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傑很納悶,事情已經過去一周了,還是沒有消息,看來這次請客又是浪費錢財了。都說拿人手短, 吃人嘴短,上了飯局好說話,怎麼每次請人吃飯,求人辦事都沒下文呢。
看對方在飯局上也說得好好的,又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就是幫自己引薦個專家,這人太沒信用了。
朋友聽了林傑的吐槽,卻說:別老埋怨,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這就是你情商低,不懂抓住時機,在飯局上求人辦事,散席後可是大好機會,好好抓住,事情基本就成了。
林傑一臉懵:我在飯局上已經是好菜好酒,奉承對方,敬了不少酒,這還不夠啊。對方也當場答應了要幫忙,難道要散席後再去拜訪下對方,提醒下對方快點把事情辦了?
朋友說:像你這麼一搞,人家更不願意幫了,求人辦事是高情商的活,要把細節做到位,站在對方的角度着想,對方才願意幫你。
求人辦事需要組飯局,說明雙方關係沒那麼鐵,事情也比較重要。大多數人的習慣是在飯局吃到一半,或是吃得差不多,再開口請對方幫個忙。
其實這時機不太好,尤其是有其他人在的場合,會讓對方感到有點「要挾」的意思,剛吃了你的嘴短,不太好直接拒絕,只能先應下來,但內心不太痛快。
就像男孩子非要當眾表白,周邊圍着一群人,女孩子像拒絕又不太好開口,只能傻乎乎說:你先起來再說。
另一點是飯局有酒時,喝多了說,對方聽下來後,也容易忘記,或是被當做是開玩笑。倘若不是真心想幫,事後也可以找個借口:當時有點喝多了,其實我也幫不了這個忙。
散席後反倒是最好的救人時機,飯已經吃完,前面也留下不錯的印象,趁着人不多,認真向對方「求助」,把我們的困難說出來,以謙卑的態度詢問對方:有沒有可能幫下這個忙?
真誠一些,此時對方通常都會給個面子。即便對方拒絕了,因為飯局已經結束,對方也不會太尷尬。
此時我們要表現出體諒對方的難處,以理解的態度送走對方,也能給對方留個好印象,下次有事情還能再找對方,不要影響彼此的關係。
如果我們是在飯局上就已經說好,對方願意幫這個忙。散席後依然是個表現的時機,我們可以提前準備點小禮物,比如家鄉小特產,向對方表達謝意:
我知道這個事情挺麻煩您的,準備了一點小禮物,希望你不要嫌棄。
然後再親自送對方出門。一則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尊重和感恩,二則提醒對方不要忘記了這個事情。對方結下這個禮物,回到家裡,自然就記住了這個事情,而且心裏也受用。
不管對方幫不幫忙,如果對方明顯有點喝多,我們不妨主動幫對方叫個車,安排妥當後,目送對方離開。
隔一會再打個電話跟對方確認,是否安全到家,表達下關懷,以及下次有機會再聚的好意。不用再強調幫忙的事,對方心裏感恩,即便一開始拒絕,事後多數也會幫個忙。
所以求人辦事的飯局,不要把我們求人的意圖表現得太明顯,多考慮到對方的感受,散席後抓住時機去表現,把事情安排妥當,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誠意,事情最後都會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