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譚晶嫁給鄧中翰後,她開始漸漸淡出大眾視線,哪怕是出席各種活動也很少提及自己的丈夫。
現如今,隨着中國芯片領域的不斷發展壯大,譚晶的丈夫身份也曝光出來,原來他就是中科院院士,被業內譽為「芯片之父」的鄧中翰。
2014年,譚晶曾消失過一段時間,經過各方媒體報道發現,在此期間她順利榮升為兩個孩子的母親,過上了幸福的一家四口生活。
譚晶的近期動態
時隔多年,走進譚晶的微博,雖然她的年齡在不斷的增長,但長相卻沒有發生任何變化,還像以前那樣靚麗動人。
尤其是配上那條大紅色長裙時,更是幫她減齡不少,從這裡就能看出,她的家庭生活非常和諧美滿,才能讓人保持年輕狀態的。
雖然她的丈夫很少出現在動態之中,但她卻經常帶着孩子們出鏡,尤其是最近半年放假期間,她經常帶着兩個孩子出去遊玩,甚至一起參與到美食製作當中。
從照片可以看出,兩個女兒乖巧伶俐,一個長得像媽媽,一個長得像爸爸,但還是能夠看出長大後,定同她們的母親一樣漂亮。
而在其他空閑時間,她去了很多好玩好看的地方,不僅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還品嘗到了很多地區的美食,這大概是很多人都嚮往的愜意生活吧!
在休閑娛樂過程中,她也從未放鬆過自己的事業,只要遇到自己喜愛的歌曲,她都會嘗試着將其完美的演繹出來。
譚晶之所以能夠享受如今愜意的生活,不光是因為她的身後有個疼她愛她的老公及家庭支撐,還有她自身的成就,給她提供了能夠享受生活的資本。
譚晶的學藝經歷
從小出生在藝術家庭的譚晶,常年受到父母藝術細胞的渲染,兩三歲就會哼唱《妹妹找哥淚花流》,雖然沒有運用任何技巧,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足以展示出她在藝術上的天賦。
直到7歲那年,無師自通的她在家人面前能夠運用正確的呼吸發聲唱出《媽媽的吻》,正因如此,父母才下定決心對她進行系統的藝術培養。
想要練好聲樂,首先要學會樂理及各種音樂常識,所以她從8歲那年,就正式開始學習鋼琴,為以後唱歌學習打好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父母為了鍛煉她的膽量,早早就帶她踏上舞台演出。
時間轉瞬即逝,很快來到了1993年,剛上高二的譚晶在母親的鼓勵下,參加了當年的高考,並順利特招成為山西大學音樂系的一名學生。
可她心裏清楚,自己之所以走上這條音樂路,就是想實現當初母親未完成的夢想,走向更高的舞台,若是自己走不出山西的話,想要達成夢想簡直是難如登天。
經過一年的深思熟慮,譚晶還是決定前往北京,報考更為專業的藝術院校,學習更為系統、專業的音樂教育。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眾多專業藝術生的競爭中,她順利衝出重圍,在中國音樂學院為自己爭取到了一個自費生名額。
令人沒想到的是,在學習民族唱法的時候,她經常會不斷眨眼睛,這個習慣在平常算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到了舞台上,卻是萬萬不能出現的。
為此,她曾出現過一段自卑期。
直到有一次,她在演出過程中演唱了一首通俗歌曲,並且在整個演唱過程中,她並未出現眨眼的舉動。
正是這一發現,讓她有了運用通俗唱法演唱民族歌曲的想法,也就是如今的民通唱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她終於熟練掌握了這種唱法,也為她以後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在學校學習過程中,譚晶還會參加各種演出,從而來提升自己的舞台表演能力,從中她還榮獲的大大小小多個獎項。
而她從小除了實現母親的舞台夢外,自己也有一個小小的心愿,那就是穿上那身綠色軍裝,成為一名軍人。
為了達成這個心愿,她在大學畢業後,就參加了總政歌舞團的考試,並順利成為了部隊文工團中的一員。
進入文工團的第一年,她就代表中國參加了第九屆「亞洲之聲」國際流行音樂比賽,並拿下本次比賽的二等獎。
與此同時,她還參加了大大小小多項比賽,都榮獲了不少優秀獎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受邀參加了十幾次央視春晚演唱,及第九屆青歌賽拿下通俗組冠軍。
這還只是她演藝生涯中的冰山一角,最令國人自豪的是,譚晶是世界上首位前往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獨唱音樂會的通俗歌手,也是在長城舉辦演唱會的第一人。
在參加各種比賽演出的過程中,譚晶也從未忘記提升自己,2006年從解放軍藝術學院研究生院畢業,成為中國首位拿下通俗唱法的研究生。
正是她的優秀,很多大型國家活動都邀請她出演,如:廣州多哈亞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都曾有過她的身影。
隨着軍隊的不斷改革,很多部隊文藝兵都退出了現役,譚晶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結束了長達二十年的軍旅生涯。
結語
結束軍旅生涯的譚晶,也從未忘記軍人的使命與責任,除了參加各種演出外,也不忘參與各種公益慈善活動,為很多困難群眾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與此同時,她及她的家人也逐漸顯露於大眾視線,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尤其是她的丈夫,更是為國家的芯片技術做出了極大貢獻。
參考文獻:
譚晶:官方微博
央視網:金鐵林教授、歌手譚晶:民族聲樂網上談
譚晶: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