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2021年01月28日21:20:07 情感 1617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原創文章,歡迎閱讀,抄襲洗稿必究)

文|諸神的恩寵

1927年的一天,魯迅在案頭寫下一段話。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着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這段話,後來被收錄進了《而已集》。

2013年,周星馳拍了一部電影。電影中,妖魔橫行,人類苦不堪言,後來玄奘降服了妖魔,帶領它們前往西天求取真經。

周星馳用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人類的悲歡可以相通。前提是,我們吃過他人吃過的苦,受過他人受過的罪。

這部電影,是《西遊降魔篇》。從玄奘的經歷里,能看到千千萬萬人的心靈成長史。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一、   沒有同理心,不可能理解生命的意義‍

電影一開頭,魚妖經常吃人,漁民們人心惶惶。

假道長興師動眾地做了一場法事,隨後,一具魚屍浮上水面,眾人歡呼雀躍。就在這時,玄奘突然冒出來,一本正經地告誡眾人:魚妖並沒有死,危險仍然存在。

玄奘的話,犯了眾怒。從人群中走出一位大嫂,指着玄奘問:「你有沒有死過老公?」玄奘握住她的手,表情複雜地說:「大嫂,我沒有老公的。」大嫂像沒聽見,繼續問:「你有沒有死過老公?」玄奘無奈地答道:「大嫂,你相信我,我真的沒有老公。」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這段對話,一來一去,看似搞笑,其實大有深意。

玄奘是男子,不可能有老公。大嫂不是盲人,當然知道這一點。那她為什麼還要這麼問?其實,她的潛台詞是:我老公都被魚妖吃了,你竟然還說那條魚(已被道長打死)是無辜的。你良心何在!?

玄奘連說兩遍「我沒有老公」。他只是從字面上回答了問題,卻根本沒聽懂大嫂的言外之意。

大嫂說得很明白,玄奘卻聽不懂。此時的他,處於耳盲階段。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在這裡,玄奘對大嫂有同情心,卻沒有同理心。

同情心和同理心,雖一字之差,含義卻相去甚遠。同情心是指,看到別人的痛苦,引發自己的惻隱之心,暗含着居高臨下的意味。同理心是指,能認真傾聽對方的話,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有同理心的人,會把自己和他人放在同一位置,不會居高臨下。

此時,玄奘涉世未深,他學佛只學到了皮毛,還沒能領悟到精髓。因此,面對大嫂的喪夫之痛,他無法感同身受。

玄奘一心想斬妖除魔,為民除害。他卻不知道,世間最大的魔,只存在於人心。玄奘自己就有心魔。那心魔,是他不肯面對「自己是凡人,是凡人,就有七情六慾」的事實。

二、真正的成長,在於身心合一‍

小女孩被魚妖吃掉後,玄奘非常內疚。

隨後,他陷入了強烈的自我懷疑中,他邊哭邊問師父:「我什麼都不會,你是不是找錯人了?」師父告訴他:「絕對沒有找錯人,你只是差了一點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師父說的「一點點」,是指心口不一。

玄奘的心口不一,是潛意識的,他自己並不知道。比如,師父拿起鵝腿大快朵頤時,他明明想吃,嘴上卻說:「師父,我們是出家人,你這樣做不對。」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再比如,段小姐讓他幫忙按住肩膀的穴位時,他想幫忙,又怕破戒,於是只好一邊按穴位,一邊扭過臉去。結果呢,等他再扭過臉時,兩行鼻血噴涌而出,滿滿的喜感。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這正應了那句話: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那一刻,玄奘愛上了段小姐。段小姐也被玄奘的一身正氣深深吸引,愛上了玄奘。她閉起雙眼,向玄奘索吻。這一幕來得太突然,把玄奘嚇得不輕。最後,他做了愛情的逃兵,連爬帶滾地跑掉了。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玄奘三番五次強調說:「男女之間是小愛,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是要為世間的大愛去修行的。」 這種執着心,讓他變成了睜眼瞎。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在蓮花洞,段小姐求愛失敗,傷心離去。望着段小姐的背影,猴妖說:「段小姐的身材真是棒!」玄奘問:「你怎麼知道的?」 猴妖答:「我用眼睛看到的。」玄奘又問:「我怎麼沒看到?」 猴妖答:「因為你的眼睛瞎了。」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真相明明在眼前,卻始終看不到真相。此時的玄奘,不僅耳盲,還眼盲。

真正的成長,是身心合一。師父幾次說玄奘「差一點點」,說的就是他心口不一。

玄奘一直活得很擰巴。他一邊以自己是驅魔人為榮,一邊又在內心不斷否定自己;他一邊強調自己沒有情慾,一邊又對段小姐萌生愛意。慾火在他心中熊熊燃燒,越燒越旺。他反覆強調自己沒有情慾,不過是在壓抑真實的自我。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認識自我,是人一輩子的功課。真正的自我認同,是指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且深深愛着這樣的自己。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通過不斷抉擇,逐漸認識自己,最終獲得自我認同。自我認同的結果,就是身心合一。

一個心口不一的人,不可能真正的成長。比如,耳盲眼盲的玄奘。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三、愛,能療愈世間一切傷痛‍

段小姐想找個如意郎君,結婚生子,過普通人的生活。而她的如意郎君,正是玄奘。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然而,段小姐的深情表白,換回的卻是玄奘的一臉鄙夷。他甚至咬牙切齒地說:「神經病!」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玄奘愛不愛段小姐?當然愛!

一次,段小姐裝死,玄奘將她抱在懷裡,傷心痛哭。段小姐欣喜若狂地說:「你還不承認你愛我?」那一刻,玄奘的心魔悄悄隱退。他第一次默認了自己有情慾。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月圓之夜,段小姐在月光下白衣獨舞,看得玄奘快要醉了。收服豬妖后,段小姐把無定飛環戴在了玄奘的無名指上。無定飛環入肉生根,玄奘竟舉起大石頭說:「我不要跟你共結連理,我摘不掉這指環,我就不要這指頭!」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此時的玄奘,不僅耳盲眼盲,還心盲。他深愛着段小姐,卻不敢承認。他覺得,一旦承認自己有情慾,就等於承認自己不配做驅魔人。而這,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

哀莫大於心死。

段小姐離去前,捧出殘破不全的《兒歌三百首》。書的封面上,印着一個大大的「愛」字。那是她用心拼成的。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走出蓮花洞後,玄奘望見一輪明月,段小姐的身影重現眼前。瞬間,他黯然神傷。

電影結尾,段小姐死在猴妖的雙掌之下,她的靈魂化作了漫天煙花。玄奘遙望着天空,淚流滿面。此時,他才真正體會到大嫂喪夫時的錐心之痛,才真正理解了生命的意義。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也是從這一刻起,玄奘心中再無牽掛。面對猴妖,他就地打坐開始誦經。隨後,佛祖現身,降服了猴妖。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這一幕,正是《心經》里所說的:「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此時的玄奘,已經從耳盲、眼盲、心盲之人,變成了真正有慈悲心的覺悟之人。

在他心裏,眾生之愛皆是愛,沒有大小之分,也無男女之別。玄奘的徹悟,是段小姐拿命換來的。所以,他才會說:「有過痛苦,才知道眾生的痛苦。有過執着,才能放下執着;有過牽掛,才能了無牽掛。」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此時,玄奘終於親手補上了那「一點點」。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有了去西天取經的資格。

一個人,要受過多少苦,才能對他人的苦難感同身受?

一個人,要多勇敢,才能平靜地接納真實的自己?

一個人,要行過多少路,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

電影里,玄奘給出了答案。

世界上本沒有完人,追求完美的人多了,也就出現了各種心理疾病。每個人都是血肉之軀,都要經歷生老病死,學會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坦然接納真實的自己,坦然地擁抱真實的自己,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之人。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魯迅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寫下這句話的同時,他也忠實地記錄下了鄰人的種種生存狀態。這恰好證明了他對他人苦難感同身受。再說,如果沒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他又怎麼可能寫出《祝福》。

魯迅: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周星馳:未必,吃過他人苦,定知他人痛 - 天天要聞

周星馳用一個看似荒誕的故事,講了一個發人深省的事實:人類的情感是相通的。敢於面對真實的自己,才能成為真正的勇者。到那時,連佛祖都會幫你。

其實,魯迅和周星馳是一類人。他們眼裡,有眾生。他們心中,有大愛。

(完)

作者介紹:諸神的恩寵,寫作者,多平台簽約作者。本文為原創文章,抄襲或洗稿必究。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