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武學探索與哲學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

2020年11月28日03:44:03 娛樂 1024

夜讀|武學探索與哲學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 - 天天要聞

今天,是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誕辰80周年的日子。

你知道嗎,李小龍18歲時的理想是醫生或藥劑師,這個理想分明地寫在他給某導師的諮詢信里。而這封信,是《李小龍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一書收錄的最早的一封李小龍書信,同時配有他在香港聖芳濟書院念書時的登記卡,上面有他泛着青澀笑容的照片,非常珍貴。

夜讀|武學探索與哲學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 - 天天要聞

若問李小龍的師承,你八成會說葉問。對,又不全對。其實,武學奇才李小龍有着曲折卻勵志的成長之路,真的是博取眾長,又開拓創新。收錄在《李小龍信札》中的信件,都是李小龍向親朋好友的傾訴交流之語,從中不難看出他的武學探索歷程:詠春——中國功夫(詠春、太極等)——致力於全接觸實戰——截拳道,以及蘊含其中的哲學理念。

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是粵劇名人,多年修習太極拳,這自然對從小就活潑好動的李小龍有着啟蒙性的影響。太極拳對李小龍的影響不僅是最初的,還是一輩子的,他日後在自創的截拳道中將有關「太極」「無極」「陰陽」等理論發展成為截拳道的核心理論。

因為《一代宗師》《葉問》等影視作品,李小龍的師父葉問可謂家喻戶曉。作為近現代香港武壇德藝雙馨的武學名師,葉問是香港武術界的領袖人物,更是詠春拳得以走向世界的首位功臣。李小龍街戰失利後,受好友張卓慶的影響,決定投入到詠春門下。開明的葉問不僅不反對李小龍繼續練習太極拳,也不反對自己的弟子與別的拳派過招,恰恰相反,他還特別注重實戰訓練,因為他知道一個拳派要想生存下去靠的就是實力,習武者只有在「講手」或「實戰」中,才能不斷地完善與強大。

夜讀|武學探索與哲學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 - 天天要聞

李小龍與師父葉問

另外,李小龍和老一輩武術家邵漢生學習過北派功夫,跟「美國跆拳道之父」李俊九學習過跆拳道踢法,受埃德·帕克的空手道影響發展了新型格鬥技藝,跟隨加藤修造學習過柔道……同時,李小龍一直密切關注着西方的拳擊、擊劍等運動,借鑒頗多。可以看出,李小龍的武學淵源是駁雜的,但他卻能融萬千武學於一爐,為己所用,在前人的基礎上積極開拓創新。他在給一生的密友曹敏兒的書信里表露:「想過上好日子有兩條路:一是靠苦幹,一是憑創意(當然,這也需要實幹)。勤勞節儉的確能造福生活,但唯有那些敢為天下先的創新之人才能收穫真正的財富。在美國,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領域都在追求創新。正是這些『想法』成就了今日的美國,一個好點子能助一個人達成畢生所願。」

李小龍在美國的大學裏修習哲學,在書信里逐漸體現出了他對武學具有哲學性的深度思考。比如在給最為親密的朋友之一木村武之的信里,他展現出的學習功夫的過程正是在哲學思想的指導下一步步完成的。在1964年的一封書信里,他通過「修身養性」「無思」「無想」「知退」「無為法」「貴柔守雌」來闡述他的武學理念。

夜讀|武學探索與哲學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 - 天天要聞

「一直以來,我都以武術家為志,以演員為職,

但首先,我要成為一個生活的藝術家。」

作為第一位在西方取得傑出成就的中國武術家,李小龍對宣揚中華武術、甚至重塑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形象認知都起到了重大作用。通過他的電影,眾多西方人改變了「光頭、長辮、旗服」等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西方影視里一再出現中國武術高手,使得西方人以為中國人個個都會功夫。

夜讀|武學探索與哲學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 - 天天要聞

《青蜂俠》劇照

夜讀|武學探索與哲學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 - 天天要聞

李小龍在片場為莎朗·塔特指導動作。

在李小龍的書信里,他也非常滿意自己在西方靠武術獲得的成績:「縱然我現已涉足新的領域(演藝),但回首過去十年,發揚中華武術一直是我奔走的主要重心。而我在武術方面的成就也最令人滿意,三位全美自由式空手道冠軍如今都師從於我,為此,『中國人』這三個大字也在武術界內威名大振。」這幾句話雖說只有短短几行,卻令人熱血沸騰,他的拳拳愛國之心在生活中、在電影里處處體現,振奮了無數華人的心。所以,時至今日,李小龍和他塑造的影視形象依然令無數人心生敬意。

「後浪」李小龍作品系列

《截拳道之道》(全新修訂版·平裝版)

最具影響力的李小龍武學名著,永不過時的截拳道理論經典。

《李小龍基本中國拳法》

李小龍傾囊分享中國拳法的訓練方式與格鬥技巧。權威之作,多場景實戰模擬,展現「以少勝多」的功夫之道。

《李小龍技擊法》(全新完整版)

風靡全球30年,唯一由李小龍真人示範的截拳道寶典。

《李小龍健身法:肢體表達的藝術》

功夫之王李小龍的健身經典。

《生活的藝術家》

一直以來,李小龍都以功夫高手的形象聞名於世。但本書卻告訴讀者,他還是出色的哲學家、心理學家、作家、詩人、藝術家、演員、社會學家和靈魂的探求者。

《生活的哲學》

體現李小龍哲學家身份的經典文本。

《李小龍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

李小龍誕辰80周年紀念版。15年鼎盛時光,138封珍藏信札,李小龍親筆告訴你……

《我是李小龍:自述畫傳》

一本集中展示李小龍一生的剪貼簿,

以獲獎紀錄片《李小龍自述》為基礎,

精選200餘幅李小龍精彩劇照和罕見家庭留影,

並配以其自述文字。

本文圖片多出自此書。

夜讀|武學探索與哲學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 - 天天要聞

本文圖片由後浪出版公司獨家提供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