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電視劇《狂飆》火遍全國,其中安欣、高啟強、「老默,我想吃魚」、「什麼檔次,跟我用的一樣」等人物角色、台詞被人們熟知。

在如此高熱度的情況下,某遊戲推廣視頻中號稱「狂飆版本」,「1:1還原狂飆劇情玩法」,且出現《狂飆》人物、道具、環境等多元素,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近日,馬欄山法庭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
基本案情
原告愛奇藝公司是電視劇《狂飆》的知識產權人,對《狂飆》電視劇、劇本、素材、片段、花絮、配音、圖片、形象等享有完整權利。



在該電視劇熱播期間,被告玩某公司為宣傳公司名下一款遊戲委託被告棲某公司製作、發佈視頻進行宣傳推廣,隨後棲某公司在抖音發佈多個遊戲宣傳視頻,視頻當中宣稱遊戲為「狂飆版本」,「1:1還原狂飆劇情玩法」,並且大量使用了涉案作品中的元素以及人物形象,包括角色名稱、地點名稱等,例如安欣、高啟強、白金瀚、莽村等,同時,涉案視頻中還稱「廣告素材宣傳場景在達到一定關卡或者觸發相應模塊後出現」。原告認為被告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遂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判決
法院審理認為,本案系不正當競爭糾紛。「狂飆」是常見漢語詞彙,但通過原告在宣傳、發行、營銷方面投入海量資源,現「狂飆」已取得第二含義,即直接指向《狂飆》電視劇。且短時間內無論在點擊量、播放量、評論次數、話題量等領域都具有極高的熱度,即便在與影視相隔較遠的領域擅自使用「狂飆」的,都可能導致混淆。
被告棲某公司在明知《狂飆》具有較高市場知名度的情況下,仍在其製作、發佈的多個被訴侵權視頻上使用《狂飆》劇集名稱,標註「狂飆版本」以及《狂飆》人物、道具、環境等多元素的行為,屬於仿冒混淆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被告玩某公司雖未直接實施侵權行為,但其明知被訴侵權視頻存在侵權可能,卻未採取應對措施,最終導致侵權結果發生。據此,法院認定被告玩某公司構成共同侵權。
法院綜合考慮酌情認定被告玩某公司、棲某公司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共計18萬元,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法官說法
電視劇是電視藝術的重要載體,也是當前廣受人民群眾喜愛的主流藝術形式之一,對於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着《狂飆》《繁花》等電視劇的熱播,影視劇產生了極高知名度及關注度,影視劇IP商品化權益對於權利人開發相關衍生品具有重要意義,擅自使用「爆款」影視劇名稱、人物形象、場景環境等元素,容易導致他人產生混淆誤認,或存在商業關聯關係的「蹭熱度」「搭便車」的行為,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將依法承擔民事賠償、停止侵權等責任。
權利人對影視作品本身、海報、劇照、宣傳片、原創音樂等素材,均應提前在協議中做好版權歸屬安排的約定;具備著作權登記條件的,應及時進行著作權登記。同時,應做好侵權監測並在發現侵權行為後及時取證。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六條 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繫:
(一)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企業名稱(包括簡稱、字號等)、社會組織名稱(包括簡稱等)、姓名(包括筆名、藝名、譯名等);
(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域名主體部分、網站名稱、網頁等;
(四)其他足以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繫的混淆行為。
第八條 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瀟湘晨報綜合長沙市開福區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長沙開福法院」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幫忙」一鍵直達「晨意幫忙」平台;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