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最大的悲哀,不是離婚,而是這3個字

常言道,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子女的家,不會是父母的家。

以前不懂,現在成年了,兄弟姐妹也個字成了家,才深刻的體會到,這句話真實的含義。

不管是已婚還是未婚,特別是那些婚姻不幸福,大齡未婚的女孩來說,她們是沒有家的。

即便小時候,跟兄弟姐妹們感情都很好,各自成家後,好像,很多話都不能說了,也默契的疏遠了。

再後來,女人有婆家,有娘家,唯獨,就是沒有自己的家。

女人這一生,最大的悲哀,大概就是這3個字:沒有家。

1、在婆家是外人,在娘家是客人

多少人,在婆家裡受了委屈,如果還有一個不作為的老公,傷心難過的時候,連離開靜一靜的勇氣都沒有。

對於遠嫁的女孩來說,吵架了,鬧矛盾了,也只能都小區的樓下,一個人哭一會,然後再假裝沒事的回家。

娘家,是回不去了,而自己,沒有自己的避風港。

沒有朋友,朋友都已經成家,全職在家後,連收入也沒有,這時候,連去酒店住兩天的錢,都拿不出來。

吵架時,對方一句:「你滾,這是我家,要走也是你走」,萬般滋味湧上心頭,說不清是什麼滋味。

所有的受的委屈,都只能壓抑着,也只能獃著,受着,融不進的家,也要努力融。

放眼看去,好像身邊的人,都是親人,可卻不知道,哪裡才是自己的家,這種感覺,只有親身體驗,才能體會到。

2、即便有家,也不屬於自己

雖然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

可是啊,我們都清楚的知道,父母的家,是兒子的家,不會是女兒的家。

女兒就是一輩子不結婚,也無法一輩子呆在父母家。

哥哥弟弟結婚後,那個家,好像就回不去了。

每次回去,看到一家人其樂融融,帶孫子、孫女的父母、弟媳、嫂子,全家人已經形成了一種相處方式。

反倒是自己,孤身一人,回去後,更像是一個外人。

拘謹,無所適從,沒有人關心你,也沒有了自己的房間,來去匆匆,如過客一般。

明明有兄弟姐妹,卻再也沒有了溝通;明明有父母,卻不知道歸去何處。

萬家燈火,卻唯獨沒有一盞,為孤獨的靈魂安放。

3、有自己的家,才有安全感

有人說:「我在哪,哪就是家,家是自己給自己的,不是別人給的」。

如果真的是,在哪,哪就是自己的家,就不會有這麼多的人,過着這麼辛酸的日子。

因為,家的概念,不止是能住的房子,還有工作,穩定的收入,自己也能衣食無憂。

女人如果能有自己的房子,有收入,她到哪,她都會有自己的家。

因為無論當下的她,做出怎樣的選擇,是結婚還是不婚,她的家,就是她最後的退路,也是她最大的底氣。

女人沒有房子,就像是漂浮的浮萍。

有婚姻的時候,是在池塘里的浮萍;沒婚姻的時候,就是漂泊在社會上的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