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甜啦啦
英達,他總能用幽默詼諧的表演征服觀眾,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他在喜劇界的地位都是舉足輕重的。
2024年,67歲的英達迎來了事業的又一個高峰,他參與制作的喜劇片《末路狂花錢》票房突破10億,讓這位老戲骨再次站在了萬眾矚目的位置。
可就在電影慶功宴上,當記者提到他與長子巴圖的關係時,英達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
這位說起相聲來妙語連珠的喜劇人,只憋出一句「過去的事,不提了」,就匆匆轉身離開。
誰能想到,28年前那個對兒子不聞不問的父親,如今也嘗到了被親生骨肉冷落的滋味。
命運就像一把迴旋鏢,當年英達隨手拋出的漠視,如今正要扎回他的心臟。
在他光鮮亮麗的事業背後,藏着怎樣一段不為人知的親情糾葛?
這對父子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讓他們形同陌路?
和宋丹丹婚姻破裂
1989年,29歲的宋丹丹遇見了剛從美國歸來的英達,那時的他們,一個是春晚小品《懶漢相親》的當紅女演員,一個是滿懷抱負要開創中國情景喜劇新天地的海歸才子。
這對才子佳人的結合,在外人眼裡堪稱完美,兩人都出身名門,事業蒸蒸日上,未來一片光明。
可誰能想到,婚後的生活卻處處是裂痕。
懷孕期間的宋丹丹更是辛苦,挺着大肚子還要登台演出《超生游擊隊》,而英達卻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我愛我家》的創作中,對妻兒漠不關心。
更讓宋丹丹受傷的是,當她因小品走紅時,英達還不屑一顧地說:「演小品的能有什麼藝術追求?」
這種輕視漸漸演變成了一種無形的傷害。
1993年,《我愛我家》劇組裡,英達與編劇梁歡走得越來越近,當宋丹丹發現這一切質問他時,英達不但矢口否認,還反問她:「你有證據嗎?」
到了1997年,宋丹丹終於忍無可忍,她主動提出離婚,還在電話里坦白自己有了婚外情。
三天後,這段婚姻就畫上了句號。
令人唏噓的是,離婚僅一個月,英達就和梁歡領了證,這一舉動,無疑坐實了外界對梁歡是第三者的猜測。
對兒子的父愛缺失
英達對待兩個兒子的態度,簡直判若兩人。
對巴圖,他冷酷得令人心寒,孩子7歲時想念父親,宋丹丹打電話聯繫,他直接掛斷電話。
更讓人氣憤的是,2003年巴圖的爺爺英若誠去世,英達竟以你不是英家人為由,不讓巴圖參加葬禮,可對小兒子英如鏑,他卻寵愛到了極致。
從小就給孩子請美國教練學冰球,3歲就開始學鋼琴,砸下重金為孩子鋪路,18歲時,英如鏑如願入選國家冰球隊,英達還在採訪中高調宣稱「如果去太空,我只帶小兒子的照片」。
2011年,他在綜藝節目中摟着英如鏑炫耀父子情,說當英如鏑的爸爸很光榮,還對英巴圖的名字冷嘲熱諷。
這番言論徹底激怒了宋丹丹,她在微博憤怒控訴:「你不是人!你可以表演慈父,但別傷害我的兒子!」
巴圖對父親的反擊
儘管在成長的過程中,巴圖經歷了父愛的缺失,但繼父趙玉吉卻給予了他無微不至的關懷,巴圖曾感慨道:「趙爸爸讓我明白,父愛並非血緣所決定。」
在事業上,雖然背負着「星二代」的標籤,巴圖卻憑藉自己的努力贏得了認可。
他參演了多部作品,逐漸走出了母親宋丹丹的光環,尤其在2023年,他在《獵罪圖鑑2》中飾演的反派角色,獲得了觀眾的廣泛好評。
2020年,巴圖與演員王博谷步入婚姻殿堂,兩個兒子分別取名「宋一鳴」和「宋一驍」,都隨奶奶宋丹丹的姓氏。
面對媒體的追問,巴圖淡然回應:「姓什麼不重要,家人幸福就好。,這一回應無疑是對英達當年羞辱的有力反擊。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2023年英如鏑公開表示「我們家一直歡迎哥哥」,而英達在採訪中也改口稱我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
然而,巴圖對此卻只是冷淡地回應:沒必要,不熟,這種態度顯然讓人看到了他對過去的清晰認知與堅決態度。
英達晚年人設崩塌
英達年紀大了,想重新塑造一個慈愛長者的形象,卻發現這條路走得異常艱難。
他費盡心思導演了電視劇《家和萬事興》,卻因劇情老舊、套路陳腐慘遭滑鐵盧,網友們不買他這個賬,反而冷嘲熱諷。
到2024年,英達又興緻勃勃地投身《末路狂花錢》的製作,本以為憑着這部票房破10億的大片能東山再起,誰料被眼尖的網友扒出,片子背後竟有梁歡家族的投資。
這下可好,又被網友們打趣:「靠着前妻娘家翻身,這軟飯吃得真香。」
在巴圖的家庭里,英達更是徹底淪為了一個透明人,有一次宋丹丹分享了張全家福,照片里巴圖的兩個孩子完全不認這個英爺爺,倒是圍着繼父趙玉吉親熱地叫爺爺。
看着這一切,不禁讓人唏噓。
英達曾經擁有一個圓滿的家,可他用冷漠和雙標親手毀掉了這份親情,如今只能在輿論的漩渦中,尷尷尬尬地過完餘生。
家庭的真諦
2024 年母親節,巴圖在微博上曬出一張照片,畫面里,宋丹丹抱着孫子,臉上滿是溫柔,趙玉吉在一旁輕輕倒茶。
簡單的家宴,沒有刻意的擺拍,卻透着家的溫度——那是一種責任,一種陪伴。
可英達28 年前種下的冷漠,如今已化作沉重的迴旋鏢,不僅擊碎了父子之間的情分,也讓他對家庭最基本的敬畏蕩然無存。
不知道如今的生活是不是英達想要的,曾經的恩怨又有沒有和解?
往昔的選擇,成了如今的遺憾,而他能做的,或許只有帶着尷尬和爭議走完餘生。
親情,從不是理所當然的,它需要用心去經營,更需要用一生去珍惜,家庭的真諦是什麼,相信在英達的故事中,大家也都有所領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