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傳統觀念里,很多家庭都傾向於生兒子養兒子,就為了以後能夠「養兒防老」,而且對於老一輩人來說,他們認為女兒以後遲早是要嫁人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了,有什麼事也是靠不住的。
但兒子就不一樣了,兒子長大後還會和自己住,以後老了還是得靠兒子,生病了多半也都是兒子帶着看病,這自古以來,大多數家庭都是兒子贍養父母。
隨着時代的發展,女性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有時她們在孝順老人這件事上做得比兒子還要好,很多人也會覺得生女兒才是人生最大的贏家,以後結了婚也不用操太多的心,相反,如果生兒子,那還要貼很多錢,結婚要買房買車、彩禮、後期有了孩子還得帶孩子,總之有操不完的心。
那麼到底是養兒防老呢?還是養女兒防老呢?一位70歲的劉大爺坦言:我老了才發現養女兒根本靠不住,最後都要面臨這4大困擾。
來自劉大爺的自述:
我今年70歲,退休之前我是一名小縣城的初中老師,日子也算過得不錯,可以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原以為我這一生都會過得很自在幸福,沒想到老了,卻落得個孤苦無依,凄凄慘慘。
老伴比我小3歲,之前一直是在企業里上班,那時候身邊好多人都羨慕我們有正式的工作,我們也覺得挺有面子的,我和老伴後來生了一兒一女,兒女雙全的我們更覺得家庭很幸福美滿。
兒子和女兒很懂事很孝順,學習成績也好,每次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後來他們姐弟倆也沒有辜負我們的期盼,都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學校,畢業後也都在體制內工作,工資待遇都很好,我和老伴也替他們驕傲。
可是在我58歲那年,我的兒子因意外車禍去世了,這就像晴天霹靂一樣擊中了我,我們老兩口接受不了兒子離開的事實,直接大病了一場,老伴也在一夜之間頭髮全白了。
兒子談了對象還沒有結婚,就這樣沒了,我們老兩口只能白髮人送黑髮人,老伴整天以淚洗面,眼睛都快哭瞎了,身體也大不如從前。
女兒看我們太痛苦,也經常請假回來看我們,帶我們出去散心,表面上我們故作堅強,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依然會忍不住想起兒子,就這樣魂不守舍的過了三年,身邊的朋友和親戚也不敢在我們跟前提起兒子,只要一提起,老伴就會忍不住哭起來。
兒子去世3年了,女兒的年齡一晃也大了,我們老兩口就把希望都寄托在女兒身上了,女兒結婚的時候,我和老伴便拿出積蓄給女兒買了一套房,一輛車。
女兒女婿也很懂事,一有時間就回來看我們,大包小包的給我們買東西,我們也感到很欣慰,慢慢的我們就接受了兒子的離開,並決定好好的生活,如果兒子在的話,他肯定也不希望我們這麼痛苦。
原以為兒子離開已經是我人生的低谷期了,但老天就是這麼愛跟我開玩笑,老伴62歲那年冬天,她在家裡跟小區幾個好友打麻將,老伴突然摸到了一把好牌,情緒一激動,手腳就不受控制了,頭疼得厲害,沒一會兒就暈倒在地,我趕緊打120送到醫院緊急搶救,但老伴最終還是因為突發急性腦出血太嚴重去世了。
老伴的離開又給了我當頭一棒,給老伴辦完葬禮後,我每天都鬱鬱寡歡,過一天算一天,房子里更是安靜的可怕,尤其晚上,掉一根針我都能聽得到,我也越來越害怕孤獨了,老伴一走彷彿沒了煙火氣,冷冷清清的,這樣的日子過得真讓我難受。
剛開始我也想過要不我搬到女兒家生活,我還在女婿跟前有意無意的提過幾次,但女婿都不接我的話,我後來也害怕影響小兩口的感情,就再沒有提過這個事情。
女兒生了外孫之後,我也主動提出想幫他們帶帶孩子,可是女婿是獨生子,親家比我還積極,我知道的時候,他們已經賣了老家的房子,搬到女兒家住下來了,我心裏特別不是滋味,女兒家的房子還是我們老兩口買的,最後卻讓親家捷足先登了。
我這心裏一直憋着一口氣,但為了女兒在他家不受委屈,這些話我也只好放在肚子里,我隔一段時間就會去女兒家轉轉,以前沒孩子,親家老兩口沒來的時候,我每次去也能住上個把月,現在親家直接住着不走了,搞得我反而像客人一樣不自在,去了最多待上一周就回家了。
慢慢的女兒也只顧自己的小家了,打電話的次數少了,回家的次數也少了,我們之間好像隔了一堵無形的牆,我想親近卻親近不起來了,我這個人從來沒有重男輕女的守舊思想,有了兒子和女兒我都一視同仁,我也沒有因為女兒嫁人了,就主動和她疏遠,但現在我越來越覺得養女兒是靠不住的。
在我65歲那年,我得了尿結石和前列腺炎,排尿排不下來,尿痛,嚴重時還會尿血,身體各種不適,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我的結石有點大,建議做手術。
我心想做手術,沒人照顧我也不方便,我就給女兒打電話,讓她請假來照顧我幾天,女兒在電話那頭磨磨唧唧了一分鐘,才答應了。
做完手術的第二天,女婿就打電話問女兒咋還不回家,看着女兒的表情,我估計是女婿罵罵咧咧的把她說了一頓,第五天的時候我就出院了,醫生讓我回家好好休養,還說最好能有人照顧我,而且要在飲食,生活習慣上多注意。
出了院之後,我心想女兒應該會在我生病期間把我接到她家住吧,還能方便照顧我,但讓我意外的是女兒沒有說什麼,當我主動問她的時候,她才勉強說:「爸,那要不我給你請個護工照顧你一段時間吧。」
雖然嘴上說是她給我請,但後來付錢的時候還是我自己付的,那次生病之後,我再也不奢望女兒能給我養老了,後來這幾年,不管有什麼事,我都會自己想辦法解決,也不讓女兒知道了,同時我也更加堅定了養女兒是靠不住的,到最後還是要面臨這4大困擾。
1、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養老還得靠自己
女兒一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了,有了孩子,更是圍着自己的老公孩子轉,想讓她們為自己養老,還是一件非常難的事,即使她們同意,婆家人也不一定會同意,所以說這養老還得靠自己,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女兒身上,要不然只會讓自己更失望。
2、生女兒也同樣需要買房買車
很多人覺得兒子是「建設銀行」,女兒是「招商銀行」,實際上,現在也有很多養女兒的家庭早早都在為女兒準備房子車子了,只為將來女兒步入婚姻時有更多的底氣,生活壓力能小一些。
3、婆媳關係、夫妻關係依然是父母最擔心的事
雖說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畢竟父母養育了很多年,嫁了人,父母還是會擔心女兒在婆家受欺負。父母有什麼事,也盡量不麻煩女兒女婿,怕女兒夾在中間為難,總之有了女兒之後,也並不比兒子操心的少,過得好還行,過得不好就有操不完的心。
4、女婿不是兒子,對他再好也不會給自己養老的
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但女婿終究不是兒子,所以在這裡奉勸老人,無論何時,對任何人的好都要適度,跟女婿能夠做到和平相處、以禮相待,就已經很不錯了,不要期待太多,自己的晚年,還是得自己負責,不要寄托在別人身上。