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秦滅六國時,為何第一個滅韓,最後滅齊?

2020年12月31日14:25:04 娛樂 1757

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的大結局中,齊國朝堂上,田沖與離秋的降秦之議遭到以齊相後勝為首的齊國大臣阻撓,後勝扣押了離秋,並向齊王建表決心可以擊退秦軍。秦國君臣得知齊國扣押離秋,命蒙恬猛攻高唐,而滅完燕代的王賁大軍轉則突襲臨淄,齊王建無奈之下毒殺後勝,最終出生投降。由此,伴隨着秦國的滅亡,秦王嬴政終於完成了一統六國的大業,不僅建立了秦朝,自己也成為千古一帝——秦始皇。

《大秦賦》:秦滅六國時,為何第一個滅韓,最後滅齊? - 天天要聞

在秦滅六國之戰中,秦國不是同時進攻山東六國,而是逐個消滅的。具體來說,公元前230年,秦國派遣內史騰消滅了韓國。公元前228年,王翦領兵攻佔了趙國都城邯鄲。公元前225年,王翦之子王賁包圍魏國都城大梁,魏王假出城投降。在三晉相繼滅亡之後,楚國、燕國、齊國也陸續滅亡,也即到了公元前221年,伴隨着齊王建的歸降,秦始皇嬴政正式完成了一統六國的大業。

對於秦滅六國來說,之所以能在10年時間內順利完成,不僅是秦國的國力更加強大,也是滅亡的順序非常有講究。那麼,問題來了,秦滅六國時,為何第一個滅韓,最後滅齊?

《大秦賦》:秦滅六國時,為何第一個滅韓,最後滅齊? - 天天要聞

第一個消滅韓國

一方面,就韓國來說。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九月,韓國南陽守騰主動投降並獻出南陽地(今河南境太行山南、黃河以北地區)。接收後秦國實際上卻以該地為前進平台,作進攻韓國的準備。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內史騰率領秦軍突然南下渡過黃河進攻韓國,一舉攻克韓都新鄭(今河南新鄭),俘獲韓王安,繼而佔領韓國全境,滅亡韓國。秦國遂在韓地設置潁川郡,建郡治於陽翟(今河南禹州)。

《大秦賦》:秦滅六國時,為何第一個滅韓,最後滅齊? - 天天要聞

對於韓國來說,是戰國七雄中實力最為弱小的一個。雖然韓國出現了韓非、鄭國這樣的人才,但是,鄭國幫助秦國修建了鄭國渠,韓非則被李斯所殺。在此基礎上,秦國先對韓國動手,可以說是踐行了「柿子要撿軟的捏」這一道理。俗語有云,萬事開頭難,對於秦滅六國之戰來說,也需要一個良好的開端,從而為接下來的戰役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秦國派出大軍輕鬆消滅韓國,自然能夠激勵秦國將士的士氣,以此加快秦滅六國的進程。反之,如果第一步就是和趙國或者楚國這樣的大國死磕的話,有可能會挫傷秦國將士的士氣,不利於接下來的作戰。

同時,韓國雖然弱小,但是,韓國的地理位置卻非常重要。對於韓國來說,核心位置在今河南省一帶。因此,非常明顯的是,韓國處在秦國、魏國、趙國、齊國、楚國等諸侯國的中間位置。如果放任韓國不管,去消滅其他諸侯國的話,那麼,秦國大軍的糧草補給線,就存在被韓國襲擾的可能。

《大秦賦》:秦滅六國時,為何第一個滅韓,最後滅齊? - 天天要聞

舉例來說,如果秦國在沒有滅亡韓國之前,就派兵攻打齊國的話,那麼,韓國就像一顆釘子嵌入到秦軍的進軍路線中。一旦韓國和齊國裡應外合,這必然會讓秦軍腹背受敵的。因此,在《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中,李斯就主張第一個消滅韓國。這就像明朝初期的靖難之役中,燕王朱棣長期在濟南一帶作戰一樣,如果越過濟南,直接進攻南京的話,這就要擔心後方的補給線被切斷。

從這一角度來看,先把韓國消滅,有助於秦國大軍進攻其他諸侯國。公元前 226年,韓國故地發生了叛亂。對於秦王嬴政,選擇了先平定叛亂,再進攻魏國,這是因為一旦任由韓國故地叛亂髮生的話,將會威脅到秦國大軍的後方。綜上,在秦滅六國之戰中,秦王嬴政率先對韓國動手,這為之後進攻其他諸侯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大秦賦》:秦滅六國時,為何第一個滅韓,最後滅齊? - 天天要聞

最後一個消滅齊國

另一方面,就齊國來說。齊國(前1044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疆域位於現今山東省大部。在《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中,齊國的公主離秋嫁給了秦王嬴政。因此,這意味着秦國和齊國存在聯姻的關係。在古代歷史上,聯姻成為鞏固盟友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在此基礎上,齊國可以稱之為秦國的盟友。而這,自然成為秦國最後一個消滅齊國的重要原因。當然,在《史記》、《戰國策》等史料中,其實並沒有秦國和齊國聯姻的記載,至於齊國公主離秋,也是一個缺乏正史佐證的人物。不過,即便如此,在遠交近攻的策略下,齊國確實和秦國保持比較親密的關係。

《大秦賦》:秦滅六國時,為何第一個滅韓,最後滅齊? - 天天要聞

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驅逐了擅權的魏冉,任用范雎為相,並積極推行范雎的「遠交近攻」策略。遠交近攻先把鬥爭重點放在近旁的韓趙,對較遠的齊燕暫置不顧,穩住楚國和魏國。從而「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破壞山東諸侯國的「合縱」策略。正是在遠交近攻的策略下,秦國成功離間了齊國和其他五國之間的關係。

在《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中,我們能夠看到燕國、韓國、魏國、趙國、楚國合縱攻秦,但是,齊國卻沒有參加合縱攻秦之戰,這無疑是遠交近攻策略的重要體現。並且,秦國還派出了李斯、姚賈等人來遊說齊國,促使其任由秦國消滅其他諸侯國。

最後,對於秦國來說,之所以採用這一策略,是因為秦國和齊國之間的距離實在太遙遠了。對於秦國來說,核心區域在今陝西省一帶,而齊國則在今山東省一帶,這中間存在魏國、韓國、趙國等諸侯國。在古代戰爭中,秦國想要越過三晉來攻打齊國,自然是事倍功半的選擇了。所以,秦國不僅將齊國放在最後消滅,還致力於穩固秦國和齊國之間的關係,以此讓後者放鬆警惕。

《大秦賦》:秦滅六國時,為何第一個滅韓,最後滅齊? - 天天要聞

在《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中,雖然說齊國還擁有50萬大軍。不過,齊國長期不修戰備,將士們更是久疏戰陣,等到王賁、蒙恬率領大軍攻入齊國都城臨淄後,齊王建只能出城投降,這就如同蜀漢後主劉禪一樣,失去了繼續抵抗的勇氣。與此相對應的是,魏王假在被秦國包圍都城大梁後,依然堅持了數個月,如果不是王賁用水淹沒大梁,魏王假顯然可以繼續抵擋下去。楚王負芻被秦軍俘獲後,項燕擁立昌平君羋啟為楚王,以此繼續和秦軍作戰,這都反襯出齊國鬥志的低迷。綜上,正是因為齊國距離秦國相對較遠,加上齊國上下沒有鬥志,不會對秦國大軍構成威脅,這促使秦始皇嬴政直到公元前221年才派兵攻打齊國。對此,你怎麼看呢?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出道31年,演了上百部戲都沒人記得,如今搭檔孫儷終於火了 - 天天要聞

出道31年,演了上百部戲都沒人記得,如今搭檔孫儷終於火了

娛樂圈是個名利場,有人靠一張臉吃遍天下,有人卻用半生寂寞換來一聲驚雷。李洪濤出道31年,演了上百部戲,臉熟到讓人脫口而出「哎,這人我見過」,可名字卻總卡在舌尖上。他是《白鹿原》里矛盾糾結的鹿三,是《大宅門》里善良到悲涼的白穎園,也是《烏雲之
前央視主持人周濤,擔任新職 - 天天要聞

前央視主持人周濤,擔任新職

4月7日,音樂劇《夜幕下的哈爾濱》劇組正式建組,著名主持人周濤擔任總製作人。周濤在個人賬號寫道:「接下來的三個月,我們會在排練中繼續加油,努力做出一部『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 』的優秀作品!」周濤,前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播音指導(正高)職稱,現擔任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北京保利演出有限公司...
離婚20年後,再看林憶蓮、李宗盛的各自境遇,夫妻差距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離婚20年後,再看林憶蓮、李宗盛的各自境遇,夫妻差距一目了然

在華語樂壇的浩瀚星空中,有兩顆閃耀的名字,即便經歷了時間的洗禮,依然不曾黯淡。林憶蓮和李宗盛,這對曾經的音樂伉儷,他們的名字早已被刻入華語音樂史冊。被稱為「天后」與「音樂教父」的他們,當年攜手譜寫過愛情的詩篇,也用音樂記錄了彼此的炙熱。
《哪吒2》,票房破156億元!日本知名導演看完直呼:超出想像100倍,日本動漫危險了!日語字幕版已在日上映 - 天天要聞

《哪吒2》,票房破156億元!日本知名導演看完直呼:超出想像100倍,日本動漫危險了!日語字幕版已在日上映

每經編輯:張錦河據網絡平台數據,截至4月9日,《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全球票房(含預售及海外)已破156億元,暫列全球影史票房榜前5。據新華社此前報道,日語字幕版4日起在日本全國160餘家影院上映,受到日本觀眾和業內人士關注與好評。該片3月14日以中英雙語字幕版本在日本30餘家影院限定上映。據發行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