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鏡。
從今天這篇文章開始,我要寫一個關於解讀西遊的長篇連載。
我想,至少有90%的朋友們,是從86版電視劇開始了解西遊的,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不過呢,我跟大家不太一樣。因為我小時候,家裡沒有有線電視。我跟西遊記的緣分,是從一本連環畫上開始的。這個連環畫,雖然內容上有很大的改編,但劇情人物基本上是完整的,說白了就是妖怪是全的。
等後來家裡條件好了,可以在電視上看西遊記了之後,就始終有一個問題在困擾着我,那就是不管我每天多麼守時的坐在電視機跟前,總會覺得自己錯過了幾集。
所以,為了補上這莫名其妙的幾集,每次電視上播放西遊記的時候啊,我都是一集不落的認真看完,可氣的是,無論我怎麼努力,它就是補不上。後來才知道,人家電視劇壓根兒就沒拍全!
在當時那個互聯網還不發達的年代,為了了解那些在電視劇里消失的妖怪,我唯一能夠想到的辦法就是去看原著。
我記得我當時下了很大的決心,說一定要把西遊記仔細的讀一遍。但實際上,這就是囫圇吞棗的翻了翻,知道那些消失的妖怪是怎麼回事之後就放下了。
可是萬萬沒想到,多年以後,當我在互聯網上,再次看到關於西遊的內容,竟然都變成了,諸如:
紅孩兒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啦;
孫悟空其實已經死在了取經途中啦;
豬八戒才是那個隱藏實力的大佬啦;
取經都是如來佛在下的一盤大棋啦;
論玉皇大帝對佛道兩派的平衡之術啦;
滿天神佛都是怎麼靠吃人長生不老啦;
蟠桃人蔘果還有唐僧肉是怎麼控制神仙的數量啦;
西遊記其實是一部恐怖血腥的黑暗現實小說啦;
等等等等。
這些數不勝數的揭秘文章,先別說內容啥樣,就算光看個題目似乎就能讓人激動不已。
但是這些內容,卻讓我產生了錯覺,難道我之前看過的原著是殘本兒嗎?
雖然我看的很粗糙,但是也不能有這麼多的關鍵點沒有注意到啊。
沒辦法了,只能在耐着性子讀起了原著。
該說不說,再次讀到原文,確實有了很多新的收穫啊。
之前因為年齡小,書中大量的定場詩啊,旁白詞啊,我都是跳過不看的,一來呢,有很多字兒不認識,二來呢,也不明白是啥意思。
等人到中年時,再次看到的時候才發現,那些之前跳過的內容里,信息確實挺多,首先,它是用來補充背景信息的,其次,這裏面還填充着很多關於修鍊的指南,那這麼一看的話,西遊記還真的不只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的。
但是,就上面我說到的,那些驚人的揭秘內容,我還真的是一點兒都沒找到。
為此,我又看了明朝李卓吾評本的西遊記和清朝黃周星的《西遊證道書》,我發現,他們在點評中,也經常闢謠一些毫無根據的解讀。
我這才知道,原來那些微言大義含沙射影的解讀,也不是現代人才開始的,抓眼球搞流量的事兒啊,是古已有之。
除去一些完全與原著矛盾的解讀之外,還有一些解讀,雖然沒有什麼可靠的依據,但是呢,人家能夠發散思維的同時,把自己的故事自圓其說了,哎,這倒也算是一個挺有意思的一件事,畢竟西遊記的體材就決定了他可以聯想的自由度。
在吾評本的西遊記的開端,有一則明時小說家袁於令的題詞,是這麼寫的:
文不幻不文,幻不極不幻,是知天下極幻之事,乃極真之事,極幻之理,極及真之理。故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佛非他,即我也,我化為佛,未佛皆魔,魔與佛立齊而未逼。絲髮之危,關頭非細,催挫之極,心性不驚,此西遊之所以作也。
啥意思呢?就是說,小說就是編出來的虛構的事兒,沒有想像和虛構,就沒有文學小說,但虛構和想像呢,也是來源於現實世界。
所謂「神魔皆有人情,精昧亦通世故」。
作為讀者的我們,還是能從中感悟到某些人生的真諦的。而且從實用主義的方面來看,用虛構和想像的小說要比用真實發生的事更容易讓人明白其中的道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會說:「人教人,百言無用;事教人,一次入心」
從魔障的角度切入就比直接教化也更容易的讓人接受。正所謂「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磨滅。」是佛是魔呢,往往只在一牆之隔,如何抉擇卻是一個異常重要的關頭,整部西遊記,其實就是講這件事情。
我對袁於令的這篇題詞是深以為然。
我的觀點是,不論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解讀西遊記,其實都沒啥問題,是借其討論職場也好,還是討論官場也罷,是從中發現光明,還是從中挖掘黑暗,也都是可以的,畢竟呢,變着法兒的講故事才會有人看。
但問題的關鍵是,你不能把手段當成了目的!
什麼意思呢?就比如說從暗黑的人性去切入,你不能解讀着解讀着,就變成了宣揚暗黑了吧!
西遊記里有沒有人性的卑劣和階級的壓迫呢?有,而且還不少。但你非得說,西遊記洋洋洒洒百餘萬字,就是為了讓你學習這些個東西的話,那是不是有點不太合適了呢?
這時,就又有人會說了,說文學作品這種東西啊,一旦作者寫完了,故事就交給了讀者,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怎麼看那都是讀者的自由。
這個話確實沒錯,我也同意。但問題是,既然你選擇了這樣解讀,那就得明明白白地告訴你的讀者說:「我展示這個哈姆雷特他黑,是因為我的世界就黑,所以,我看到了一個黑的哈姆雷特,而不是這個哈姆雷特他本身就黑。」
這樣一來,大家也好接受。可是,你偏偏上來就說,讀者看不出哈姆雷特黑,是因為讀者沒看懂,這就有點不講道理了,不是嗎?
西遊記原著,它也不是什麼奢侈品,誰還看不起個原著是咋的?就只有你能看?別人所謂的「看不懂」,大抵呢,不過是因為別人心懷光明,願意去發現美好罷了。
總不至於說,因為小日子他不要臉地往海里倒核污水,別人家正常的核廢水都成了有問題的了吧?很明顯,有問題的,是混淆這兩個概念的鬼子,您說是吧?
反正我已經是看完了三個版本的西遊記了,而且對現在到處充斥的這種解讀方式也不太喜歡,所以,就想盡一些綿薄之力,去扭轉一下這種局面。
不管這個系列有多少人看,在開始之前呢,我們還是要先達成一些共識。
在解讀西遊記的內容中,我們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儒釋道三家的內容,但不論書中對它們的理解如何,在我這個系列裏,除非是劇情的需要,不然就都要先去除掉其所包含的宗教意義,僅僅就討論它們的哲學意義。
此外,西遊記畢竟是一本古代小說,已經距離我們五百多年了,很多世俗的價值觀,已經和現在大相逕庭了,那麼在解讀的時候,我們盡量的把他們限制在當時的環境中去討論,最多也只能是借古喻今,切不可全盤按照如今的價值觀去思考,說這時刻舟求劍和南轅北轍,那都是輕的。關鍵的是,時間久了,很容易就走火入魔了。
本公眾號計劃一周三更,盡量以原汁原味的方式,去解讀西遊記原著的內容,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先點下關注,以免失聯。
2025年,咱們西遊世界走一遭!
以上,感謝您的閱讀。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西遊心鏡
本系列是長篇連載,點贊關注,解鎖全網最正的西遊記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