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養老」正在興起,不去養老院,也不住女兒家,省心

2020年11月17日23:56:04 情感 1618

文 | 田喵喵,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

一種「新型養老」正在興起,不去養老院,也不住女兒家,省心 - 天天要聞

朱柏廬曾在《朱子家訓》中言: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意思是,偏重錢財,不孝順父母,這不是作為子孫應有的行為,只有理解父母,處處為父母着想,才能成為一個有孝心、有責任感的人。

誠然,子女該為父母着想,但現如今,與其說兒女為父母着想,更多的是父母為子女着想。

老人的「兩難」和養老院的「高門檻」

與傳統的農耕社會不同,現如今經濟高速發達,年輕人有事業、有夢想,甚至在離家千里的地方定居。

他們奔忙於工作和小家,很多時候,難以顧及父母的需求,或者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照顧不到父母退休後的無所適從。

而倘若老年人搬去和孩子們一起住,又很可能會加劇家庭矛盾,或者一些老人怕增加孩子們的負擔,不願去和孩子同住,但老人自己一人獨居,孩子又難免每天擔驚受怕。

三十而已中的顧佳非常希望父親能搬來和自己同住,但是父親卻堅持不來,父親覺得女兒能有今天不容易,不能再給他添亂了,況且父親在,小兩口生活總不那麼方便。

一種「新型養老」正在興起,不去養老院,也不住女兒家,省心 - 天天要聞

然而,因為不放心父親一人獨居,因為心裏有所害怕,顧佳大半夜被夢驚醒。

她夢到父親心臟病發作,痛苦地在床上咬着牙捂着胸口,努力地伸手想要拿床頭柜上的手機給女兒打電話,結果手機卻掉到了地上……

顧佳被嚇醒後非常的慌張,趕緊給父親打電話,結果父親的手機打不通,好在最後家裡的座機,父親接了,說手機沒電,自己沒事。

第二天,顧佳趕緊買了東西去看父親,父親懂得她心中的擔憂,主動提出去養老院生活,後來找了一個性價比高,條件也不錯的,父親開啟了讓女兒更為放心的晚年生活。

現實中,大部分的子女都有顧佳這樣的擔憂,卻沒有顧佳那樣的條件和能力,周邊地區更沒有那樣發達的養老體系,甚至根本找不到一家合適的養老院。

這時候,養老矛盾就突然出來了。

那麼,有沒有一種養老方式,既可以不去養老院,也可以不跟兒女同住呢?還真有,關於這種正在興起的「新型養老」,讓我們一起來看。

一種「新型養老」正在興起,不去養老院,也不住女兒家,省心 - 天天要聞

「新型養老」,兒女放心,老人開心又省心

很早以前,就有閨蜜一起在風景美麗的鄉村一起建一棟別墅抱團養老的新聞,但總覺得離我們太遠,畢竟建別墅、在別墅里錦衣玉食這樣的生活,不是普通老人能夠得着的。

然而,今年63歲的方嬸,居然在自己家和倆閨蜜抱團養老4年了,方嬸說:「自從我們住一起後啊,兒女放心,我們三位老人也住得開心、省心!」

事情還要從方嬸59歲那年說起,方嬸因為脾氣大,忍了她一輩子的丈夫,在方嬸退休後就和她離婚了,一兒一女都在外定居,方嬸捨不得老家熟悉的人事,就不願意去和兒女同住,從此便一人獨居。

好在離婚沒多久,方嬸就在一個老年舞團里找到了她志同道合的倆閨蜜,從此每天和閨蜜們一起練舞,早上出門,晚上才到家,日子過得特別充實,方嬸也很享受這樣的生活。

然而在一次練舞的過程中,方嬸腳崴了,兒子在國外出差,女兒剛剛生了孩子還在坐月子,方嬸不願意去麻煩那個早就離了婚的前夫。於是從醫院回來後,倆閨蜜就輪流在照顧她,每天給她買菜、做飯、洗衣服,陪她吃飯聊天。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半個月,方嬸突然覺得,以前每天練舞回來就面對四堵牆壁,家裡冷冷清清的,而自從自己腳崴了,閨蜜們來了,感覺整個屋子都有生氣熱鬧多了。

一種「新型養老」正在興起,不去養老院,也不住女兒家,省心 - 天天要聞

屋子是方嬸和前夫一起買的,足足100平米的三室一廳,離婚的時候前夫只帶走了一些存款,孩子們也基本不怎麼回來,倆閨蜜也都是單身獨居的女人,於是方嬸邀請倆閨蜜一起住進自己家裡來,早晚也好有個伴。

起初,倆閨蜜原本有所顧慮,但耐不住方嬸的再三懇求,便鬆口說:「那好吧,我們先搬進來住着,什麼時候你想清靜了,我們再搬走。」

誰知這一住,一轉眼就四年了。方嬸和倆閨蜜一人住一間屋子,一起做飯,早晨一起買菜,家務活也能有個人分攤,有時候還能一起打打牌,看看書,或者一起追劇,時間過得很快。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