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2020年10月30日15:00:05 情感 1789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作者丨 杜都督  喜旺 

編輯 | 閆如意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為貧困女孩建立免費高中的張桂梅校長,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次是因為一位「家庭主婦」。

採訪中,張桂梅稱,自己有位女學生,好不容易考取二本,走出了大山,結果卻當起了全職太太。

這位學生帶着老公孩子,「抱着一堆錢回來」說要捐助學校,張桂梅生氣,讓她「滾出去」。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一個上過免費師範的女孩,成了攜夫抱子的夫人,以高貴的姿態帶着巨款試圖捐助曾經的學校,最後被校長灰溜溜地罵走,畫面感十足。

然而,輿論發酵之後,當事人黃付燕還原了事情的B面:

大學畢業後,黃付燕當過電話銷售也做過外包HR,最後因為懷孕還要準備教師考試就辭了職,而見張桂梅老師恰好是在辭職期間。

見張老師的時候,黃付燕準備了2000塊錢,但因為她說自己沒有在工作,所以一直提出要女學生「獨立、不要依靠男人」的張老師態度冷淡。

而捐款被拒的第二年,黃付燕就考上了貴州安順某小學的特崗教師,生活回到了正軌。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當事人黃付燕的部分回應

顯然,黃付燕不是很多人想像中,享受生活的全職太太。

從個人的立場說,免費高中的張校長完全可以拒絕捐款表示自己的不滿,然而網上管中窺豹的討論卻已經偏離了原本的航向:

「家庭主婦的存在就是浪費資源。」

「只有貪圖享受的人才會當家庭主婦。」

所以家庭主婦,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職業?

女人是怎樣成為家庭主婦的

在很多人眼裡,家庭主婦等於全職太太,只需要享受生活。但是很多人或許沒有意識到,家庭主婦也許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38歲的李佳是在結婚後一年成為家庭主婦的。

在此之前,她一個月收入2000元,丈夫一個月賺3000塊。

李佳的媽媽去世很早,而公公婆婆要一邊務農,一邊照顧癱瘓的婆奶,連李佳懷孕他們也沒辦法抽身。

孩子出生前老公辭了職,臨產前一天婆婆才從老家匆匆趕來。而在女兒三個月大後,婆婆必須要回去照顧老人,老公因為開銷太大不得不回去上班時候,孩子誰來照顧就又成了問題。

李佳去市面上問了保姆的價格,幾乎抵得上自己一個月的收入,她覺得與其自己出去工作另外找保姆,還不如辭職自己照顧孩子。

李佳這樣的案例,在互聯網上比比皆是。許多選女性擇做家庭主婦,不是為了貪圖安逸,而是生存壓力下的無奈之舉。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某女性社交平台上關於家庭主婦的討論,大都指向了無奈和彷徨

〓 某女性社交平台上關於家庭主婦的討論,大都指向了無奈和彷徨

數據顯示,中國年輕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逐漸上升,佔比58.6%,其中,95後全職媽媽佔比已達到82%,更多集中在低線城市。

低線城市,不僅意味着她們生活水平不高,更意味着面臨的家庭壓力和社會壓力要更大。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年輕女性是為了剛出生的孩子,中年女性更多則是為了照顧老人。

當家裡有一個生病需要全天候陪護的老人時,很多雙職工家庭往往會選擇犧牲女方的工作來照顧家庭:她需要每天照顧老人,為家人準備一日三餐,整理家務打掃衛生,當然也要包攬孩子的教育和輔導。

這種情況下,家庭主婦由於不需要外出工作,是默認必須做到令人事事滿意的——畢竟她們有天然的劣勢,「不賺錢」。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但有意思的是,如果男性因為種種原因在家待業,往往也不會主動承擔家務。

換句話說,這庭主婦看似「不掙錢」,實際上她們是用自身的勞動減輕了家庭的經濟壓力,還承擔了一部分社會福利和保障的工作。

相比之下,那種由於一方收入足夠可觀而不需要兩個人同時在職的中產家庭,則是少數中的少數。

喝下午茶、遛狗、做頭髮的理想的生活也許存在,但肯定不是千萬家庭主婦里的主流生態。

家庭主婦不等於全職太太,後者是選擇,而前者是無奈。

家務勞動,到底值多少錢?

女性如果留在家裡,一天有多少家務要做?

有一個日本主婦曬過自己的家務時間表。她凌晨4點和6點就要起床給小孩餵奶,然後要做早飯、給小孩洗漱、吸塵、洗衣、帶小孩外出散步,午飯後小孩睡了,她還要趁機收拾家裡、準備晚飯。

晚上,要給小孩洗澡、陪小孩玩遊戲,把孩子哄睡着。之後也得繼續收拾家裡,凌晨一點才能入眠。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這些勞動要花多少時間,又值多少錢?

日劇《逃避可恥但很有用》裏面提到,日本全職太太一年無償勞動的時間是2199個小時,平均一天里有6個小時在做各種家務。

如果算成收入,主婦的年薪高達304.1萬日圓(約19.5萬人民幣)。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韓國也對家務勞動的經濟價值做過評估。2018年,統計廳將照看孩子、洗滌、清掃等59種家務勞動換算成錢,得出這些家務勞動每年價值361萬億韓元,占韓國GDP的24.3%。

每天工作6小時的全職主婦,月薪應該在190萬韓元(約人民幣1.1萬)左右。不少人還覺得這個數字比實際偏低,因為在嬰幼兒時期,主婦幾乎24小時不休息。

如果在市場購買同等的育兒服務,花費會遠大於這個數字。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在中國,有數據顯示,全職媽媽365天全年不休,且每天平均工作為14.5個小時,比規定工作時長要長的多得多。     

雖然家務數量多、種類繁雜,但在許多人眼中,家務勞動是不需要動腦、沒有技術含量的「次等勞動」。

在勞動力市場上,除了月嫂、育嬰師之外,絕大多數家政服務都非常便宜。在北京請一個鐘點工做保潔,價格可以低到40元/小時,還有一部分要付給中介公司,阿姨到手的錢寥寥無幾。

這種「家務歧視」也存在於婚姻內部。許多丈夫雖然自己十指不沾陽春水,但卻覺得做家務是件很輕鬆的事情:

「不就是掃掃地、擦擦桌子嗎,如果我待在家裡,肯定比你做得好!」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但其實家務並沒有那麼簡單,上面是公眾號「好好住」總結的每日/每周/每季/每年家務清單

瑣碎的家務勞動會佔用大量時間。在家裡,除了做飯、掃地這些集中性的工作,零碎的整理工作無處不在。

在上海,家政工的平均工作時間是12個小時,是真正的「996」。如果是住家保姆,工作時間比這個還要長,可能達到全月無休的「007」。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阿姨的平均工作時間

另一方面,家務勞動也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除了執行本身,主婦還要學會發現任務,合理分配時間,不斷優化執行流程。

一個優秀的主婦,要具備CEO的素質和能力。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在因此,一些歐美國家,如果離婚,丈夫要給全職太太贍養費;日本也規定,丈夫要給在家「留守」的妻子繳納養老金。

被忽視的價值,並非不存在

家務複雜、繁瑣,在家庭生活中又不可或缺。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瞧不起家庭主婦?

首先,很多人都看不到家務存在的價值。

很多丈夫除了「我上我也行」,還善於舉出工作家務兩手抓的「別人家的老婆」作為正面典型:你看,老X的老婆工作能幹、家事也賢惠,你怎麼就不行?

在他們眼中,是自己在努力工作,養活妻子和全家,而主婦妻子只會增加他們的財務壓力。

但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許多情況下,有了主婦的支持,他們才能忘卻繁雜家務,全身心投入工作。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比起男性的輕視,同性的指責更加激進,又帶着幾分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她們認為,沒有收入的女性在家裡是沒有地位和話語權的,而當家庭主婦想要回到社會的時候,往往又會因太久沒有出門工作而不被列為首選。久而久之,對女性的獨立人格是一種摧毀。

其實雙方的落點基本一致,那就是家庭主婦不生產價值。

然而事實上,國外除了僱傭者的維生工資外,還有另外一個家庭工資(family wage)概念,是指外出工作者應該發給在家工作的妻子、兒女的錢——是工資,而不是生活費。

發「工資」,意味着主婦的勞動具有可視化價值;而「生活費」,則更像是丈夫的施捨,不僅默認主婦們的付出理所應當,而且還隨時可以收回。

家庭主婦不是沒有價值,只是價值沒有被重視。

而用「不產生價值」為名矮化、甚至污名化家庭婦女,才真正令人寒心。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很多人不建議當家庭主婦,初衷是希望女性不被回歸家庭的口號綁架,鼓勵每個人活出自我,而非藉此限制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更不是貶損另一個辛苦的群體。

而不是以自由的名義搞對立,將把家庭婦女踩在腳下。

被罵「滾出去」的家庭主婦,她的人生真的毫無價值嗎? - 天天要聞

但如果意識到很多人成為家庭主婦並非享受,而是不得不承受的時候,那一切道理就變得很簡單:

她們被迫成為了家庭的註腳,無奈地承受了社會和家庭的雙重忽視,損失了工資失去財務自由的可能。

當孩子長大,照顧的壓力逐漸減輕,她們又面臨著旁人難以想像的慌張和彷徨:脫離職場多年,還會有僱主要我嗎?如果回不去職場,那我還能做什麼?

旁人很難理解她們的犧牲。

很多時候,家庭主婦們只能抱團傾述無奈,在旁觀者眼中,她們被貼上了貪圖安逸、甚至咎由自取的標籤。

在為家庭做出巨大付出、多年沒有酬勞的勞碌之後,不僅面臨自我懷疑,還要承受社會輿論的滔天指責。

這樣的她們,不應該成為輿論漩渦里的底層。

你大可以選擇堅定地拒絕成為家庭主婦。女性追求獨立、自強,更是值得稱讚的行為。

但請不要把家庭主婦放在「女性獨立自強」的對立面。

她們選擇成為家庭主婦,其中可能包含了對家庭經濟的考量、對老人孩子的關懷、對丈夫工作的支持……因為前途不明,這樣的選擇也很需要勇氣。

如果無法幫助她們,有償家務又是一個太遠的概念,那麼,請先試着理解她們。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感謝年輕時候瘋狂存錢的自己 - 天天要聞

感謝年輕時候瘋狂存錢的自己

這是愛吃糖的貓cat第438篇原創文章作者|愛吃糖的貓☻hi,我是你們的貓姐,今天是我不上班的第109天。和我一起失業的,還有前公司的一個小姐妹,她比我早兩周離開公司,也就是在今年的一月左右,當時趕上了過年,她就收拾行李提前回家了。
婚姻的扎心真相:誰講理,誰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婚姻的扎心真相:誰講理,誰就輸了

「魚要講水,人要講理。」很早的時候,我們就被這樣的心靈雞湯餵養——「講理走遍天下,不講理寸步難行。」於是,與陌生人講道理,與朋友講道理。然而,當我們踏入婚姻的殿堂時,卻發現,那些條條框框的「道理」似乎失靈了。環視身邊,很多失敗的婚姻就是敗給
大齡單身男女,開始在直播間連麥相親 - 天天要聞

大齡單身男女,開始在直播間連麥相親

#頭條創作挑戰賽#☉作者 | 暮歲十點讀書會出品相親這個標籤,曾與奇葩經歷、焦慮吐槽等內容緊密綁定。無數年輕的單身男女,或是迫於家裡的壓力,或是無法拒絕熟人的介紹,紛紛踏上了相親之路。
年紀越大,桃花運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氣」 - 天天要聞

年紀越大,桃花運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氣」

有人認為,男人的魅力如流星,隨着年華老去便會黯淡。我卻認為,真正有魅力的男人,越到中年,越顯現出獨特的吸引力和成熟魅力。他不是靠外表博得好感,而是憑藉底氣、才氣與和氣,把歲月沉澱為自己的財富。年紀越大,越像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書,每翻一頁都令
人到中年想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現實嗎?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想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現實嗎?

有位作家曾說過:無論男女如果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沒有人會成為你生命中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最終的庇護所。女人要明白,真正的幸福是靠自己完成的,與他人無關,有一個愛你的人是福氣,能夠愛自己則是能力!深以為然,發現了嗎?
父母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對嗎? - 天天要聞

父母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對嗎?

家中長輩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這做法對嗎?生活往往充滿了無法預料的複雜與衝突,尤其是家中長輩離世,親情,責任,習慣和現實之間的拉鋸,往往讓人無法喘息。現在的年輕人真的無情無義,太可怕了,父母死了也不報喪,不通知親朋好友,
帶外孫10年,女婿說養老不關我事,我收回房,讓女婿全家睡大街 - 天天要聞

帶外孫10年,女婿說養老不關我事,我收回房,讓女婿全家睡大街

十年辛勞換寒心晨光透過紗窗灑進廚房,陳玉蘭揉了揉發酸的肩膀,將剛蒸好的小籠包端上餐桌。案板上,剁碎的豬肉還帶着新鮮的涼意,那是她今早五點就去菜市場挑的前腿肉,為的就是讓小宇吃上一口熱乎的鮮肉包。「媽,小宇校服找不着了!」 蘇曉雯的喊聲從卧室
痛心!18歲女孩溺水而亡,遺書提到4人,最後一句話讓人淚奔 - 天天要聞

痛心!18歲女孩溺水而亡,遺書提到4人,最後一句話讓人淚奔

18歲的女孩,本應該坐在教室里好好地學習,在父母面前撒撒嬌,好好享受地生活,享受大好青春,可花兒一般的年齡,她的生活卻沒有那麼美好。李艷君,18歲,來自廣西,在當地的一所民族商業學校讀中專,5月1日這天學校放假,很多孩子都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