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告別舊時光(素材/程新浩)
聲明:文章為原創首發,未經授權,任何形式的抄襲都將被追責!
父母生養了我兄弟三人,大哥比我大十歲,二哥比我大四歲,可惜的是,二哥在六歲那年,在村裡的池塘洗澡時溺亡。
父親常年患病,家裡的日子一直很苦,大哥上初二那年輟學回家,在附近的一家磚窯廠打工。
後來,家裡為了建房子,哥哥一個人在母親的協助下,親自燒制了一萬多塊磚頭,1986年11月,家裡建了三間新瓦屋,生活慢慢好轉起來。
母親患有胃病,但她為了省錢,一直扛着,實在痛得受不了的時候,才會買些止痛藥。後來1987年9月,母親因胃癌離世,當時我正讀初三。
母親走後,家裡一下子塌了半邊天。我傷心不已,整天以淚洗面。考慮到家庭的難處,我決定想棄學幫助家裡,但哥哥說啥也不同意,他鼓勵一定要讀下去。
哥哥是在當年的7月12日結婚的,我的嫂子就在鄰村,是一個樸素、勤勞且善解人意的女人。對於我讀書的態度,嫂子和哥哥一樣,百分之一百的支持,
那年中考結束後,那天上午我在田間幹活時,初三的班主任老師,特意騎單車到我家,告訴我考上了縣裡重點高中的事。
哥嫂他們開心極了。但同時他們的身上,也增加了一份重擔。
父親幹不了重活,哥哥出去到窯廠上班,家裡的體力活,幾乎都落在了嫂子一個人身上。
那麼多年,任勞任怨的嫂子,在我面前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泄氣或抱怨的話,也沒有看見她對孩子或其他家人發過脾氣,在我眼裡,她是中國農村標準的賢妻良母式的女人。
我知道家裡的情況,平時學習努力,花錢上也是能省則省,在1990年的高考中,我考上了夢寐以求的蘇州大學。
1994年,我畢業分配之後,我把第一年的工資,除了留一些自己零花外,剩下的我全部給哥哥和嫂子。
嫂子接過錢之後對我說:「弟弟,這筆錢很有紀念意義,我幫你存着吧,什麼時候需要了,到時你再用來開支!」
1996年3月,我結婚了,婚禮的前前後後,我一點都沒有操心,都是嫂子一手安排的。
由於母親離世早,在我內心深處,總覺得對嫂子還寄託着一份淡淡的母愛。
1997年5月,我妻子生了兒子,按照我們當地風俗,坐月子期間應該由我的母親來照顧妻兒,但母親不在了,而我岳母,身體也不太好,最後,還是嫂子承擔了照顧我妻子的責任。
也正是因為那次照顧,我妻子對嫂子另眼相看,她覺得嫂子不但會做會說,而且廚藝也很好,家裡的一切,都讓她收拾的井井有條。
智慧的婦人建立家室,我哥哥也正是因為有了嫂子這樣的賢內助,家庭的生活,特別和睦。
一個有愛的家庭,其實是不容易的,因為總有嫂子在背後默默地付出。
2003年,我愛人患了乳腺癌,當確診結果下來後,我愁得幾天吃不下飯。
嫂子知道後,當即承擔了照顧住院妻子的責任。
妻子當時覺得很過意不去,不知該如何表達對嫂子的謝意,但嫂子卻對我妻子說:「我苦點累點沒啥,這都是暫時的,你只管安心看病,早日康復!」
嫂子是小學畢業,但她那誠摯的話語,卻像春風沐浴一般,使去妻子幾欲絕望的心田,得到最大限度的滋潤。
在南京腫瘤醫院治療的過程中,嫂子每天都想方設法,不是燉魚,就是燉鴿子,給我妻子增加營養。
住院的妻子,便秘比較嚴重,嫂子就拿開塞露,給妻子肛門裡通大便,實在不行,她就戴上塑料手套,用指頭去摳。在我妻子吐地一塌糊塗時,嫂子給她拿水拍背,沒有任何的嫌棄。說真的,我攤上這樣的嫂子,是我和妻子今生最大的福氣。
有一天下午,一位來自江蘇南通的病友對我妻子說:「你有這樣的姐姐可幸福,她自己吃東西瞎對付,卻把好吃的全部留給你。」
妻子當時一聽,頓時盈滿了淚水,妻子當即就輕輕地回復着:「是啊,我姐姐最疼我了!」
其實,他們哪裡知道,服侍我妻子的人,竟然是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嫂子啊!
妻子在嫂子的精心呵護下,最終康復出院,後來又回到了教育崗位,直到今天,身體都好好的,每次提起嫂子的恩情,妻子都如數家珍。
老家的父親,這些年來,一直都是嫂子照顧的。我有時給哥哥轉些錢,最終都被他們退回來。
嫂子說:「家裡有菜園,吃菜很省的,另外,家裡也養了雞鴨,想吃葷菜了,就殺只吃,在農村開支少,就老父親一個人,你放心,我們沒有什麼壓力的!」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麼多年,在父親的身上,我真的沒有操什麼心。父親逢人就誇我嫂子孝順。
嫂子今年才六十歲出頭,縱觀周圍的人,這個年紀的女人,有四處遊山玩水的,有在家坐享清福的,有打牌閑聊的,也有每天跳廣場舞的,但我的嫂子,卻沒有一點不良癖好,眼睛裏除了孝敬老人,種好菜園和莊稼地,再無其它。
今年11月11日,父親在睡夢中離世了,得知這個消息後,我匆匆帶着家人火速返家。
父親的葬禮,是哥哥和嫂子操辦的,在我們老家,酒席基本上都是400元每桌的標準,但嫂子卻提高到每桌600,讓前來弔唁的親戚都吃好喝好。
嫂子說:「孝順老人是我們做子女的責任,如今他走了,也要在經濟條件許可的前提下,盡量風光一些!」
父親的葬禮,我們共收禮金72500元,其中,有一部分是我的同事和同學上的禮金。
我和妻子協商後,決定將這些禮金全部給哥哥和嫂子他們,因為這些年,他們為這個家庭付出得太多太多了。
當我把這個決定告訴哥哥和嫂子時,嫂子當即就說:「我和你哥哥說了,這裏面的禮金,基本上都是你的朋友和同事,這些錢全部歸弟弟你才對,再說,真正應該感恩的人是我,這些年,如果不是弟弟你的幫助,我的兩個孩子也沒有這麼好的未來!」
嫂子的一席話,讓我和妻子淚灑當場。
最後,在我們一再堅持下,嫂子僅僅留下了一萬元。
哥哥和嫂子的兩個孩子,學習成績都不太好,他們高中畢業後,我通過同事的關係,為他們安排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並且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在南京市里有了安穩的生活,幾年前,他們也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和車子,對於沒有考上大學的他們來說,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生活狀態了。
他們對我這個叔叔也是充滿了敬重和愛戴,正像我對他們的母親一樣。
在一個大家庭里,就是這樣,當善良和善良相遇,當真誠與真誠相逢,美好的故事就產生了。
我的嫂子是個普通的農家婦女,但她卻又如此的截然不同,我和妻子特別敬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