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水生煙客
編輯|水生煙客
前言
今敏是繼宮崎駿、大友洋克和押井守之後,日本動畫界嶄露頭角的動畫大師。
與前輩們不同,宮崎駿創造了精神烏托邦,押井守追求人類身份的認同,大友洋克追求人文關懷,而今敏嘗試通過電影的敘事方式將虛幻與真實相融合。
他將動畫視為一門藝術形式,注入深刻的思考,將現實與虛幻有機融合,深入探索心理領域,挖掘動畫的更大潛力。
今敏在19歲就讀武藏野美術大學時開始了他的動畫生涯。
1990年,他參與大友克洋的作品《老人z》,初次踏入動畫行業,七年後,他創作了自己的處女作《完美藍》,標誌着今敏個人獨特風格的形成。
隨後,他的作品如《千年女優》、《妄想代理人》一直到2006年的《紅辣椒》不斷刷新動畫的高峰。
今敏的作品深刻地剖析和描繪了當代人類精神世界的異化和困境,他將虛幻與現實相互交融,探討了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以及人們內心慾望的外化和扭曲。
儘管他於2010年因胰腺癌不幸去世,但他獨特風格的作品打破了傳統動畫線性敘事的束縛,成功地向世界證明動畫可以完全面向成年觀眾,展示了其個性的獨特之處。
一 、 《未麻的部屋》雙重自我的抗爭
《未麻的房間》(Perfect Blue)是一部於1997年上映的電影,是導演今敏的首部動畫作品。
這部電影在國際上獲得了多個獎項,展現了今敏的出色才能。他的動畫風格可以總結為從現實觀察開始,逐漸混合了存在的幻想,最終走向純粹的幻想。
這部影片和大衛·林奇的《穆赫蘭道》有一些共同的敘事方式。
故事講述了少女偶像團體Charming Bird的核心成員未麻,在事務所的安排下被迫退出團體,然後轉型成為一名電視劇演員。
今敏在這部作品中更多地關注了故事的結構以及未麻雙重人格的塑造,採用了非線性敘事模式和懸念的鋪陳。
影片中設置的「劇中劇」情節展現了未麻從偶像歌手到知名女優的過程中產生雙重人格的心理活動。
在轉型期間,未麻承受了工作的巨大壓力,以及之前的粉絲不滿。
她不斷收到各種恐嚇信,她的經紀人田所也遭到襲擊,還有一個神秘人在網站上以她的口吻寫日記,這一切都讓未麻感到非常焦慮,內心出現了另一個自己。
當未麻剛開始嘗試演戲時,她只得到了一些短暫的戲份,但很快她的知名度急速下滑。為了在競爭激烈的演藝界生存下去,她被迫接受出演一個非常令人不適的戲劇場景,其中她的角色被強姦。
這個決定對未麻來說充滿了巨大的內心壓力,因為這與她之前清純可愛的形象完全背道而馳。
這種心理壓力逼近了無法承受的臨界點,她感到非常糾結和沮喪。
一天,當她坐在電車上時,她第一次開始出現幻覺,她聽到了一個虛構的版本的自己的聲音,甚至在電腦屏幕上看到了這個虛擬的自己。
與此同時,未麻的經紀人留美也處於崩潰的邊緣。
她被迫旁觀未麻拍攝那個令人不安的強姦戲劇場景,她的表情起初充滿了憤怒和愧疚,甚至有一瞬間她看起來像是要殺人。
然後,她忍不住淚流滿面,不再忍受這一切,跑開了。這一系列事件讓未麻和留美都陷入了精神崩潰的邊緣。
在電影中,通過"劇中劇"情節的推動,未麻逐漸開始混淆夢境和現實。
她在拍攝中扮演偶像歌手的角色越來越頻繁,這導致了她患上了所謂的「分離同一性障礙」,也就是分不清自己是誰的問題。
當「劇中劇」情節結束後,未麻已經無法分辨真實和虛幻,她對自己的身份感到懷疑。
當她疲憊地回到家時,她發現她養的熱帶魚已經死了,這是一個象徵。
她把房間弄得一團糟,而這個房間在影片中代表了她的內心狀態,即混亂和自暴自棄。
她甚至沒有察覺到她的另一個人格在留美身上實現了「實體化」,也就是留美試圖殺死未麻以取而代之。
在未麻和留美的鬥爭中,未麻逐漸認識到自己的真正身份,並決定以演員的身份堅持下去,儘管她在崩潰的邊緣掙扎,但最終她戰勝了她在幻想世界中的另一面。
電影的結尾非常引人深思,未麻來探望精神有問題的留美,但她是站在玻璃後面的,而不是直接接觸。
這顯示她現在從客觀的角度看待自己和分裂的另一個人格。
最後,當未麻上車時,她摘下太陽眼鏡,說:
「我可是貨真價實的未麻喔。」
這一刻通過鏡子反映了她的眼睛,揭示了她對自己身份的認知,鏡子在這裡被用來象徵自我欺騙,根據拉康的鏡像理論,鏡子通常代表我們不能真正掌控自己,而是作為他者存在。
今敏通過這種方式將未麻的兩個人格疊加在一起,似乎在暗示現實中的女優未麻擊敗了她偶像化的一面,重新建立了自己,變得更加成熟,這個過程可能會一次又一次地重複。
二 、 《千年女優》夢中花與妖影
《千年女優》是今敏導演的第二部電影,採用了後現代敘事方式,今敏認為動畫可以創造一些實拍電影無法實現的創意,因此他嘗試了將實拍和動畫相結合的方式,創造了一部充滿實驗性的電影。
影片以一次對千代子的訪談為開始,然後通過她曾經出演的真實電影片段,將這些場景與她自己的故事相融合,使虛幻和現實交織在一起,構建了多個平行的時空情節,都圍繞着千代子的愛情展開。
在電影中,千代子在不同的時空中追求愛情,通過巧妙的蒙太奇手法,表現出她不同時空中的追求。
她的內心感情也通過睡蓮和妖婆這兩個象徵得以呈現。睡蓮代表着千代子的純潔,因為它生長在污泥中卻不變成雜草,就像千代子一直堅持追求真愛一樣,永不衰老。
妖婆則代表了千代子的內心恐懼,她總在千代子遭受命運挫折時出現,提醒她生命是有限的,尋找是徒勞的。
妖婆經常在千代子奔跑時出現,讓她擔心時間的流逝和容顏的變老。最終,千代子發現自己的容貌老去,就像妖婆一樣,她開始理解妖婆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充滿了愛和仇恨。
電影結尾,千代子逝去,但她的信念和純真的自我通過一枚火箭載着她沖向宇宙,象徵了人類對自我的終極信仰,她堅守了自己純真的本我,戰勝了內心的惡魔。
三、 《妄想代理人》傳說化為實體
《妄想代理人》是今敏導演的唯一一部電視動畫。這部作品以歡快的電子音樂開場,然後依次講述了十二個不同的角色,它們都在社會中承受着各種各樣的壓力,努力尋求解脫。
故事上篇以設計師月子遭到不明身份的「棒球少年」襲擊為開端。兩名警官開始懷疑月子的陳述,但接着出現了第二、第三、第四個受害者,甚至有人開始模仿「棒球少年」進行襲擊。
然後,嫌疑人出意外身亡,導致調查被迫停止,故事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
雖然從整個社會來看,這似乎只是一個特殊案例,但是今敏通過這個情節創造了緊張的懸疑感,同時也揭示了社會秩序的脆弱。
這個簡單的形象——「棒球少年」被傳頌口口相傳,導致恐懼不斷膨脹,一個未知的「棒球少年」竟然能夠引發社會的混亂。
這種誇張的戲劇性表現恰恰映射了社會矛盾下局部激進事件的傳染和擴大,最終導致表面看似光鮮亮麗的社會陷入崩潰和狂熱之中。
與另一部以讀書傳說為主題的動畫作品《無頭騎士異聞錄》不同,本片主要集中在解釋都市傳說為何會出現這一問題上。
《妄想代理人》深刻展示了日本現代社會的不健康現象,每個遭受襲擊的人都因承受巨大的壓力而渴望通過所謂的「棒球少年」的攻擊來尋找短暫的解脫。
不管是著名設計師、優秀的學生、貪婪的騙子、內心矛盾的警察,這些人都因「棒球少年」的襲擊而獲得寬恕和接納。
後半部分的情節將前面看似毫無關係的角色通過一些中間人聯繫在一起,形成了龐大的人際網絡。
在這裡,日本社會中的畸形現象得到了充分展示:父親過於痴迷女兒,家庭女教師的人格分裂,警察為了逃避病重的妻子而辭職,甚至逃避昭和時代的生活。
這也反映了今敏作品的另一個特點,即超現實主義風格,導致電影突然變得更加荒誕,社會的扭曲最終在一種超現實的物理變形中顯現出來。
今敏展示了他的無拘無束的想像力,以一種失控的畫面表現,讓觀眾感到強烈的衝擊,最終取得了滿意的結局——在精神混亂中反覆發生一種模式——攻擊者偽裝成受害者。
今敏善於探討現實與虛幻之間的邊界,以及現實與非現實的相互交錯,雖然他將各種情節交織在一起,但從來沒有刻意透露太多,觀眾需要自己思考。
通過簡單而不做作的方式,動畫成功地傳達了今敏所要表達的觀念,從社會的真實性和幻想中進行了更深層次的討論,引入了「輪迴」的概念,最終留下了問題,而沒有給出答案。社會表面的秩序似乎很脆弱,等待下一個失控事件的輪迴。
結語
今敏的動畫作品創造了一個世界,其中現實和虛幻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不清。
他將分裂性格的各種人物放入這個世界,展現了現代人內心的分裂和精神危機,同時對現代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批判。
今敏運用了電影製作中的蒙太奇等技巧,通過各種象徵意象來傳達對現代社會的批判和思考。
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對現代文明的困惑和質疑,以及對社會中分裂、疲憊和內心衝突等問題的關注,這些電影作品讓觀眾思考現代社會中的複雜問題,呈現了他對世界的深刻洞察。
【參考文獻】
1.本片曾獲得第12回神戶動畫大賞、第 63屆威尼 斯國際電影 節的入 圍作 品、2007年葡萄牙奇幻電影節影評人選擇獎、2006年蒙特利爾電影節大眾選擇獎。
2.沈黎 輝 .宮崎駿 的感 官世界[M].北京 :作家出版社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