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世界戲劇日
唐代倆小哥已裝扮好
準備登台演出
一起來看↓
兩位綠衣小哥
能抖出點什麼「包袱」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我們兩個是唐代的打工人」
「日常的工作就是逗您開心」
「下面給您說一段」
一言不合直接「舞動」起來了
請欣賞↓

△唐參軍戲舞蹈復原
兩位小哥入職的崗位叫作
俳優俑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記載
俳,戲也;優,饒也。一曰倡也。
招聘崗位要求:
不僅要擅長講搞笑的段子
還需履行諷諫的社會職能
俳優是一種帶有詼諧性質的
綜合伎藝表演者
以樂舞、雜技和說唱為主
此說唱非彼rap
展開來說便是
採用歌舞的形式
通過詼諧幽默的語言
與滑稽的表演
將道理故事化的演出方式
這次他們帶來了什麼樣的表演
兩位小哥本次帶來的節目
是唐代的參軍戲
也是後代雜劇的前身
雜劇,是一種把歌曲、賓白、舞蹈結合起來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
「參軍」和現代說法不一樣
在當時,指的是唐代的
一個名為「參軍」的官職
參軍戲有兩種典型的角色形象:
參軍、蒼鶻(hú)
負責「懟」人的是蒼鶻
被「懟」的是參軍
參軍通常表情誇張,動作滑稽
而蒼鶻則負責引導戲劇情節
並引發觀眾的笑聲
表演形式和相聲里的
逗哏、捧哏有相似之處
唐詩里有很多
對於參軍戲的記錄
如李商隱的《驕兒詩》雲
忽復學參軍,按聲喚蒼鶻。
路德延《小兒詩》雲
頭依蒼鶻裹,袖學柘枝揎。
可見參軍戲在當時
已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表演
哥倆穿的綠色服裝有何講究
博物館裏看到的陶俑
很多都是土黃色的
為啥哥倆穿的是綠色?
這和他們表演的參軍戲有關
參軍在唐朝官職為正八品下階
《舊唐書》《新唐書》中
均有對參軍服裝的記載
……淺綠為七品之服,……深青為八品之服,……淺青為九品之服。
可見,唐代參軍官職
應着七到九品官員之服
以綠、青為主
哥倆的衣着太寫實了!
再看哥倆穿的圓領衫袍、靴子
都是當時流行的胡服
沈括《夢溪筆談》記載
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靿靴。
如唐代張萱所作的《虢(guó)國夫人游春圖》中
在前面騎馬開路的男裝女子
穿的也是哥倆同款

△北宋摹 唐 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點擊閱讀:文博日曆丨傳世名畫竟藏未解之謎 到底誰是「她」?
這進一步體現了
唐朝服飾文化的
開放性、包容性、多元性
演出到此結束
請您帶好隨身物品離場
明天見~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