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晴風
圖 |網絡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
可現實中,卻有很多的家庭一點也不和睦,而不和睦的根本原因,就是丈夫對妻子不夠好。
他們總是對妻子呼來喝去,讓妻子在婚姻生活中感受不到幸福。
但其實這種對妻子不好的男人,都會得到這種報應。
01 現實中,有很多人,對老婆一點也不好
不知道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男人,他們依然有那種男尊女卑的思想,總覺得妻子就該在家做家務照顧自己。
於是每天他們和大爺一樣,什麼都不管,等着妻子去照顧。
有時候妻子在帶孩子,家裡亂了,他們也不會動一下,有時候妻子在忙,孩子哭了,他們也裝作沒聽到,甚至還會責罵孩子的哭聲影響他。
於是他們每天的生活就是早起上班,晚上回家,然後時不時指責妻子,時不時埋怨妻子。
而一個女人和這樣的男人在一起,她們除了崩潰就剩無奈了。
她們在這段婚姻中感受不到任何的幸福,也讓這段婚姻,消耗了她們對生活的熱情和希望。
從一開始的愛丈夫,慢慢到了嫌棄丈夫,甚至慢慢想離開這段婚姻。
也許一開始男人並不覺得對妻子不好就會如何,可慢慢時間久就會得到報應。
張軍就是一個對妻子一點也不好的男人,對妻子來說,不僅是喪偶,還會給自己添堵。
她的妻子自從有了孩子後,由於沒人照顧便辭職在家了,每天照顧孩子,照顧家裡,而張軍則越來越誇張。
他覺得妻子離了他就活不下去,覺得妻子沒有收入,要指望自己,於是對妻子呼來喝去。
每天他回家後,看到妻子飯沒有做好,他會很生氣,就會責罵妻子,當看到家裡亂了,他就會很生氣。
每天妻子忙得團團轉,他卻覺得妻子就在家帶個孩子有什麼好累的,於是她對妻子一點也不好。
而妻子看着這樣的丈夫,從一開始的解釋,到慢慢地失望,最後話越來越少了,只是為了孩子而維持着這段婚姻。
其實,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男人,總以為妻子嫁給了自己,就是自己的人,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但其實一旦這樣對待妻子,終有一天會得到報應。
02 對老婆不好,終會得到這種報應
其實,很多人總以為對妻子不好沒關係,但其實對妻子不好的男人都會得到報應。
也就是他會在晚年的時候孤苦伶仃,沒有人會在乎他。
其實一個男人對妻子如何,對自己的後半生影響非常大,有些男人總以為,以後有子女。
但其實因為他對妻子的不好,會讓子女從小嫌棄他,也因為他對妻子不好,孩子們從小不喜歡和他們在一起。
而對妻子的這些不好,也許妻子做不了什麼,可是這些點滴的不好,終會一點一點寒了妻子的心,讓妻子對他再也沒有什麼希望和愛可言。
他們的妻子會越來越封閉自己,會越來越不願和他們交流,也越來越不會和他說心裏話,感受不到丈夫的好,慢慢他們對丈夫也開始無視,甚至會越來越不關心丈夫了。
比如丈夫身體不舒服,她們只會象徵性地說:去看看吧!把葯喝上,就沒有了。
她們不會細心地催着陪丈夫一起去醫院,更不會給丈夫準備好葯,讓丈夫喝。
年輕的時候,他們會讓妻子積攢失望,等到年老的時候,妻子就不會在乎和管他們,不願操心他們的衣食住行。
畢竟那個時候,妻子會覺得,孩子也大了,多半輩子結束了,丈夫的作用也不大了,此時報應的時間就到了。
張姨現在和丈夫過的就是這樣的生活。
年輕的時候,張姨因為帶孩子,受了丈夫無數的氣,甚至丈夫總是把張姨當做保姆一樣的對待,這樣的方式,讓張姨心寒不已。
丈夫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就是不關心和不在乎張姨,總是指手畫腳。
為此張姨心涼透了,後來孩子養大了,去外面上班了,而丈夫則退休了,此時丈夫的身體慢慢不好了,經常生病,而張姨則不願去管。
張姨不是和朋友們約着去旅遊,就是自己去逛街,她只會給丈夫做飯,洗衣服,剩餘的她都不怎麼管。
當丈夫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她就會說,你去醫院看看吧!然後就不怎麼管,丈夫如今總是埋怨張姨對自己不好,張姨卻說,年輕的時候,你對我不是一樣嗎?
一句話令丈夫不知道說什麼。
其實一個男人,一旦對妻子不好,終有一天會受到報應,這樣的報應有時候自己真的承受不住。
03 對老婆好,人生才幸福
而那些對老婆好的人,人生才會幸福,事業也順利,家庭也和睦。
他們從不會覺得妻子就該照顧自己,而是覺得這是一個家,兩個人要共同努力,於是他們不管多忙多累,都始終很在乎妻子。
張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他和妻子結婚後,就對妻子特別好,他說妻子是陪伴自己度過餘生的人,一定要對妻子好,於是他不管多忙,多累,回家都會給妻子幫忙,經常送妻子禮物。
甚至經常帶妻子去旅行。
也是因為這樣,妻子越來越愛他,如今雖然老了,兩人之間的感情依然很好。
其實,一段婚姻就是這樣,當一個男人對妻子越來越好,婚姻就會越來越幸福,晚年也會越來越幸福。
可倘若一個男人,對妻子不好,慢慢妻子就會寒心,最終也越來越不愛,等到老年的時候,就不願照顧丈夫了。
所以,也許今天,很多人覺得對妻子不好沒關係,可是等到老年,一個人獨苦伶仃的時候,就會明白,自己當初錯得有多離譜。
重要的是真正到了那一天,我們也沒辦法說什麼,畢竟最初是自己做錯了。
所以從現在開始,好好對待妻子吧!現在的好就是為自己積福,為自己老年的生活積福。
-END-
作者簡介:
晴風,用一書一筆,了解人生百態,唯願握書解人生,執筆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