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2021年01月22日04:00:13 情感 1256


小情侶們或者夫妻們肯定都有過這樣的困擾:本來是開開心心討論電影/美食/綜藝,或者只是某件小事,結果一言不合就吵起來了!

兩個人都氣呼呼,覺得對方不可理喻,最後不歡而散。

某乎上僅僅「為什麼情侶間總是因為小事吵架?」這一個小問題,有4,079,696次的瀏覽量,也側面印證了大家對這件小事的關心。

所以今天我們也來說說「為什麼你一跟TA說話就生氣」。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01

在這裡我們先引入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彙「感受」,意思為「接觸外界事物得到的影響,體會」

你可能知道「感受」意思,但是很多時候你不一定能意識到自己的感受。

拿我們上文的例子,你和男朋友一起看了一部電影,你很喜歡,說「這部電影太好啦,大作!」

男朋友一臉不屑「哪裡好啊,講了半天也沒說出來什麼。」

這個時候你肯定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無趣啊,對電影理解太差了。

但其實,這個時候你們不是真的在聊電影,你們真正想表達的,是你們當時的感受。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你說這部電影是「大作」,是因為你被這部電影喚起了一些強烈的內在體驗。

但是我們不習慣直抒胸臆,所以偷偷改換成「這部電影好」,好的是這部電影,跟我的關係沒那麼大。

男朋友想表達的也一樣,他想說的是「他激活的是一些和你不一樣的感受」,但他也偷偷包裝了一下說法,變成「這部電影沒什麼。」

本來因感受而起的分享,好像變成了一個純粹對電影的討論,我們盯着它,非得分個是非對錯,但這那裡會有定論。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我們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感受,這本就很常見。

甜咸粽子、甜咸豆腐腦、甜鹹湯圓的世紀大爭論都讓人討論的不亦樂乎。但是這樣不一樣的感受,我們很容易就能接受。

但很多不一樣感受,是隱形的,特別是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常常會忽略。

比如:男朋友給你打電話,你沒聽見。

發現的時候有好幾個未接來電了,你趕緊撥回去,他卻怒氣沖沖「你幹什麼去了?怎麼不接電話?太不靠譜了!」

你開始還解釋,手機調了靜音沒聽見。

但對方並不想聽你解釋:調了靜音怎麼不調回來?——你也很委屈,對不對?心想「這又不是我的錯。」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你以為這個時候你們是在談對錯嗎?

其實也不是,你們還是在交流感受。

對方是在批評你的行為嗎?看似是,他在表達你的不對。但其實他想表達的是當時的情境喚起了他的一些感受。

他想表達,卻沒有表達出來的是:以前你隨時都能回復他的時候,他的感受多麼安心,剛才失去聯繫的時候,他感到多麼的恐懼,抓狂。

你當然沒有這種感覺,你好端端地呆在家裡,什麼都不知道。但如果你能聽到他潛在的那些表達,你就會說:「哎呀,你當時是不是急壞了?」。就可以安撫到他的情緒,也不用在電話這件事上來回計較了。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客觀世界裏,但每個人主觀上的感知和理解,以及內在的反應,都是千差萬別的。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交流,努力讓對方理解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也盡量站在對方的角度,體會他正在感受的一切。

這種相互融匯的努力,構成了我們的親密。


02

get到這個知識點,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小仙老師有三個建議給到大家:


1. 建議說話的人,更直接地說出感受。

多用這樣的句式「我有種什麼樣的感覺」,而不要把它包裝成「這個人怎樣,這句話怎怎麼」。

我們經常把感受放到一個客觀的東西或者事情上,看上去彷彿更安全,但其實更容易造成衝突。

之前跟大家分享過,人們對一致性有非常執着的追求,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會把感受的多樣誤以為事物本質的分歧,會引起我們的不安,而如果用感受表達,(我們確實會在同一時間對同樣的事物,產生不一樣的感覺,而且他們是可以並存的)就安全得多。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2. 建議聽話的人,要學會聽懂對方的表達。

有時候對方的表達,你是要去掉一層包裝的。

妻子可能會說「你這句話很傷人」。作為丈夫,你能不能聽到她這一刻其實是在說「我現在很受傷」。她的表達不精準,需要你特別用心地聽出來。

還有的時候,對方可能會通過行為表達感受。比如老公晚上很晚不睡覺玩手機,他可能不說,但他在表達他很焦慮。

如果我們能看到行為背後的感受,幫他把感受直接說出來,也許他就不需要再通過行為的方式去表達了。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3. 建議每一個人,不要着急幫着對方消除感受。

這裡主要指的是負面感受。我們對負面感受,尤其是別人的負面感受,經常是不耐受、受不了的,這時候就容易用一些否定的方式,做不到完全的認可。

給大家舉個例子,妻子早上起不來床,說「我太困了,不想上班」,你作為丈夫要怎麼說?

大概的答案可能有這樣幾個方向:

有人是給她算經濟賬,不上班不行,家裡需要這筆錢。

有人是講道理,說我也很累,但我們不能被它打敗。

有人是想怎麼解決問題,說你困的話,以後要早一點睡。

還有人乾脆說就別上班了,我養你。

但是這麼多的方向,可能都不是最好的回應。

她可能最想聽到的就是一句:「是的,太累了。」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這句話有什麼用呢?沒什麼用。我們說出這句話來,也不能幫她消除這種感覺,但我們能夠稍微體會一下她的內心世界,這就是親密的意義。

對方不開心最終只能對方自己化解。

我們沒有那麼大力量幫對方化解,如果能陪着他呆會兒,聊幾句,體會一下他的不容易,已經很好了。

如果太急於證明自己有力量,想幫對方把壞情緒都趕跑,有了感受就會有評判,反而連一起呆會兒的人都沒有了。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我是最溫暖的@心理諮詢師黃小仙,如果覺得我說的有幫助,請為我點贊,您的贊同會讓更多人看到,也請關注我,一起成長!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在傳統家庭結構中,男人是家庭的頂樑柱,男性被視為家庭經濟支柱和決策的核心,需承擔養家糊口的責任。這種角色的定位源於農業社會對男性體力優勢的依賴,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 ‌尤其是我們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男人,應該說在我們年輕時更加深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 天天要聞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今年春節前,婆婆早早打來電話,說小叔子一家要帶着兩個孩子來城裡過年。我雖然心裏犯嘀咕,但還是笑着應下了——畢竟老人盼着團圓,總不能掃了興。臘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着大包小包進門了。從那天起,我的「春節假期」就徹底變了味。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 天天要聞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7月1日晚,大連體育中心主場館外暴雨如注,電閃雷鳴中,一名身穿藍色球衣的少女孤身站在黑暗中哭泣。她與前來接她的父親因信號中斷、場地不熟而「失散」。正當她無助之際,路過的攝影師李正彥夫婦主動停車相助,冒雨驅車輾轉10多分鐘,最終讓父女二人團聚。面對網友的稱讚,這對「90後」夫妻卻說:「每個大連人都會這麼做。...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 天天要聞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一場車禍毀一生:25歲女孩高位截癱,男友一家集體「消失」2025年4月5日,甘肅白女士的人生被徹底改變——男友張某某駕車時疑似分神駛入對向車道,與一輛大貨車迎面相撞。事故導致白女士脊髓損傷、高位截癱,而張某某及其家人僅受輕傷。事故現場 圖片來自上觀新聞更令人心寒的是,據白女士稱張某某最初承諾「結婚+終身照料」...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 天天要聞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第一節:燃燒的甜蜜我們是被時光遺忘的火焰,兩顆拒絕融化的糖——在命運的玻璃櫃里,用甜膩的反抗,灼燒每一寸陳舊!看啊!包裝紙剝落處,不是霉斑,是血管般暴起的糖霜!我們的甜,早被烈日晒透,卻比任何新品都更燙喉!第二節:黏連的宣言你說我們像被遺棄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 天天要聞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其實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如果你不信的話就問問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做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我們現在都是退休的人了,年輕時干過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大事沒有,如果說不出來就是一直在混日子,到現在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而活。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 天天要聞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滿心期待送出禮物,女生收下的那一刻,心裏既開心又疑惑:她到底是咋想的?別迷茫!女生接受禮物可不只是收東西這麼簡單,背後藏着不少小心思。從這 3 個維度分析,幫你讀懂她的真實態度!一、看關係!
50歲之後,善待自己,富養自己,學會愛自己,養成這6個好習慣 - 天天要聞

50歲之後,善待自己,富養自己,學會愛自己,養成這6個好習慣

#晒圖大賽#如果人生三萬天,到了五十歲之後,人生已經走了一大半的時間。年輕的時候,總覺得來日方長,總覺得自己有的是時間。等到了五十歲之後,看着身邊有些認識的人,突然之間,就消失在人海,就會明白:人生無常,生命脆弱。經歷過世間冷暖,也品嘗了人
抉擇之間 刻畫怎樣的自己 - 天天要聞

抉擇之間 刻畫怎樣的自己

◎邱岳 《給青年叛逆者的信》,近些日子讀到最喜歡的一本書。作者希欽斯被譽為當代著名的新聞記者和專欄作家之一,是一個苛刻的批評者,嘴毒手狠。從這本書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