大s離世後,她便迅速承接其代言;黃多多的母親孫莉過去常在網絡曬黃多多讀書、畫畫的照片,營造其文藝氣質。
擅長多元發展
舞台t台樣樣都敢試
大名黃憶慈的黃多多能走上演藝之路,其實並不奇怪。她打小就活躍在娛樂圈:從給《小王子》《功夫熊貓3》等動畫電影配音、在巴黎時裝周走t台、出演舞台劇《水中之書》,到出演名導電影搭一線演員,她自然地利用父母積累的資源和人脈。黃磊和孫莉更是早早地為她規划了教育路線:上國際學校、聘請名師指導藝術課程、讀國外知名藝術學院。無獨有偶,劉燁之子劉諾一也從小參演話劇、音樂劇,積累舞台經驗。2025年4月,他與父親劉燁及法國知名演員共同出演的中法合拍電影《熊貓月亮》上映,展現了其語言天賦和表演潛力。
不隻影視圈,時尚和音樂領域也常能見到這些年輕星二代的身影。2006年出生的王菲女兒李嫣從11歲起便為品牌走秀,其洒脫的颱風被贊「遺傳了王菲風采」;黃多多也多次參與巴黎時裝周,其文藝造型常上熱搜;王詩齡曾參與美國設計師拉夫·勞倫的兒童時裝秀;天天則從小與父親張亮搭檔走秀。
音樂更是年輕星二代的好選擇。黃多多自小師從小提琴名家呂思清,鋼琴比賽拿了五個一等獎;林永健之子林大俊師從鋼琴家任岩,是第八屆華表國際鋼琴公開賽的形象代言人;甜馨也發行單曲《wakuku》,展現其演唱才華。
擺脫「資源咖」標籤
學學前輩星二代
星二代進軍娛樂圈,自然離不開父母積累的業內資本和顏值遺傳。通過父母的「鋪路」,他們年紀輕輕就能快速獲得普通人難以觸及的資源。譬如,黃多多首部主演的劇情片就能搭檔知名導演程耳和黃一博、湯唯等一線演員;梅婷之女曾慕梅11歲就參演高口碑電影《好東西》。但伴隨這些矚目的作品,「星二代特權」的爭議也紛至沓來,他們被貼上了「世襲」「資源咖」的標籤。
因為長期被關注,「05後」「10後」星二代的一舉一動也會在網友的放大鏡下被窺視和審判,任何一點偏差都能讓其成為眾矢之的。黃多多14歲時染髮,被網友指責「不良少女,不學好」,穿連體泳衣又被批「穿着暴露」;甜馨回應變白、染髮、在學校被孤立等種種私人事情均能上熱搜高位;文章和馬伊琍16歲的女兒文君竹在社交平台分享生活照,因被指「不如媽媽漂亮」遭惡意攻擊,最終被迫註銷了賬號。
星二代頂着父母光環進入大眾視野,乘上進軍娛樂圈的「快車」,公眾必然會對他們更加嚴格。如何破局,唯靠實力。譬如,曾慕梅憑藉著在《好東西》(豆瓣錄得8.9分)中飾演「滿級小孩姐」王茉莉,獲得2024中國視頻榜年度新人獎、第31屆上海影評人獎年度新人女演員獎、2024中國銀幕風雲榜年度新人演員稱號。事實上,回望早年的星二代,大多都是靠自身努力晉陞實力派,甚至光芒蓋過星一代父母。例如謝賢之子謝霆鋒在影視和音樂領域均大放異彩;王菲與竇唯之女竇靖童甚至創新實驗性曲風斬獲格萊美提名;此外,陳凱歌之子陳飛宇、郭德綱之子郭麒麟均在影視領域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公眾質疑黃多多等人是「資源咖」,實則是對「公平競爭」的呼喚。頂級資源若與個人能力不匹配,反而會引發反噬。條件再好,最終能否闖出自己的一片天,還得靠努力與實力。
文 | 記者 李麗 實習生 黃伊羚
圖 | 海報、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