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2023年12月13日20:58:09 情感 1821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我叫趙春娥,今年56歲。半年前應兒媳要求來城裡帶孫子,來時滿心歡喜,打定主意多幹活少管事,凡事依著兒媳婦,避免鬧矛盾,幫着他們把孫子帶大。沒想到才過了半年,我就主動收拾包袱混蛋了,走前狠狠地甩了兒子一耳光。

我和丈夫劉東海是一個村的,東海比我大兩歲,小時候我們經常在一起玩,他經常戲弄欺負我,把我氣得跺着腳追着他又哭又打。可如果別的男孩子調皮欺負我,東海卻總是和我一夥替我出氣。

那個時候上學晚,記得我八歲左右才上一年級。到了四五年級就漸漸懂事了,不再滿大街跟着男孩子跑着玩了。上了初中後,我和東海只是偶爾放學路上遇見會說幾句話,等他升了高中,我們聯繫就更少了。

那個時候懵懵懂懂,只是覺得他特別喜歡逗我,我也喜歡和他聊天。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劉海東屬於腦子聰明,但學習不用功的那種,高中畢業後便進入了我們鎮上一家機械廠工作。

我腦子笨,只勉強讀完初中便下學回家了。回家後父母不捨得讓我出去下大力幹活,我便每天在家裡幫母親掃地做飯,搭把手喂喂家裡的豬和羊。

一家有女百家求,我滿18歲後便開始有媒人上門了,不過父母都說不想讓我太早結婚,婉言謝絕了。

沒多久,劉東海登場了,他居然是自己上門來求親了,而且我父親居然答應了。後面東海父母正式託了媒人上門,我倆的親事就這麼定下了。

這件事當時在村裡傳為美談,直到現在老伴兒有時候還會很自豪地提起來。其實當時我父母肯答應有兩個方面,一是父母看中我公婆都是厚道的人,二是打心眼裡相中了東海這個人,父親說從小就看他有股子闖勁,是個有能力有擔當的人,跟着他不會讓我受苦。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的眼光果然沒錯。劉東海是個知冷知熱的人,家裡家外都是一把好手。雖然他要上班,但農活和家務他一樣不落。他說我在家是父母嬌生慣養長大的,跟了他也不能讓我受累。

可我總不能閑在家裡呀。

我家房子正好在村道邊上,東海便張羅着把靠路的一邊重新開了個門,開起了個小賣部。平時他負責進貨,我只管守着店裡。

我們村子很大,只在村南頭有個小賣部,我們這個小賣部在村子中間,東海進貨進得全,質量好,人又和氣。那個時候進城不像現在這麼方便,村裡人買點啥都是去村裡的小賣部,加上我們跟鄰村也只隔了座橋,鄰村很多人也來我家買東西,所以我們生意很快就紅火起來。

東海勤快腦子活,很快就成為廠里的技術骨幹。我的小賣店收入也不錯,唯一的遺憾是結婚四年多了我還沒懷孕。

吃了不知道多少副湯藥,就在我要失去信心的時候,喜訊意外而來。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這一胎來得艱難,孕期反應也特別大,吃啥吐啥,聞不得一點油煙味,艱難地熬過十個月,人家懷孕都胖,我卻瘦了10多斤。

兒子出生時只有五斤多,瘦瘦小小的,東海給他取名劉健樂,希望他健康快樂長大。

兒子小時候身體弱,總生病,那個時候我倆最怕的就是冬春兩季,三更半夜背着發燒的健樂去敲村醫家的門是常事。

原本這一胎就來得不容易,又是獨生子,因此我和東海格外嬌慣些,爺爺奶奶對他那更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家裡開着小賣部,各種吃的喝的玩的一應不缺,兒子想吃啥喝啥,那都是盡着他吃,小賣部里沒有的,那也得想方設法去給他買回來。

兒子小時候聰明伶俐,學習成績也一直不錯,雖然調皮些,但嘴甜,說出來的話很暖人心。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大概到了初中的時候,漸漸就感覺兒子不如小時候那麼懂事了,比如有好吃的東西,他從來不知道給我和他爸爸留一點嘗嘗,桌子上有他愛吃的菜,他就會一直吃。東海批評過他幾次,可兒子過後依舊如此。

東海有時候會擔憂地說兒子被我們慣壞了,讓我和爺爺奶奶別太慣着他。我說:「兒子正在叛逆期,嘮叨地多了他更不聽。反正家裡也不缺這口吃的,等他再大些懂事了就好了。」東海總是搖着頭嘆口氣。

中考時兒子考上了我們當地最好的市一中,平時住校,一個月才回來一次。怕他吃不好營養跟不上,每次回來都大包小包給他帶上各種吃的喝的和水果,然後再給他400塊錢(那個時候大多數孩子一個月也就帶一二百塊錢)。每到周末,我便燉上魚啊、排骨啊、牛肉之類的,再買上些水果和牛奶給他送過去。

可以說,從小到大,生活上沒讓他吃過一丁點的苦頭。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最終兒子考上了濟南一所大學。我和東海懸着的一顆心總算放下了,我說:「總算可以鬆口氣了。」東海卻半開玩笑地說:「花錢操心的日子還在後頭呢,從現在開始咱倆拚命地賺錢攢錢吧。」

在兒子初三的時候東海就辭了職,看準商機開了一家羊湯館, 村道上每天很多過路的大車會停下來吃飯,附近的村民也會來打羊湯,羊湯館生意很紅火。刨去花銷,家裡每年也能存下二十來萬塊錢,所以對東海說的我並不以為意。

誰知很快就被東海說中了。開始我們每個月給兒子1500塊錢生活費,可從大一下學期開始,兒子就說大城市消費高,讓我們給漲生活費。後來每個月給他2000,仍然是不到月底就用光了,各種理由跟我們要錢,算起來每個月得3000左右。

雖然我們在農村,可他爸也經常出差,知道大學裏即使消費高一些也不至於此,後來在我們的一再詢問下,兒子才告訴我們,他談戀愛了。

女孩子是他的同班同學,叫倩倩,是濟南本地人。兒子給我們看過女孩子的照片,人長得很漂亮。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我們擔心兒子光顧着談戀愛荒廢了學業,兒子給我們打包票說絕對不會,因為倩倩是個學霸,反而是兒子為了她不得不泡在圖書館自習室里,學習成績提高了不少。

雖然心疼每個月大把的生活費,還有各種的擔心,可兒子畢竟是長大了,我們也鞭長莫及。只得叮囑他為了倆人的未來要以學業為重,一定管好自己,保護好人家女孩子。

當時我們老兩口想,倆人都還年輕不定性,不定啥時候就分手了。可讓我們沒想到的是,倆人居然一直堅持到了大學畢業,而且對倆人的未來做好了規劃,要留在濟南生活。

倩倩因為成績優異,組織能力等各方面也很強,畢業後留校任教了。我兒子則通過校園招聘成功進入濟南當地一家國企工作。

我們老兩口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兒子沒讓我們操心就自己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憂的是看來兒子要在濟南安家了。我們就這麼一個獨生子,卻不在我們身邊。

東海安慰我說:「兒大不由娘。咱從小花那麼大力氣培養他,不就是為了他將來有出息,能過好日子嗎,只要孩子過得幸福咱就該高興。濟南也不遠,想他了咱就自己開車去看他,兩三個小時就到了。」

倆孩子工作都落實了,很快倆人的婚事提上日程。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兒子已經去過女孩子家幾次了,女孩子父母對兒子還是挺滿意的。所以訂親、結婚都還算順利,只是親家母給人的感覺有點瞧不起人的樣子。

親家是城裡人,兩口子都上班,正兒八經拿工資,將來也有退休金,所以我們兩口子在她眼裡可能就是土老帽兒。

親家母如恩賜一般地說,體諒我們男方不容易,彩禮就要8.8萬意思一下就行了,但必須出50%的首付給小兩口在濟南買套四居室的房子,房本上寫倆人的名,婚後倆人用自己的公積金還貸。再給他們買輛十五萬左右的代步車。

我們的意思是少付點首付,或者先買套三居室的也夠住了。親家母說:「親家母,你家就健樂一個,多孤單呀。現在二孩政策都放開了,讓小兩口給你們生倆孫子多好啊,到時候你們老兩口不得過來看孫子嘛,三居室哪夠住?咱老人使使勁多幫襯一點首付,他們小兩口過起日子來就輕鬆一點。」

親家說得在情在理,而且人家高風亮節地表明了不要高彩禮,我們也不好再推脫。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小兩口很快就看好了房子,在當時算是非常不錯的小區了,147平,8900一平,將近131萬。為了兒子買房和結婚,我們老兩口幾乎掏光了老本。

可看著兒子終於在省會城市安了家,兒子兒媳工作也都不錯,我們老兩口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東海苦笑着說:「咱繼續努力,從頭開始吧,再給咱自己攢點養老本兒。」

結婚第二年兒媳就懷孕了。我着急忙慌地在家準備孩子的小被褥,小衣服,還跟鄰居王大嫂學着做了兩雙虎頭鞋。東海笑話我說:「現在的年輕人誰還給孩子用這些啊。我看兒媳婦也不一定看得上。」

我不理他,一得點空便忙活着準備。跟鄰居張大娘預定了50斤小米,又去集上買回來20隻小雞,托張大娘給喂着,到時候好給兒媳坐月子吃---我家早就不種地了,沒有糧食,也沒有地方和時間養。

眼看著兒媳預產期越來越近,我擔憂地對老伴兒說:「等兒媳產前我就得提前過去照顧了,這一去至少不得三四年嘛,等着孩子上幼兒園了我才能回來。你自己在家得好好照顧自己,好好吃飯,別太累了。」

老伴兒笑着讓我放心,說:「我沒事,咱家裡就是開羊湯館的,我還能餓着自己?我倒是擔心你,這些年家裡大事小事我也沒捨得讓你出過大力,到了兒子家可就得實實在在出力了。到時候幹得了的就干,幹不了的就別管,別太為難自己。凡事他倆讓咋干就咋干,看不慣的也別管,別和兒媳婦鬧矛盾。」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我們老兩口在這兒盤算來盤算去,可誰知道兒媳婦壓根就沒打算讓我幫忙帶孩子。

算計着日子差不多了,我給兒子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過去合適?兒子卻吞吞吐吐告訴我,兒媳打算讓她娘家媽來帶孩子,也請好了月嫂來照顧月子。

兒子說:「倩倩這也是為了您和爸考慮。倩倩說您過來了就剩我爸一個人在家,店裡又忙,怕他照顧不好自己。正好我岳母退休了,在家也沒啥事,就讓她過來,再說她們娘倆有啥話也好說,還能避免婆媳矛盾。」

我心裏這一口氣堵得上不來,氣得手都抖了。你們想讓孩子姥姥去照顧沒問題,可總得提前說一聲吧,合著要是我不問,你們還不說。兒子賠着笑說:「這不是怕您多想,一直還沒來和及和您說嗎。倩倩下個周五入院,到時候您和爸過來就行,迎接你們大胖孫子出生。」

掛了電話,氣得我眼淚都流出來了。老伴兒安慰我說:「不讓咱帶孫子就不帶吧,帶孩子也不是個輕省活兒,我還捨不得讓你去受累呢。有句話兒子說得對,婆媳在一塊兒不好處,你就在家和我搭把手在店裡忙活忙活,咱努力賺點錢,過兩年咱也學學城裡人,我開着車帶你到處旅遊去。」

也幸虧老伴兒體貼人,知冷知熱,我這心裏才好受了點。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兒媳入院前一天,老伴兒便開着車拉着我,帶着大包小包的東西過去了。一進門,親家兩口子也在,一副主人的姿態把我們迎進門。

親家公把東西接過去,客氣地說咋帶了這麼多東西。我說:「雞是我托鄰居幫忙用純糧食餵養的,雞蛋也是真正的土雞蛋,城裡買不到,給倩倩補養身體用的。給孩子的小被子小褥子都是自家種的好棉花,比買的放心。」

親家母用眼角看着我們帶過去的一堆東西,笑着說:「現在城裡啥都能買到,難為你們還大老遠的帶過來。」

兒媳也一臉的嫌棄,我明白她是瞧不上,可我們心意到了,瞧不瞧得上隨便她們吧。

第二天上午10點多,兒媳在醫院剖宮產下6.7斤的小孫子。等兒媳從病房推出來,我趕緊掏出給孫子和兒媳的大紅包,塞到兒媳枕頭底下。

我們給了孫子1萬,兒媳給了2萬。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感激兒媳辛苦為我們老劉家開枝散葉。

原本想着在醫院幫着照顧一下孫子和兒媳,等她出院後再回家。可兒媳吃的喝的,有月嫂準備,洗洗擦擦,有親家母和我兒子,兒媳也不肯用我;有時候月嫂忙着,孫子拉了尿了,我想去抱抱孫子,親家母馬上就搶先一步抱起來,也不讓我插手。我在那兒就像個外人,啥忙也幫不上。

小孫子出生第三天,我和老伴兒就回家了。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臨走前老伴兒當著兒媳和親家的面說,辛苦親家母受累,我們每年會給他們小兩口5萬塊錢當作補償。

當時我心裏有點生氣,向老伴兒發牢騷說是兒媳不願意讓咱帶孩子,為啥還給錢。老伴兒說:「他們不用咱是他們的事,咱當爺爺奶奶的,不出力就出點錢,樂得輕鬆,也不落他們的話柄。」

親家母一直幫忙把孫子帶到六歲上了小學親家母才回去。

當初親家母說小兩口打算要倆孩子,可眼看着孫子都上小學了,可兒子兒媳再也不提這事,我實在忍不住,偷偷問過兒子兩次,兒子總是不耐煩地說現在養個孩子壓力太大,他們暫時沒打算要二胎,讓我不要瞎操心。

合著當初這麼說也是糊弄我們,好讓我們乖乖掏錢買大房子。

去年,兒子突然打電話來說兒媳懷孕了,他們商量後決定把孩子留下來。但是親家母正幫她兒子帶孩子,沒法過來幫忙了,所以需要我去幫忙帶孩子,讓我有有個心理準備,提前做好打算。

不管之前怎樣,可既然這次兒子兒媳打算讓我幫忙,那我自然不能推脫。

於是在小孫女出生前,我便提前收拾了東西進駐兒子家,上崗了。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通過這幾年的相處和觀察,我們也知道了兒媳心思比較多,不太好相處。動身之前,老伴兒一再囑咐我,讓我保重好身體。他說:「去了只幹活少管事,和兒媳保持客客氣氣的就行了。咱是去幫忙帶孫女的,不是去當牛做馬的。兒子兒媳好好的,咱受點累也沒啥,如果他們給氣受,那咱就回來。」

雖然心裏有顧慮,但一想到可以看着小孫女一天天長大,還有孫子承歡膝下,我心裏是又忐忑又歡喜。我想,我去了就多幹活少說話,兒媳說咋干我就咋干,絕不摻和小兩口的事,兒媳要求再高,也沒法挑理吧?咋地我也能熬下這三年來,把孫女帶到上幼兒園。

可去了才半年,我就收拾東西打道回府了,臨走之前狠狠地打了兒子一個耳光。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一到兒子家,兒媳就給我立了幾條規矩。

第一,為了孩子的健康,家裡吃飯用公筷,每人一套專門的碗筷。

第二,倆孩子的衣服要手洗,不能跟大人的衣服一起用洗衣機洗。

第三,不能用嘴去吹孩子的食物,更不能用嘴去親孩子的嘴和臉。

第四,要科學育兒,怎樣帶孩子要以父母的意見為主。我兒子也是聽她的,所以換言之,就是要以她的意見為主。

最後一條我原本也是這樣打算的,所以完全沒問題,第二條和第三條我也能理解,畢竟經常從手機和電視上看,現在年輕人都比較講究。就是第一條,我有點難以接受,一家人吃飯還要分碗筷,這是嫌棄我嗎?

兒子解釋說:「不是針對您的,我們大人嘴裏細菌很多,甚至可能還會有幽門螺桿菌,小孩子免疫力差,必須得注意一下。家裡一直是這樣,以前我岳母在這兒的時候,我們也是這樣的。」

聽兒子這樣說,我也不好說什麼了。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這一胎兒媳照樣請了月嫂,所以月子里總的來說我還比較輕鬆,每天就是打掃打掃家裡的衛生,按月嫂的要求去買菜,剩下的就是按兒媳的要求跟着月嫂學怎樣帶孩子。

關於買菜,兒媳說讓我找我兒子拿錢就行。可是兒子卻悄悄跟我說:「媽,我們現在養着倆孩子,還要還房貸,壓力挺大的,平時買菜就先花着您的吧,您要是實在手裡沒錢了再和我要。再說,我岳母在這兒的時候都是用她的退休金補貼我們的,您也不能讓我在您兒媳面前抬不起頭來啊。」

難怪兒媳讓我跟兒子要錢呢。其實家裡錢都是她管着,她卻讓我跟我兒子拿錢,這不就是倆人演雙簧嗎?罷了,現在流行爺爺奶奶出錢又出力,原本我們老兩口也早就預料到了的。

月嫂一走,我便正式上崗了。每天上午十點多推着小孫女下樓溜溜,順便買菜,回來見縫插針地做飯,打掃衛生,忙得腳不沾地。

說實話活了五十多年,為姑娘的時候父母寵着,結了婚老公寵着,我還真沒出過這麼大力。可誰讓我現在是婆婆,奶奶呢,出點錢出點力也應當。

我就按著兒媳的要求,讓倆小時喂一次奶,我就嚴格地倆小時喂一次。不讓用嘴吹食物,我就不吹,自然放涼或者用風扇吹涼。不讓親孩子,我就忍着不親,實在忍不住的時候就偷偷地用臉蹭蹭孫女的小腳丫。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這些都能慢慢習慣,最讓我難受的是吃飯,每人一套碗筷,想吃啥用公筷夾到自己碗里再吃,總是筷子伸到半空才突然想起來不能直接夾菜。兒媳呢,在飯桌上一直冷冰冰的不怎麼跟我說話,每次吃頓飯我是如坐針氈。

後來我便乾脆不跟他們一起吃了,我借口腰疼要休息一會兒,回房間待一會,等他們吃完了我再去吃。這樣就可以把所有的菜一股腦地全部扒拉進自己碗里,一口氣吃完。

開始,兒子還會專門給我留些菜在鍋里,每次肉菜就留個一兩塊,素菜留得稍微多些。我也沒在意,可後來漸漸的,他們不再專門給我留菜了,而是全部盛到盤子里,剩下什麼菜我就吃什麼菜。當然,肉菜一般是不會剩的,剩下的全是他們不愛吃的素菜。

我心裏不是滋味,可我啥也沒說,剩啥我就吃啥,我也不饞那口吃的。

每天忙完了我總會跟老伴兒打個電話聊會兒天 。每次老伴兒問我在這兒咋樣,有沒有跟兒子兒媳鬧不愉快,我都說沒有。我不想讓老伴兒生氣擔心。

我想,再苦再累也就三年,忍忍就過去了。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那天他們吃飯的時候我出來喝水,正好兒子兒媳正在夾菜,我一眼便看見他們用的並不是公筷。兒媳見我出來,立馬把筷子收回來,低頭若無其事地吃飯了。

我這才明白,原來所謂的分碗筷,其實就是針對我自己的。

我心裏砰砰直跳,裝作沒看見,倒了杯水便回卧室了。回去躺在床上,越想心裏越不是滋味。

其實我早就發現,兒媳經常用嘴去親小孫女的嘴和臉蛋兒,可我想着,畢竟人家是親媽,我不能和她吃醋,也沒往心上去。

可沒想到連同桌吃飯都被他們嫌棄。兒媳嫌棄我也就罷了,連自己兒子也默認兒媳這樣做,太沒良心了。我想起來,我剛來的時候孫子對着每個人的不同顏色的碗筷說了一句:「花花綠綠的好可愛!」當時兒子跟我說他們一直是這樣的,現在想起來才明白,這規矩其實是我來之後才兒媳才訂的,只是針對我而已。

雖然沒當面對兒子兒媳說什麼,可我心裏難受得半宿沒睡着。第二天是周末,我早上起來把兒子兒媳換下來的衣服扔到洗衣機里,洗完了也忘了拿出來晾。還是兒媳起床問我才想起來。

我說我現在去曬,兒媳冷着臉說不用,讓我繼續做飯,她去晾衣服。沒一會兒,我便聽見兒媳生氣地大聲叫兒子的名字,再接着是洗衣機重重地關上的聲音。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我以為是衣服在洗衣機里悶了半天弄壞了,趕忙去陽台上看是啥情況。一過去便看見洗衣機轉動着工作着,我的一件上衣扔在洗衣台上。我一下子明白過來,今天恍恍惚惚的,把自己的衣服混在兒子兒媳的衣服里一起扔進洗衣機了。

我的衣服一直是單獨手洗的。雖然兒媳沒有明說不讓我用洗衣機,可我一來兒媳就給立了好幾條規矩,我明白兒媳很講究,她肯定也不希望我和他們用一台洗衣機,所以我自覺地買了兩個盆子,專門用來洗我自己的衣服和床單。

即使今天我不小心用了洗衣機,可我也沒啥皮膚病,也沒有不講衛生,兒媳的態度讓我感到屈辱。

還沒等我開口,兒子便埋怨我說:「媽,你怎麼把你的衣服和我們的混在一塊了。」

昨天的事我還憋在心裏,今天又因為一件衣服被兒子兒媳當面嫌棄,我再也忍不住了。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我說:「你媽有多麼臟,讓你們這麼嫌棄?吃飯得分碗筷,連洗件衣服都不能和你們一起!從小一把尿一把尿把你養大,你怎麼沒嫌你媽臟呢?吃我炒的菜,做的飯,你咋沒嫌你媽臟呢?」

幾個月以來的委屈一併湧上心來,我忍不住上前狠狠地打了兒子一個耳光,說:「白眼狼!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你自己想想,你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我不伺候了!瞧得上誰,你們讓誰來伺候吧!」

說完我就回房間,一邊流着淚一邊草草地把自己衣服塞到一個袋子里,拎着就下樓了。兒子在後面拉我,我甩開他繼續走。

到了小區外面,我打了個的士直奔車站。怕老伴兒擔心,我沒給他打電話,我打算自己坐大巴車回去。從濟南到我們那邊的大巴車一個小時就有一班,很方便。

兒子在後面開着車跟了過來,說送我回去,我不用他。我說你回去好好跟你媳婦過日子吧,我們老兩口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出錢出力了,以後我們也不指望你。

來兒子家帶孫女,兒媳要求分碗筷,半年後我狠狠打兒子一耳光離開 - 天天要聞

回到家,老伴兒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氣得要開車過去再給兒子幾個耳光,被我勸下了。老伴兒還是給兒子打了個電話罵了他一頓。

看到老伴兒這麼生氣,我反而放下了。我勸老伴說:「難怪人家說年輕夫妻老來伴,以後就咱倆相伴到老吧。至於兒子,將來管不管咱全憑他良心,咱也不指望他。咱倆得放寬心,好好保重身體,趁咱還能幹攢幾個錢,等過兩年你開車拉着我,咱也出去旅旅遊,享受享受生活。」

我想開了,父母將孩子培養成人,幫助他們成家立業,咱就算完成任務了,不要毫無底線地付出。遇到懂得感恩的孩子,老人吃苦受累也甘之如飴,如果兒女不懂得感恩,那一定要學會及時抽身止損,調整自己的心態,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另外我也想再勸一句年輕人們,不要把父母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更不能一邊享受着父母的付出,一邊嫌棄着他們。做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文章首發挑戰賽#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