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2022年10月01日07:50:37 娛樂 1828

文:話多多

如果不是因為目光短淺的樂韻鄧婕不會有扮演「王熙鳳」的機會。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29歲跳樓慘死,生前曾是「王熙鳳」的第一人選,卻被年長27歲的香港油膩大叔玩弄致死,樂韻的人生,為何高開低走?這位辣手摧花的大叔又是何人?

羅烈,上個世紀7、80年代,港娛圈有名的渣男,也是邵氏名導張徹一手捧紅的大明星。

1940年生人的羅烈,本名王立達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祖籍廣東的王家,跟隨時代洪流,背井離鄉下南洋謀生,羅烈受大環境影響,自幼也沒讀過幾年私塾。

雖然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但是羅烈跟着父母走南闖北,從來沒讓父母操過心,江湖混混的謀生手段,他一學就會,察言觀色、鑒貌辨色的本事能做到無師自通。

憑藉混跡於三教九流學到的本事,羅烈打架鬥毆的功夫卻隨着年齡漸長,長到十幾歲的時候,他跟隨家人來到香港定居。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1961年,邵逸夫剛剛成立邵氏不久。

彼時,南國實驗劇團這個人才孵化器,尚在初建期,這個劇團,也就是後來TVB的早期雛形。

當時南國劇團網羅了一大批俊男靚女,例如潘迎紫鄭佩佩馮寶寶岳華、午馬、狄龍、羅烈等人,皆是邵氏的肱骨之臣,為邵氏江山立下了汗馬戰功。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按照邵逸夫的構想,力圖將每個演員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明星,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

所以,邵氏的化妝師,根據每個演員不同的特點,打造了千人千面的造型。

然而,再高明的造型師,也有看走眼的時候,羅烈的外表跟他本人的特質,截然相反。

他雖然長着一副濃眉大眼、正氣凜然的模樣,但是他卻將市井之徒的頑劣隱藏得很深。

憑藉著這副掩人耳目的好皮囊,再加上羅烈拍馬屁的功夫實在太厲害,哄得張徹給了他不少好資源。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上個世紀60年代,羅烈扮演的都是正面形象,例如處女作《蝴蝶杯》還有之後的《金燕子》、《飛刀手》、《虎俠殲仇》等影片。

在主角光環的濾鏡之下,入戲太深的很多觀眾,都自帶偶像濾鏡的以為,生活中的羅烈也是如此。

羅烈成為邵氏一線當紅小生之時,尚未修鍊成國際名導的吳宇森,還在給張徹端茶倒水,做打雜的助理呢!

直到1969年,因為一部戲,讓張徹突然意識到,羅烈並不像他想像中的那麼老實厚道。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這一年,《鐵手無情》這部電影中,有一個亦正亦邪的男主。

按照慣例,這一次的男主,張徹依舊給了羅烈。

張徹原本以為一向「老實厚道」的羅烈演不好這個角色,沒想到羅烈卻將這個角色拿捏得遊刃有餘,讓張徹大感意外。

雖然羅烈憑藉這個角色在影壇聲名鵲起,但是他複雜的內心世界也被張徹識破。

後來張徹把好資源分給別人時,此舉也引起羅烈的強烈不滿,漸漸脫離張徹的掌控後,他開始頻繁接拍別家導演的戲,兩人也因此漸行漸遠。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羅烈之後拍的電影,例如《毒龍潭》、《萬箭穿心》、《大盜歌王》、《鍾馗娘子》等多部影片,在正與邪的角色之間切換自如,羅烈的野心也越來越大。

1972年,羅烈憑藉出演《天下第一拳》在香港一鳴驚人,原來,這部電影在美國上映的時候,好評如潮。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而羅烈的這部電影,也有了拋磚引玉的作用,港娛圈導演也因此意識到外國人喜歡中國功夫,於是在第二年就將李小龍的《龍爭虎鬥》拿到美國去上映,果然反響空前絕後,李小龍也因此一炮而紅,成為國際巨星。

男人有錢就變壞這件事兒,在羅烈身上體現得極為明顯,除了那些風月場上的鶯鶯燕燕,羅烈共娶了四任媳婦兒,同父異母的兒子就有三個。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而每一任媳婦兒的離開,都是因為他的喜新厭舊,其中較為有名的是他和第二任媳婦唐嘉麗的婚姻,這任媳婦兒,可是他不敢怠慢的主兒,因為她的弟弟是當時港圈很有名的導演唐季禮。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而唐嘉麗也是親眼見證了他是如何將樂韻騙到手的。

80年代初期,台灣也開始效仿香港拍武俠片,由於報酬豐厚,也因此吸引了不少香港演員到台灣來撈金,羅烈也在其中。

只不過這樣的好日子並沒有延續很久,當意識到港台劇漸漸式微之後,羅烈於是跑到內地尋找機會,沒想到卻在《紅樓夢》劇組掐了一把尖兒。

原來,早在1982年的時候,王扶林就已經用了五年時間籌備《紅樓夢》了,為了找到合適的演員,在全國各地精挑細選,花費了兩年的時間,才將十二金釵湊齊。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1967年生人的樂韻,是作為王熙鳳的首選人物進組的,那一年,她不過才17歲而已。

無論是身高還是相貌,憑藉一雙純天然的柳葉吊梢眉、丹鳳三角眼,樂韻都是王熙鳳的不二人選。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那一年,1957年生人的鄧婕已經27歲了,據她本人後來回憶,她真的好想演王熙鳳,但是因為有樂韻在,也因此讓她徹底斷了念想。

然而,誰能想到因為一個男人的出現,讓樂韻放棄了這個角色呢?

當羅烈來到劇組看望朋友時,恰巧看中了體態風騷婀娜的「王熙鳳」,如遭雷擊一般地欲罷不能,想盡方法也要將其佔為己有。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當羅烈側面打聽到樂韻貧困的家庭環境之後,一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金屋藏嬌的計劃就在心底醞釀成形了。

原來,自從樂韻的父母離婚之後,其母就將全部的希望放在了兒子身上,也因此從未替女兒的前途和安危着想過。

一個比女兒年長27歲的大老闆,只因為脖子上戴着一串比手指還粗的大金鏈子,出手闊氣,她就想着讓女兒去傍大款,以此改變全家人貧窮的命運。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起初的時候,樂韻並不想放棄扮演「王熙鳳」的機會,怎奈其母已經收下了羅烈給的好處,她也別無選擇,只能認命。

羅烈向她保證,只要她跟着自己到香港,一定會讓她成為大明星賺大錢的,而且還能幫她弟弟出國留學。

此言一出,望着母親閃閃發光、充滿期待的眼神,樂韻心軟了。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那個時候,信息交流並不發達,香港娛樂圈的新聞,內娛所知甚少,再加上那個時候並沒有網絡,所以樂韻母女二人,對羅烈的人品判斷,竟然僅憑他出演的那些正面角色做參考,再加上羅烈出手大方,因此樂韻的母親,就這樣把她交給了一個所知甚少的男人。

當王扶林知曉樂韻拒絕出演王熙鳳的原因,竟然是要跟一個來歷不明的男人離鄉背井,去往外地之時,也曾善意提醒她們母女二人。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但是樂韻的母親卻並不以為然,反而覺得劇組給的片酬太低,就這樣讓女兒拒絕了導演的挽留。

樂韻的離開,也因此成全了鄧婕塑造經典角色的機會。

1988年,羅烈帶着比自己小27歲的樂韻來到香港,彼時羅烈的事業已經走下坡路了,但是不懂粵語的樂韻,卻根本沒有看出這個老男人的境遇如何,只是對他的安排言聽計從。

羅烈回到香港後,因為跟邵氏的張徹已經鬧翻了,所以他只能在亞視扮演一些配角來謀生。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當時羅烈的第二任妻子是唐季禮的姐姐,羅烈自然不敢得罪她,所以羅烈若想在外面眠花宿柳,每次都是瞞着媳婦兒的,這一次也不例外,他將樂韻藏在遠離市區的一幢別墅內,一邊哄騙樂韻等待機會,一邊盡情享用着樂韻帶給她的銷魂溫柔。

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偷香竊玉的勾當,還是被媳婦唐嘉麗發現了。

在羅烈巧舌如簧的引導下,唐嘉麗以為是樂韻主動勾引自家老公,於是跑到別墅將樂韻進行了一番羞辱。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直到被正室打上門,樂韻方才知曉,原來羅烈並不是離異男人,而是一個將她搞成「小三兒」的有婦之夫。

樂韻自然是不服氣的,於是跑到羅府要說法,沒想到羅家卻選擇了報警,說她私闖民宅。

因為語言不通,再加上樂韻披頭散髮、狼狽至極的樣子,警察以為她確如唐家所說,是一個品行不端的女子,於是將她批評教育了一頓。

自從跟羅家撕破臉之後,樂韻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在香港舉目無親、又說不好粵語、長得漂亮的女演員,若想生存,除了拍風月片,似乎也沒別的選擇了。

那個時候,拍風月片的樂韻,深怕內地人知道她墮落至此,於是改了藝名,曾經叫過樂天兒、也叫過樂慧、樂惠這些藝名。

再後來,樂韻的母親來到香港投奔她,沒想到女兒竟然如此落魄,原本她還指望着女兒能賺大錢,供兒子出國留學的學費,沒想到女兒竟然拍了那麼髒的電影。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當樂韻從母親斷斷續續的嘮叨中,聽聞鄧婕憑藉「王熙鳳」一角,在內娛圈的事業搞得風生水起,如日中天之時,她心理的落差已經達到了崩潰的邊緣,再加上母親對她的遭遇毫無同情安慰之舉,萬念俱灰的樂韻於是選擇了跳樓自殺。

1996年,樂韻從香港貧民區一棟13層的高樓之上,一躍而下,結束了年僅29歲的生命。

樂韻死後,她的母親以白髮人不認送黑髮人為由,拒絕主持女兒的葬禮。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樂韻的喪葬費,最後還是嘉禾電影公司出的呢。

因為這件事兒,唐嘉麗也徹底看清了羅烈的真面目,沒過多久兩人也離婚了。

羅烈後來接連換了兩任老婆,只是每一任,依舊受不了他留戀風月場所的習慣,最後依舊是孤家寡人的結局。

2002年11月2日,羅烈因為心臟病,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享年64歲。

楊天真曾這樣點評長得漂亮的女演員:「如果她的能力不能駕馭她的美貌,對於這個女演員來說,註定是個悲哀」。

樂韻就是如此。

70年代邵氏一哥,羅烈「毀」了樂韻,64歲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去世 - 天天要聞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