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女孩主動搭訕來旅遊的中國小伙,希望小伙能花300萬敘利亞貨幣娶自己去過安穩日子。」近日,有網友吐槽某短視頻平台上有大量不同用戶發佈以外國年輕女孩為背景的視頻,並配上「敘利亞女孩主動搭訕來旅遊的中國小伙,希望小伙能花300萬敘利亞貨幣娶自己去過安穩日子」等雷同的文案。
平台方回應稱,部分用戶發佈同質化虛假信息為交友類app引流,已對違規賬號禁言並下架相關視頻。
記者調查發現,批量發佈雷同內容,通過矩陣化傳播博取流量的現象在短視頻平台上並不少見,有的更是趁機推銷商品、帶貨牟利,套路十足。其中,又以上演夫妻關係、婆媳矛盾等家庭話題的雷同內容居多,如「五套房全給兒子,晚年卻讓女兒養老」「嫁了三個老公,個個都打我」「十年前借給哥嫂10萬,今天還了10萬,居然說還清了!」粉絲量高達500多萬的用戶「李***」近期頻繁更新,於5天內連發6個關於「52歲單身大媽居然懷孕了,孩子究竟是誰的,女兒氣得直哭」的視頻。播放量最高45萬,最低也有近10萬。
同一用戶或不同用戶批量發佈同質化內容,真的只是用戶的個人行為嗎?這些或與一些mcn機構片面追求流量,以矩陣傳播名義、行網絡水軍、引流炒作之實等有關。不僅透支着公眾信任,也破壞網絡輿論生態。對此,專家呼籲,應加強mcn機構及賬號信息透明度,防範批量操縱賬號導致的網絡亂象。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翟鈺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