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孤味》:一個問題家庭 背後仍可充滿溫情

2021年02月16日21:27:07 娛樂 1129

台灣電影《孤味》:一個問題家庭 背後仍可充滿溫情 - 天天要聞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不見得非得用充滿戲劇張力的情節來創造可看性,有時透過較生活化的家庭故事,也能塑造出平和但很有溫度、韻味的好作品,台灣電影《孤味》(Little Big Women)正屬於此範例,在優秀質感的加持下,大有成為今年度台灣國產最佳電影的架勢。

女主角林秀英(陳淑芳飾)是一位從經營小吃攤,蛻變為開設知名餐廳的成功女性,然而她的丈夫陳伯昌自年輕時便花名在外,最後甚至拋下妻小,幾十年來未曾盡到丈夫與父親的責任,林秀英只能獨自撫養3個女兒長大。如今,就在她剛過70歲生日時,卻傳來陳伯昌突然病故的消息,接踵而來的喪事,也讓林秀英與3個女兒不得不正視,這位問題丈夫、問題父親對她們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

台灣電影《孤味》:一個問題家庭 背後仍可充滿溫情 - 天天要聞

敘事層面 展現不錯水準

《孤味》是一部在敘事層面有不錯水準的作品,就首場戲而言,即便是觀影前未曾瀏覽劇情簡介的觀眾,也能在林秀英初次登場時,從其與魚市場攤販的對手戲中清楚感受到,此時的她絕非只是普通的老太太,而是位在當地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婦女。往後隨着劇情發展,她身為知名餐廳老闆娘的身份揭曉時,就顯得很理所當然,絕不會有絲毫的突兀。

本片在拍攝上也儘可能地做到提升藝術價值,片中包含諸多呈現台灣鄉下或城市街景的畫面,但從拍攝的角度上,儘可能地做到化平凡為不凡,將諸多大家可能較習以為常的事物,以能提升美感的拍攝角度加以呈現。即便台灣的城市或鄉村景緻在觀光層面上,或許不如歐洲那麼有號召力,但在電影取景的加持下,讓電影得以將台灣的城鄉特色以較正面的角度呈現出來,成為一項足以成為加分點的小特色。敘事層面 展現不錯水準

台灣電影《孤味》:一個問題家庭 背後仍可充滿溫情 - 天天要聞

電影在故事的鋪陳上,也有達到基本的合理性。在陳伯昌突然病故這項重大轉折到來前,能夠適時的透過多場戲碼,讓人對林秀英及她的女兒目前的生活情形,有基本的概念。三位女兒陳宛青、陳宛瑜、陳宛佳均事業有成,一位擔任舞蹈老師、一位是醫師、一位則負責經營母親的餐廳,乍看之下均有美滿的生活,但卻籠罩在陳伯昌這位問題男子的陰影下,這種鮮明對比的塑造方式,自然也讓故事的可看性得到提升。

在陳伯昌病故後,緊接而來的操辦喪事,便是《孤味》的重頭戲。單就喪禮本身而言,其實屬於再平凡不過的事務,不過導演許承傑仍儘可能地發揮創意,透過一些創意橋段的安排,如不同宗教團體的「拼場」、某種生物的亂入、靈堂照片的選擇等事務,讓本應較生活化的情節變得頗有娛樂性,展現了敘事上的出色功力。

台灣電影《孤味》:一個問題家庭 背後仍可充滿溫情 - 天天要聞

笑點的運用 有上乘水準

本片在笑點的運用上,亦展現了上乘的水準,能夠透過較生活化的情節,營造出引人發笑的效果,而且此類情節均不至於顯得過於浮誇,能讓人相信這是日常生活中,很有可能實際發生的事情或對話,使歡樂元素顯得更有說服力,不會淪為綜藝節目式的耍寶。歡樂元素的使用,亦堪稱火候得宜,僅起到適時調劑電影氣氛的作用,不至於讓本片蛻變為喜劇類型,以此與親人過世的情節相襯托,也不會讓人感到有違和感。

陳伯昌在世時未善盡家庭責任,是《孤味》故事性的重要來源,本片對此的刻劃稱得上頗為飽滿,透過多場母女間的對手戲,將這個家庭背後的故事塑造的頗為飽滿,讓劇情有足夠的厚度。有時,也善用安插過往回憶片段的手法,將這個家庭過去的點點滴滴,能夠更為具體的彰顯出來,儘管過程中相當多次出現變換時間線的情形,但在敘事層面仍顯得頗為自然,非但不會讓人感到混亂,甚至還頗為自然的互相襯托。

台灣電影《孤味》:一個問題家庭 背後仍可充滿溫情 - 天天要聞

林秀英如何看待陳伯昌的過世,本片的刻劃也很有質感。後者幾十年來均未盡到丈夫的責任,自然也讓她對陳伯昌有所不滿與怨懟,但本片絕非那種刻意突顯負面情緒的作品,相反的,反而用頗多的份量闡述林秀英對丈夫的情感中,較為正面的元素。

女主角身為已達古稀之年的高齡婦女,傳統價值觀對其的熏陶,可說是深入骨髓,因此可以從許多情節中,看出其受此影響之處。如儘管丈夫早已失職,但她仍相當看重當初結婚的山盟海誓,始終拒絕簽離婚協議書;往後陳伯昌過世時,儘管她大可放手不管,但仍盡心儘力的操辦好後事。從諸多面向而言,都使角色本身與人類的傳統美德,起到互相襯托的作用,並讓電影展現情感溫度。

台灣電影《孤味》:一個問題家庭 背後仍可充滿溫情 - 天天要聞

女主角的寬大心胸 成電影亮點

此外,女主角心胸的大度,更在片中得到紮實的塑造,這主要體現在她對待丈夫生前最後的情婦蔡美林的態度上。一般而言,元配與小三的關係都勢同水火、甚至前者恨後者入骨,不過《孤味》並非屬於遵循兩者對立關係的作品,反而着重在包容這項美德上,甚至兩者之間的對手戲還塑造的頗為溫情,讓故事得以綻放更為正面的光芒,成為電影的重要亮點。

飾演林秀英的陳淑芳,本身也是讓本片能有良好質感的功臣。一般說來,女演員都在二三十歲正值青春年華時,憑藉良好的本錢在演藝界大放異彩,然而她儘管今年已81歲,卻藉著對角色的出色詮釋,鋒頭大大蓋過片中諸位年輕女星。若沒有陳淑芳的演出,本片毫無疑問將失色不少。

台灣電影《孤味》:一個問題家庭 背後仍可充滿溫情 - 天天要聞

有關女兒角色的刻劃,整體而言或許不如林秀英一角那麼突出,不過仍算有一定的特色,有的背後甚至也有一定的故事可挖掘。電影也透過對她們的刻劃,為本片創造額外的觀賞面向,讓故事在圍繞喪禮本身之餘,仍有其他支線可以襯托主線,使劇情更為豐富。

《孤味》的故事其實相當生活化,劇情的塑造也不以戲劇張力取勝,但電影本身卻憑藉故事的飽滿刻劃,以及過程中所展現的正向美德、情感溫度,讓本片仍有不俗的觀賞性,足以成為劇情片類型的成功典範。

台灣電影《孤味》:一個問題家庭 背後仍可充滿溫情 - 天天要聞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雙金王!孫穎莎激動落淚 - 天天要聞

雙金王!孫穎莎激動落淚

北京時間25日,2025年多哈世乒賽結束了女單決賽的爭奪,孫穎莎4:3戰勝隊友王曼昱奪得冠軍。這是國乒本屆比賽收穫的第二枚金牌,孫穎莎也實現了世乒賽女單兩連冠。資料圖:孫穎莎 圖片來源:國際乒聯(ITTF)社交媒體在守住各自半區後,孫穎莎和王曼昱如願會師決賽,幫助國乒提前鎖定冠軍。作為隊友,兩人也非常熟悉彼此。本...
這出大師劇在滬演出,講述第一代紅色印鈔人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這出大師劇在滬演出,講述第一代紅色印鈔人的故事

5月23日晚,以1952-1954年在上海商學院任教的馮國樑先生為原型創作的話劇《我帶着第一套人民幣進上海》在奉賢區海之花青少年活動中心鯨魚劇場首演。據悉,該劇為上海市文教結合2025年大師系列校園劇創編巡演立項項目。《我帶着第一套人民幣進上海》是一部聚焦新中國金融攻堅戰的紅色題材戲劇,以新四軍印鈔員馮國樑的視角展...
「紅椅子」再現,《中國好聲音》「重生」?《亞洲新聲》對陣《歌手》,年輕新人能否撼動老牌音綜 - 天天要聞

「紅椅子」再現,《中國好聲音》「重生」?《亞洲新聲》對陣《歌手》,年輕新人能否撼動老牌音綜

每經記者:宋美璐 每經編輯:魏官紅在《歌手2025》上線僅兩期便引發「馬嘉祺揭榜」「林志炫淘汰」等熱議之際,愛奇藝新推出的音樂綜藝《亞洲新聲》於5月23日上線,悄然切入競爭最激烈的音綜(音樂類綜藝節目)競爭,並以「亞洲新聲收留心碎歌手觀眾」詞條登上微博熱搜。《亞洲新聲》聚焦年輕新人挖掘,被網友認為是《中國好...
范丞丞、楊超越、陳都靈等34名演員參加培訓班!增加稅法課學時,廣電總局邀律師講解實務案例 - 天天要聞

范丞丞、楊超越、陳都靈等34名演員參加培訓班!增加稅法課學時,廣電總局邀律師講解實務案例

2025年青年演員和經紀人培訓班(第二期)於5月18日至21日在京舉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建國出席開班式並授課。據新京報,白宇、陳都靈、春夏、范丞丞、井柏然、焦俊艷、楊超越、朱亞文等人參加了本次培訓班。本期培訓是廣電總局組織的總第6期青年演員和經紀人培訓班,也是廣電總局研修學院與北京廣電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