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老人名下突然多了套房!女兒一籌莫展......不少人都有類似情況

2024年12月29日16:30:24 情感 5095

名下突然多了一套房?天降的大好事?(是不是你的第一反應!)

不過,這是10年前已經動遷了的房子(啊...房子「復活」了?),這是什麼情況啊?

最近,市民戎女士向《新聞坊》同心服務平台反映,今年11月份,她在黃浦區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辦理繳納個人名下房產稅時,準備把名下無房的母親添加進去,作為同住人這樣可以減免相關的房產稅,卻沒想到在交易中心查詢後發現母親名下竟然有一套房,這讓老人和她都感到非常驚訝。

上海一老人名下突然多了套房!女兒一籌莫展......不少人都有類似情況 - 天天要聞

根據產調地址顯示,這套房屋在10年前就已動遷了,如今,此地早已物是人非,但為什麼老房子的信息還躺在老人名下呢?

上海一老人名下突然多了套房!女兒一籌莫展......不少人都有類似情況 - 天天要聞

戎女士表示,今年11月她準備辦理同住人更正手續,然而到黃浦區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查詢後才發現,母親名下有房。根據戎女士的回憶,這套房屋確實曾在父母名下,但早已被徵收。

投訴人 戎女士:工作人員跟我說,媽媽有一套浦東新區上南四村的房子,但是這套房子已經在2014年的時候就動遷掉了,他幫我問了一下,要做一個滅失的手續

為此,戎女士撥打了12345市民服務熱線投訴。浦東新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回復表示,如今再要申請滅失,需攜帶身份證、房產證和動遷協議前往區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辦理。

上海一老人名下突然多了套房!女兒一籌莫展......不少人都有類似情況 - 天天要聞

這讓戎女士一籌莫展,因為當初徵收時,房產證和徵收協議原件早已交給了徵收單位,並由他們來辦理房屋滅失手續。

投訴人 戎女士:動遷第一件事就是收房產證。我手上關於這套老房子的任何東西,只有戶口本還在。我說老年人這些東西十幾年前都已經沒有了,動遷組都已經交掉了。

相關部門 工作人員:那你找動遷組。

投訴人 戎女士:我根本就找不到動遷組,因為十幾年前該走的,該拆的都沒了,我也沒辦法,他也不告訴我後續怎麼辦,我再次投訴到12345,浦東規資局電話也不回復了,直接說這件事情已辦完。

 從戎女士留存的徵收協議照片可以看到,協議上的拆遷實施單位為:上海浦東第四房屋徵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

上海一老人名下突然多了套房!女兒一籌莫展......不少人都有類似情況 - 天天要聞

但如今該公司已不存在,缺失的材料該去哪裡找呢?

於是,記者找到了現在的上海浦東房屋徵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進行詢問。

上海一老人名下突然多了套房!女兒一籌莫展......不少人都有類似情況 - 天天要聞

上海市浦東房屋徵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 信訪電話:我在幫你聯繫原來的經辦人,有他的聯繫方式以後,最好你們自己到他那邊,我會和他說的,讓他把原來產證還給你,你到交易中心自己去辦理滅失好嗎?

記者:原來產證會不會那麼長時間已經不在了?

上海市浦東房屋徵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 信訪電話:所以要問呀?我要幫你尋到原動遷公司的工作人員。

記者:原來是第四徵收事務所公司。

上海市浦東房屋徵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 信訪電話:第四徵收事務所公司是我們公司,因為我們浦東是2017年體制改革的,原先事務所是作為管理單位,原先所有的徵收項目都是原動遷公司做的。現在動遷公司沒有了,現在我要想辦法找到原先項目工作人員,最好問他產證還在嗎?

因為體制改革,原先的動遷公司早已經不在了,改成了現在的"上海市浦東房屋徵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系浦東開發集團旗下,屬於浦東土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企業。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很可能是當時產證交給動遷組之後,經辦人忘記去辦理滅失手續了,所以這套房子的信息才會一直留在老人名下。

上海一老人名下突然多了套房!女兒一籌莫展......不少人都有類似情況 - 天天要聞

記者再次聯繫了上海市浦東房屋徵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類似的事情並非個例,他們已為戎女士諮詢了浦東新區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

孫先生 浦東房屋徵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應急管理部信訪辦:找不到房產證,有動遷協議書的話就可以辦了。

記者:如果協議書只剩手機照片了,怎麼辦?

孫先生 浦東房屋徵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應急管理部信訪辦:兩條路,一條路是拿手機留存的協議書去辦理。如果不行的話,當時事務所應該是有協議書原件的,再到原先徵收事務所辦理,存檔的協議書應該是可以調取的。

記者:原先的事務所不是沒有了嗎?這樣的情況多不多?

孫先生 浦東房屋徵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應急管理部信訪辦:浦東交易中心是有留存的,所以肯定可以辦理的。之前很多居民處理過這個事情因為2014年的項目,我記得13號線涉及動遷200多戶。如果老母親不方便的話,房產證找不到的話,我們可以陪同原房產權利人或相關的親屬一起辦理,這個都可以的。

對此,有律師表示,相關的徵收單位應該協助市民完成未盡事宜,不然會給後續留下更多問題。

上海一老人名下突然多了套房!女兒一籌莫展......不少人都有類似情況 - 天天要聞

趙山 上海鼎力律師事務所律師:打個比方,比如群眾不了解(以為)房產已經去除登記了,他再買房辦理相關登記手續,貸款二手房過戶手續,都會進入限購狀態。如果不及時辦理房產登記或者辦理貸款,給第三方造成的損失,這些損失應當全部由相關的徵收單位來承擔。

記者剛剛得到消息:在浦東房屋徵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求助人戎女士帶着手上已有的證件材料,在區房地產交易中心成功調取了老房子的相關存檔,並已經完成了房屋滅失手續的辦理。

徵收單位的負責人也表示,像戎女士家這樣的問題,不在少數。老房動遷後,很多原始的紙質材料,都難以找回。但是在信息互通、數據互聯的當下,對於辦理這些歷史遺留問題的材料,在具體要求上是否也能化繁為簡,「與時俱進」呢?

坊友們,你們怎麼看呢?你們遇到過這種事嗎?

來源:新聞坊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xxcbcsp;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結婚後,工資該不該交給老婆?這是我聽過最現實的答案 - 天天要聞

結婚後,工資該不該交給老婆?這是我聽過最現實的答案

有些人在婚姻裡頭,說起工資分配遮遮掩掩的,夫妻關係慢慢就疏遠了。可也有些人,大大方方坦誠對待,家裡頭的日子越過越和美。工資怎麼分配,在婚姻里那可是個影響夫妻關係的關鍵事。古人講:「夫妻齊心,其利斷金。」結婚之後,工資到底咋分配,每個家庭都得
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虧 - 天天要聞

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虧

有些人啊,眼睛就盯着眼前那點好處;可有的人,卻把心思花在修養人品上,想着長遠的事。人品,是一個人最硬的底牌。古人云:「厚德載物。」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虧。01:善良是智慧的體現,智者心懷善念當善良成為一個人骨子裡的東西,智慧也就
別叫老公「親愛的」了,換個稱呼,男人很愛聽 - 天天要聞

別叫老公「親愛的」了,換個稱呼,男人很愛聽

親密關係裏面,稱呼是很重要的,可以起到增進感情的作用。取一些有巧思的稱呼,會撥打男人的心房,讓他對你產生不一樣的情愫。女人在愛情裏面,真的別太老實了,你越有點情趣,男人才會越愛你。別再叫老公「親愛的」了,太俗氣,換個稱呼,男人很愛聽。
驚人的感情鐵律:中年男女曖昧,最大的問題只有這2個 - 天天要聞

驚人的感情鐵律:中年男女曖昧,最大的問題只有這2個

如果一個人無法壓制自己的慾望,沒有能力理清自己的牌局;任由感性,情緒,荷爾蒙操縱行為,而非回歸理性本身;那麼TA在感情里每個關鍵節點的選擇,都會影響自己接下來幾年的勢。看過一組數據:有超過60%的夫妻,在30歲之後,對婚姻的滿意度越來越低,
失戀後,難過很正常,但沒關係,總會過去 - 天天要聞

失戀後,難過很正常,但沒關係,總會過去

分手後,我們都是會經歷一個陣痛期的。但凡動過真感情的人,不可能不痛不癢。只是有的人來的早一點,有的人可能會後知後覺地難過。有的人是分手當下,痛會更加強烈一些,給自己一個緩衝期,陣痛感會慢慢地消退。而有的人剛開始痛感不強烈,但時間久了會慢慢浮
不聽老人言:這5種女人,娶回家就是「活受罪」! - 天天要聞

不聽老人言:這5種女人,娶回家就是「活受罪」!

在婚戀關係中,雙方的選擇確實會直接影響到彼此的生活質量。如果有些性格特質在關係中未得到及時溝通和改善,可能會帶來很大的挑戰。以下五種類型的人,如果無法有效調解,可能會影響到關係的穩定和發展,值得在交往前認真考慮:1.
離婚後要求探視孩子,對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誰為由反對探視,法院這份判決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離婚後要求探視孩子,對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誰為由反對探視,法院這份判決給出答案!

夫妻離婚後,孩子隨女方生活。男方要求探視孩子,被女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誰,現任丈夫視如己出」為由反對探視,法院支持嗎?請看本期案例!2015年,小帥與小美調解離婚,約定2歲的兒子小明由小美撫養並自願承擔撫養費。小美再婚後攜小明組建新家庭。小帥定居外地,在小明出生及1歲時有過陪護與探望,離婚後就再未支付過撫...
重病客戶取款時不幸去世,誰該為此負責? - 天天要聞

重病客戶取款時不幸去世,誰該為此負責?

摘要中青評論對老年人、病患、傷患等特定群體,社會各界都應給予更多關注和關懷。5月14日,湖南株洲一名62歲重病女子因急需取錢就醫,被銀行告知需本人到場後才能取款,在中國農業銀行株洲田心支行辦理過程中,不幸去世,引發社會關注。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5月15日,去世女子家屬告訴記者,當地派出所、街道辦等部門正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