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一千
因為火鍋的缺點是需要一口熱鍋,因此不適合外出旅行時食用,但自熱火鍋的出現讓火鍋成為一種類似即食麵的速食產品成為了一種可能。甚至比即食麵還"方便",無需準備開水,涼水也可以,因為自熱火鍋自帶的加熱包會快速加熱食材。
隨着垃圾分類的實施,如何讓垃圾扔到"正確"的垃圾桶成為了一道難題,沒有使用之前的自熱包是很危險的,因為遇水會產生高溫蒸汽,容易灼傷人,那使用後的自熱包是否安全呢?能不能在火車、飛機上攜帶呢?用完該扔到哪裡呢?
加熱包是什麼原理?
自熱火鍋分兩層,上層放入食材和水,下層放入加熱包,使用時,在下層的加熱包中添入水,此時水和加熱包快速反應,高溫蒸汽湧起,不到10分鐘,上層的水就開了,不一會兒,一鍋熱氣騰騰的火鍋就做好了。
因為加熱包反應很劇烈,所以不少人都很驚訝,害怕盒子會突然爆炸,這種擔憂到底值不值得呢?
其實自熱包的技術並不算新事物,這種技術最早用於部隊的單兵野戰口糧熱食化研究,一開始是利用生石灰遇水生熱的反應,後來改進成了鎂鐵合金加熱器,目前在軍事方面已經應用。
在民用方面與此類似,一般加熱包主要成分有:焙燒硅藻土、活性炭、生石灰、鐵粉、鋁粉、鹽、焦炭粉組成,遇水後幾秒鐘內溫度立刻升高,能產生近200℃的蒸汽,迅速烘熱食物。這些化學成分的作用分別是什麼呢?
其中鐵粉、鋁粉和鹽在水的環境下,構成了一個原電池,也可以產熱,焦炭粉在其中起着導電的作用,而生石灰和水直接反應產熱,剩下的焙燒硅藻土和活性炭是一種具有多空結構的物質,可以吸附反應物,緩和化學反應,讓熱量釋放得更均勻。
其中暖寶寶的原理和上述的原電池反應很類似,自熱包只是多了生石灰這些成分。因為自熱包溫度很高,所以很危險,不能作為暖寶寶的替代品。
加熱包安全嗎?
自熱火鍋原理並不新鮮,其中自熱包的原理更是早就得到了應用,比如自熱米飯、自熱麻辣燙、自熱麵條等。
由此看來,這是一種較為成熟的事物,人們也已經使用了很長時間,因此只要使用過程按照規範,就沒什麼問題。那麼在使用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第一、為了釋放多餘高溫蒸汽,自熱火鍋盒子頂部一般留有透氣孔,使用時一定要檢查這個孔是否通暢,如果被堵住,請打開它,這樣就不會產生因盒內蒸汽壓力大而爆炸的現象。
第二、自熱盒底部因為有放熱反應,所以要注意隔熱,如果直接放在玻璃桌子上,可能會導致玻璃熱脹冷縮不均勻而發生破裂。
自熱包用完該如何處理?能在火車、飛機上用嗎?
自熱包雖然早已流傳很廣了,但畢竟加熱包遇水能產生上百度高溫,所以使用時需要小心一點,注意安全。
那麼能不能在火車上、飛機上用呢?根據目前的規定,火車上時可以攜帶的,但飛機上不行,大家要注意下。
當用完加熱包後,等待加熱包慢慢冷卻後,我們就能夠進行下一步處理了。
因為加熱包里的成分會污染水源,並且鐵粉、鋁粉容易弄到眼睛造成傷害,所以不要扔到水裡,不要讓小孩接觸,自行處理時要注意這一點,在城市請扔到垃圾桶中。那麼用過的自熱包該分為哪類垃圾呢?
自熱包用過後,危害性小,沒有再次利用的價值,因此應該分為其他垃圾(在上海稱為干垃圾)。
參考文獻:
李穎,《中國質量萬里行》,2018年第6C期
郭雯,《趣談專利 56個身邊的奇妙專利故事》,第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