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為慶祝第133個「五一」國際勞動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寧德市總工會推出「勞動創造幸福,致敬勞模工匠」宣傳專欄,講述2023年福建省勞模堅守平凡崗位創造非凡業績的勞動故事,展現他們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以實際行動迎接中國工會十八大勝利召開。
左允文
返鄉創業解「鄉愁」 聚焦發展促振興
左允文,
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家鄉在快速發展,我們也要為家鄉發展添力。」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左允文向記者介紹當年回家創業的初衷。
左允文是蕉城區人,2008年,他回到家鄉和幾名同鄉一起創辦了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當時,寧德工業基礎薄弱,發展新能源產業困難重重,經多方努力及政府支持,終於引入鋰離子電池產業,該項目是改革開放以來寧德引進的最大外資項目和高科技企業。
面對鋰電池面世時間短、生產經驗缺乏、同行之間競爭激烈等問題,左允文和科研團隊大膽探索、實踐創新,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經過多年努力,企業在ict電子領域市場佔有率連續8年世界第一,在世界競爭格局中始終保持技術領先,帶動上下游近20000人就業,為寧德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社會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近三年來,面對複雜疫情形勢,左允文帶領團隊周密部署、積極應對、上下聯動,生產、防疫「兩手抓」,實現穩工、穩產。同時,在疫情初期,左允文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在口罩物資緊缺情況下,提供公司標準廠房,全力配合政府需求,在公司廠房內新建口罩生產線,彰顯企業責任擔當。
「我們將持續深耕新能源行業,積極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持續做大做強鋰電新能源產業,為寧德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左允文說。
許廣偉
向「前」看 變「中國製造」為「中國創造」
許廣偉,
寧德思客琦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激光研發部經理、焊接工程師
向「前」看是許廣偉的人生準則。多年來,許廣偉在智能製造領域篤定深耕,成功解決項目「卡脖子」技術難題,大幅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剛踏入工作崗位,許廣偉就表現出了遠見。「智能製造是未來的趨勢,也是國家的戰略。」當很多同學都選擇薪水不錯、環境優越的工作時,許廣偉毅然闖入「無人區」,選擇在更加艱苦但更有潛力的初創公司拼搏。
當時,寧德思客琦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激光焊接事業部剛剛成立,許廣偉一人「獨挑大樑」,籌備實驗室、處理客戶投訴、改善工藝技術、培養年輕隊伍……經過幾年奮鬥,許廣偉的努力有了回報——他的團隊成功取得多項專利技術,為公司帶來上億元營收。
然而,許廣偉準備在智能製造行業大展身手的時候,思客琦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從美國進口的激光焊接機來源中斷了。
「要想真正走出困境,就必須探索零部件國產化,從源頭上擺脫依賴進口的局面。」在關鍵零部件技術被「卡脖子」後,許廣偉立即調整思路,研究用國產零部件代替進口零部件,一邊收集材料,一邊和國內供應商洽談。在多方共同合作下,激光器的國產化進程穩步推進,依賴進口的限制得到改善。
在為企業解決技術性難題的同時,許廣偉還致力於「傳幫帶」,先後創建「寧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許廣偉技能大師工作室」,為公司培養了一批技術後備人才。
「新能源智能製造之路任重道遠,我們將繼續求索創新、勇毅前行,全方位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許廣偉說。
陳錦
恪盡職守 護一方平安
陳錦,
古田縣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三中隊中隊長
古田縣保安公司的陳錦是大家交口稱讚的模範,也是古田縣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傑出代表。自2009年參加安保工作以來,陳錦十幾年如一日一心撲在基層工作,不斷為社會平安貢獻力量。
安保工作時間長、任務重,陳錦主動放棄休息,節假日「奔赴一線」。臨水宮作為古田縣重要文化景點,春節期間,來往遊客絡繹不絕,為了確保景區安全,陳錦每年除夕放棄與家人團聚,無怨無悔堅守在景區一線。
陳錦還踴躍參與大型體育賽事、大型民俗活動的安保工作,從省運動會皮划艇、賽艇錦標賽到市少年兒童游泳錦標賽,從平湖端午龍舟賽到杉洋杜鵑花節,十幾年來,為38場大型賽事活動安全保駕護航。
2020年,面對疫情,陳錦舍小家、為大家,不計個人安危,前往臨水宮景區勸返遊客;待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平穩階段,陳錦又轉戰古田高速路卡口,協助防疫部門測量人員體溫、登記信息等;高速口防控任務結束後,陳錦再次馬不停蹄轉戰隔離觀察點、古田北站等疫情防控一線……
「安全無小事。我將繼續發揮『釘子精神』,哪裡需要『釘』哪裡,做好安保工作,盡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陳錦說。
來源:寧德市總工會宣教和網絡工作部、閩東日報
編輯:淑琴
審核:劉寧芬 林珺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包括但不僅限於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等)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 這裡是寧德網,感謝您的閱讀 ]
寧德網移動端矩陣
「你說我辦」新聞熱線:2876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