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01
從活着的狀態來看,有些人活得很輕鬆,有些人活得很費勁。這不僅在於人和人之間的不同,更在於人和人所處的環境的不同。
活得輕鬆與否,可以取決於該不該活得輕鬆,也可以取決於一個人願不願意活得用力,
該不該,往往是環境在起作用,於你而言,周圍肯定會有人給你提這樣的建議:你應該怎樣,你不應該怎樣。這是一種外力,你接不接受這種外力,取決於你自己,以及你自己的內力在怎樣起作用。
願不願意,就是內力在起作用。別人會跟你說該怎樣不該怎樣,具體到你自己身上,更多是你願意怎樣或不願意怎樣。
外力和內力可以結合,也可以不結合,關鍵你要認識到哪一方對你更有利。如果外力對你有利,你可以多聽聽別人的建議;反之,如果內力對你更有利,你應該多聽聽自己的心聲。
有人會說,我分不清到底哪個對我更有利。如果是這樣的話,可以同時讓內外力起作用,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你自然會明白誰對你更有利。
不僅大到整個人生遵循這樣的道理,小到感情的事,也遵循同樣的道理。在你不懂愛情的時候,總會有人跟你說應該這樣去愛,不該那樣去愛,但你談過戀愛之後就會發現,別人跟你說的未必對,你自己理解的也未必錯。
02
老實人做事往往會一板一眼,通常都會默認走我們上面提到的那條路,先去經歷,經歷了一些事之後再總結經驗。
健哥就是這樣的人,在經歷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之後,他的老實人屬性也跟着發生了變化,值得不值得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認為犧牲換來的是通透,很值得,那就沒有錯。
昨天他看了我寫的關於備胎的文章之後,說跟他曾經的狀態很相似,雖然他在那個過程中一直不承認自己是備胎,只是認為在為愛痴狂,但現在他不想跟過去較勁了,大方承認了自己的備胎經歷。
談到備胎,就不得不提把他當備胎的那個女人。
把人當備胎的人分為這樣兩種:一種相對比較正常,只是因為不愛,拒絕以後,對方還在糾纏,就隨他去了,方正又不是自己要求的;另一種則是不懷好意,不說拒絕也不說接受,覺得自己在還沒玩夠的情況下,多養幾個備胎比多談幾次戀愛要好,這樣等到自己玩夠的時候,才有挑三揀四的餘地。
健哥愛上的就是第二種人,他是老實人,認為自己鼓起勇氣去愛一個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在對方既不接受又不拒絕的情況下,他認為是自己努力地不夠,從而不想着放手,而是更加拚命追求,就這樣在不知不覺間坐實了備胎的身份。
如果那個女人對別人也是同樣的態度,他或許會一直痴情;可悲的是,當他得知那個女人輕易就接受了別人的追求時,他心痛了,感覺自己被騙了,感受到的不是那個女人不愛他,而是把他當猴耍。
更過分的是,當他問那個女人為什麼要這樣對他時,得到的答覆卻是,「我知道你愛我,但是,我不確定愛不愛你,既然不確定,我肯定要貨比三家,我現跟別人戀愛試試,如果不滿意,如果感覺不如你,我就回來跟你戀愛!」
他明知道女人說這樣的話是在替自己開脫,是在故意捉弄他,但他卻當真了,覺得真正愛一個人,不該輕易放手。
可是,他的委曲求全換來的卻是對方分手之後去愛另一個人,並沒有愛他,那種狀態就像是:他一直在後面追着跑,那個女人卻一直奔向別人的懷抱,每次他都眼睜睜看着她跟別人戀愛,每次他都聽到自己心碎的聲音,但卻還在追,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或許是因為我太愛她,停不下來!」
有過追逐經歷的人應該都知道,即便你在追逐的過程中不願意停下來,但時間久了,你身心俱疲了,跑不動了,你就不得不停下來。健哥就是如此,一直愛而不得,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一直受傷,即便心裏還愛又能怎樣,實在太累了,只能停下來,眼睜睜看着自己愛的人離自己漸行漸遠。
人的心態在這種情況下是會變的,不會放棄自己,但會放棄自己追逐過的東西,因為,儘力了還沒追到,可以等同於沒有意義。
健哥將上面那種轉變稱之為從「我愛你」到「我喜歡你」的轉變:
『以前我雖然聽人說過喜歡和愛有區別,但是卻完全分不清怎麼回事,就感覺喜歡就是愛,愛就是喜歡。但經歷了一段愛而不得的感情之後,我才明白,我先後經歷了這樣三種狀態:先是從喜歡她升級為愛她,接着又從愛她降級到喜歡她。
現在把她放在我面前,如果不計較我們之間發生過的事,我依然會喜歡她,但是卻不會再像之前一樣奮不顧身了,而是覺得可有可無,就像我喜歡奶茶一樣,雖然喜歡,但也可以不喝。
這或許就是喜歡和愛的最大區別吧!喜歡一個人,不會特別想要佔有,能不能得到都無所謂;但是愛一個人,卻總想佔有,為了佔有,不惜付出一切。』
也正是因為他對那個女人的愛降級為了喜歡,所以,當那個女人玩夠了想嫁給他這個老實人時,遭到了他言語上的羞辱,「我不想娶你,怕噁心到自己!」
他說他之所以對一個自己還喜歡的人說這種話,是因為無法對她做過的事釋懷,「她可以不愛我,可以繼續去愛別人,但不該回頭退而求其次,我不想做替代品,我這裡也不是垃圾回收站!」
03
喜歡和愛的區別,從根本上來說,在於我們前面提到的「用力與否」:
喜歡一個人不會用力,就像健哥說的,喜歡不一定非得佔有,得不得到都無所謂,不會在對方身上花費太多的精力和心思,是一種這樣的心態,「我喜歡你,我告訴你了,剩下的,你自己看着辦,你也喜歡我,我們就在一起,比喜歡就拉倒!」
而愛一個人往往會很用力,會一心想要得到,想要佔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從而就會有健哥有過的付出和追逐,想讓對方認清自己願意拼盡全力,也想要因此告訴對方,「你看,我願意為你付出一切,我是真心想對你好,你應該給我一次機會!」
這時候就牽扯到我們前面說的內力和外力了,外力會告訴你,喜歡一個人應該怎樣,不喜歡一個人應該怎樣,愛一個人應該怎樣,不愛一個人應該怎樣,但外人給你的建議是否真的對你有幫助,則需要與你的內力進行比對。
如果你不確定,那就先別管是喜歡還是愛,先去追求再說,在追求的過程中,不管順利還是失敗,都會讓你漸漸明確喜歡和愛的區別,從你個人的感受出發去定義二者的區別,最後是聽別人的建議還是聽自己的心聲,你自己心裏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